专题训练十二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英国历史哲学家科林伍德说:古希腊、罗马的史学所探究的是“人的事迹、人的目的、人的成功与失败的历史……”出现这种观念的根源是( ) A.个人主义迅速成长 B.平民地位不断提高 C.工商业发展的结果 D.海外贸易比较发达
解析:C 材料反映了古希腊、罗马的史学研究突出“人”的主体作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工商业发展是其产生的根源,故C项正确,A、B两项是主要原因,但不是根源,故排除。海外贸易比较发达是古希腊、罗马工商业发展的表现之一,故D项错误。 2.“他认为善、真、义、美均是相对人的需要和兴趣而言的。不存在绝对真理或公平的永恒标准。既然感觉是知识的唯一源泉,既定的时间和空间就只能有特定有效的真理。”持此观点的是( ) A.普罗塔戈拉 B.柏拉图 C.牛顿 D.爱因斯坦
解析:A 根据材料“他认为善、真、义、美均是相对人的需要和兴趣而言的。不存在绝对真理或公平的永恒标准”可知强调认识的相对性,根据“既然感觉是知识的唯一源泉”可知强调感觉是认识的起源,综合材料信息可判断材料观点为普罗塔戈拉的“人是万物的尺度”,故A项正确;B、C、D均不符合材料信息,故排除。
3.苏格拉底说:“善只有一种,那就是知识,同样,恶只有一种,那就是无知。”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良知是是非善恶的标准 B.德行的根源在于知识 C.知识是判断善恶的法则 D.唯有知识是最可贵的
解析:B 材料反映了苏格拉底“美德即知识”的观点,即人必须有知识,才能达到善,无
知是一切罪恶的根源,故B项正确。
4.苏格拉底认为对于自然的真理的追求是无穷无尽的;感觉世界常变,因而得来的知识也是不确定的。要追求一种不变的、确定的、永恒的真理,这就不能求诸自然外界,而要返求于己,研究自我。这表明苏格拉底( ) A.关注自然界,强调生命的意义 B.否定理性的价值
C.主张认识自我,追求生命真谛 D.主张美德即知识
解析:C 关注自然界不符合材料中“不能求诸自然外界”,故A项错误;材料中看不出否定理性,故B项错误;据材料“要返求于己,研究自我”,可知通过认识自我去追求真理,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强调美德,故D项错误。
5.古罗马哲学家塞内卡认为,奴隶是人,他们的天性和其他人相同,奴隶的灵魂中,同样有其他人所具有的自豪、荣誉、勇敢和高尚那些品性。此观点( ) A.体现了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的理念 B.反映了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潮流 C.是外邦人与罗马公民斗争的产物 D.体现了“法律至上”的原则
解析:A 题干中“奴隶是人……”体现了人生而平等的观点,也体现了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的理念,故A项正确;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潮流与古罗马不符,故B项错误;C、D两项与题干内容不符,排除。
6.意大利文艺复兴时代的学者阿尔贝蒂认为,财富的日益增长是家庭幸福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宗教改革的领导人加尔文认为基督教学说必须适应经济生活的需要,每一个基督徒都可以通过自己在现世的勤奋劳作与成功来证明自己是上帝的“选民”。他们都
( )
①主张主权在民 ②承认追求财富的合理性 ③重视现实生活 ④否定《圣经》的权威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解析:D 材料反映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人文主义的诉求,主权在民是启蒙运动时期的主张,故A项错误;据材料“财富的日益增长是家庭幸福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基督教学说必须适应经济生活的需要”可知承认追求财富的合理性,故B项正确;据材料“每一个基督徒都可以通过自己在现世的勤奋劳作与成功来证明自己是上帝的‘选民’”可知,他们都重视现实生活,故C项正确;他们都批判和否定基督教神权统治,追求思想自由,但不反对《圣经》的权威,故D项错误。
7.被称为文艺复兴运动先驱,其作品赞颂了人的伟大,并率先揭露了教会的贪婪的是( )
A.彼特拉克 B.但丁 C.薄伽丘 D.莎士比亚
解析:B 但丁是文艺复兴的先驱,在著作《神曲》中,对教会的丑恶 表达了憎恶,赞颂了人的伟大,故B项正确;A、C、D三项人物与题意不符。
8.2016年是莎士比亚逝世400周年,某文学社举办了莎翁作品展。可以在展会上展出的莎翁作品是( )
解析:C 《神曲》是但丁的作品,《十日谈》是薄伽丘的作品,《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的作品,《社会契约论》是卢梭的作品,故选C。
9.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基本上局限于社会上层,参与其事和直接受其影响的多半是文
化人、城市富有者以及几任教皇、红衣主教等高等级神职人员。这主要表明( ) A.文艺复兴的参加者是社会上层 B.文艺复兴运动处于萌芽时期 C.文艺复兴运动的影响十分弱小 D.文艺复兴缺乏广泛社会基础
解析:D 文艺复兴的参加者是社会上层是对材料的简单理解,故A项错误;材料着重论述的是文艺复兴运动参加人员的构成而非发展阶段,故B项错误;文艺复兴运动影响力的强弱材料并未体现,故C项错误;文艺复兴的参加者局限于社会上层使其并不具备广泛的社会基础,故D项正确。
10.西方某著名人物曾发表演说:“一场严肃的祷告,同样可以在草屋中或者猪圈里进行。……有说话声音的地方,就是上帝的所在、他的家。即便是金碧辉煌的教堂,他如不在那里说话,就说明他不住那里。……只有在最后一个穷人得到照应后,才能考虑兴建教堂。至于教堂的建造、风格和装饰都无关紧要。”据此判断,该演说者最有可能是( )
A.罗马教皇朱理二世 B.宗教改革家马丁·路德 C.浪漫主义作家雨果 D.建筑师布鲁内列斯齐
解析:B 据材料可知该演说者宣扬因信称义,符合宗教改革家马丁·路德的思想,B项正确。罗马教皇主张“因行称义”,与材料内容不符,排除A项;浪漫主义作家的重心并非在宗教改革上,C项错误;“至于教堂的建造、风格和装饰都无关紧要”,显然与建筑师的身份不符,D项错误。
11.“唯独圣经”“唯独恩典”“唯独信心”“唯独基督”“唯独把荣耀归给上帝”是宗教改革时期重要的口号,其意义在于( ) A.宣扬因行称义 B.传播人文主义
C.创立新教教派 D.否定教皇权威
解析:D 因行称义是天主教的主张,故A项错误;这些口号的作用在于打击天主教教廷,侧重点不是传播人文主义,故B项错误;这些口号是新教教派的口号,故C项错误;这些口号实际上表明“因信称义”主张,这就否定了罗马教皇和天主教会的权威,给信徒信仰上帝的自由,故D项正确。
12.以下是某学生所做的知识线索图(箭头表示因果关系),中间空项应该是( )
A.价格革命 B.《拿破仑法典》 C.启蒙运动 D.《人权宣言》
解析:C 新航路的开辟导致欧洲社会出现价格革命,从事商品生产的资产阶级实力上升,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是图中“资本主义发展”的原因而非影响,故A项错误;《拿破仑法典》是图中“法国革命”的产物而非原因,故B项错误;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自然科学取得很大进展,启蒙运动兴起, 在启蒙运动的影响下,法国爆发了大革命,美国独立,与图相符,故C项正确;《人权宣言》的发表晚于“美国独立”且是“法国革命”的产物,故D项 错误。
13.伏尔泰在他的名著《哲学通信》中这样谈到:“他们由于不断的努力,终于建成了这样的政府:在这个政府里,君主有无限的权力去做好事,倘若想做坏事,那就双手被束缚了;在这个政府里,老爷们高贵而不骄横,人民心安理得地参与国事。”他所说的政府应该是( )
A.美国政府 B.法国政府 C.德国政府 D.英国政府
解析:D 伏尔泰是法国的启蒙思想家,特别推崇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材料中也体现了君主的权力受到限制。当时美国还未成立,法国和德国还是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只有英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故D项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