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施工总体设想
本工程分为基础工程、主体结构工程、装修工程、设备安装及运行调试等阶段,工序安排遵循先地下、后地上;先结构、后围护;先主体、后装修;先土建、后专业;装修时,先室后室外的装修施工顺序。结构施工中水暖、电气等随土建施工做好预埋预留,装修施工中水暖、电气、通风等设备安装随土建施工穿插作业。
施工现场情况:地下土方、边坡支护、工程桩由我方组织有施工资质的分包单位施工,施工前根据呼市市场行情由甲、乙双方确定价格并签字确认后计入结算总价。地下施工时施工场地非常狭小,为使施工顺利进行,在施工组织安排上主要采取以下相应措施:
⑴ 在基坑的东侧设置办公设施;北侧设置生活区设施;南侧布置生产设施。 ⑵ 地下结构施工时设置三台塔吊用于材料垂直运输。土方工程施工后先进行塔吊基础的的施工,以保证及时安装塔吊,地下结构材料、周转料具的垂直运输均利用塔吊;不能满足要求时,采用人工或配备汽车吊。地下室底板施工时,就要充分考虑地上主体结构各建筑物施工塔吊的预留位置、所用塔吊的型号和塔吊基础形式。
⑶ 地下结构施工时,应配合密切监测基坑支护情况。
⑸ 砼采用商品砼,预拌混凝土的远距离运输使用砼搅拌运输车,混凝土浇筑配备汽车泵和固定泵。
3.3地下工程施工顺序
施工顺序:土方开挖 → 边坡支护 →CFG桩施工 → 清挖桩间土 → 垫层及底板防水→基础底板施工→地下车库施工 → 基础验收 →外墙防水 → 土方回填
3.4 施工流水段划分
施工组织主导思想是:施工时采取“平面分段流水,立体穿插作业”的原则。根据本工程建筑物形式和变形缝及后浇带的分布情况,将本工程地下部分分为9个区,即地下部分分别标号为1、2、3、4、5、6、7、8、9;单独的区自行流水。详见附图
4、施工准备
4.1 施工现场准备
⑴按现场实际情况及业主所提供的现场条件,进行基础施工。在基础施工同时尽快布置现场临时生产设施(木工棚、钢筋加工场地等),安装施工现场临时用水、用电管线,以解决生产需要。
⑵ 业主办理好坐标控制点、高程控制点的移交及现场复核,并以此作为依据引测现场测量控制点,建立准确、可靠的现场测量控制网,迅速编制该工程施工测量方案。根据基础平面布置图,作好测量放线工作,并及时请规划部门验线。引测高程,现场设置永久水准点,为标高控制和沉降观测做好准备。
⑶ 劳动力进场后,及时安排机械设备的基础施工及机械设备的进场、安装、调试。 ⑷ 与城管、环卫、派出所、劳动等部门取得联系,尽快办理施工必备的其它有关手续。 ⑸ 作好现场卫生文明及宣传、保卫工作。 ⑹ 现场固定的管线要作好保护,不得损坏。
4.2 技术准备
⑴ 项目经理在该工程开工前组织全体项目管理人员认真阅读施工图纸和建设工程承包合同,领会设计意图和合同精神,明确工程的承包容,掌握工程的特点,学习有关规、标
准,并组织对图纸的预审、会审。
⑵ 结构施工前,项目技术负责人将组织人员针对本工程的结构特点,技术难点、重点部位编制好施工预控点、质量计划及施工组织和施工预算。
⑶ 及时、准确地提出每层钢筋需用计划,采购钢筋,根据场地的实际情况,材料可分批进场。
按照施工图纸及施工方案尽快提出各种工程所用施工材料及周转材料计划,做好进场工作。
⑸ 工程开工前,需编制的专题方案,并报送监理建设单位审核,具体如下所列: ① 模板、支撑架专题设计方案,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编制。 ② 脚手架施工方案,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编制。
③ 现场施工临时用电专题方案,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编制。 ④ 塔吊安装及拆卸方案,由公司下属专业公司负责编制。 ⑹ 器具配置
A. 测量设备 序号 1 2 3 4 5 6 7
B.检测设备 序号 1 2 3 4 器具名称 工程检测尺 工程检测组合工具 千分尺 万用表 规格型号 数量 把 套 把 个 单位 2 2 2 2 经法定检测单位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 备注 测量仪器名称 电子经纬仪 自动安平水准仪 激光铅垂仪 全站仪 钢卷尺 对讲机 塔尺(铝合金) 型号规格 ET-02c DS-3 DZJ2 BTS-802CLA 50m 5m 5m 单位 台 台 台 台 把 把 对 把 数量 2 2 2 1 3 3 10 2 备注 5 6 7 8
兆欧表 接地电阻表 温度计 小型振捣台 个 个 根 台 2 2 20 1 C.试验设备 序号 1 2 3 4 5 器具名称 砼试模 抗渗试模 砂浆试模 回弹仪 塌落度测量筒 规格型号 100×100×100mm ZC3-A 数量 40 20 8 1 2 单位 组 组 组 台 个 备注 4.3材料、机械设备的准备
⑴ 材料组织准备做好前期准备,重点做好下列工作:
① 按标准工作程序选定合格的材料供应商,以保证施工用材的质量可靠性。
② 根据项目技术部门提供的钢筋需用计划、机械计划,尽早组织机械、合格的钢筋原材进场,以便取样送检、加工制作;
③ 根据技术部门提供的工程使用材料计划组织采购各种工程材料,按照进度计划组织进场。
⑵ 工程所有机械由项目部联系落实,进场之前必须先检查设备的各种性能是否满足工程需要;主要设备一次到位,设备调运前应先调试试运转,就位后由现场机务人员调试、保养,以确保施工时所有机械正常运转。在施工的同时,尽快将木工棚的机械安装到位,便于及早进行模板的加工。
4.4人力资源准备
4.4.1 从长期合作的具有相应资质的作业队伍中组织招投标,择优选取劳务层进行本项目施工。
4.4.2劳务层一经选定,必须按劳动计划安排劳动力进场,并及时办理有关用工手续。 4.4.3劳务层必须接受培训,并对部劳务层人员组织针对本工程特点的专项培训。
4.5周转料具准备
开工后,根据工程需要调集齐全各类周转料具,以便及时进场。模板采用竹胶板,100×50木方做龙骨,Φ48×3.5钢管或100×100做背楞。地下结构施工时外脚手架采用双排落地式脚手架搭设。
5、施工方案及各分部分项工程的主要施工方法
5.1施工测量
本工程为高层建筑下地下工程,施工测量的难点是基准控制点的监测及垂直度控制测量。为了保证工程测量的精度,根据城建规划局所提供的测量标志和建筑平面图,进行复测,依据建筑物的轴线和开间建立矩形平面直角坐标系控制网,作为平面控制的首级基准。垂直度控制方面,按要求层间不得大于±3mm。全高竖向偏差为3H/10000且不得大于±30mm。 5.1.1 依据规:
《工程测量规》(GB50026-2007)。 5.1.2 主要测量器具
BTS-802CLA型全站仪1台,J2经纬仪2台, DS3级水准仪3台,ZNL激光铅垂仪1台,50m鉴定钢卷尺3把,对讲机10副 (用于测量信息联络)。上述测量器具在使用中要保持合格状态。 5.1.3 测量人员
测量工程师2名,测量技术工人4名。 5.1.4 测量起始依据
在施工测量前,要先对业主提供的起始测量控制点进行可用性检测,达到要求后方可使用,否则要与业主协商解决。 5.1.5 平面施工测量
该工程建筑物的红线及定位均由城建规划局测定。在地下各层施工中,应能准确迅速地恢复各轴线的位置,以保证同一条中线或轴线在各层上投测的位置都能在同一铅垂面。 ⑴ 长主轴线与主要建筑轴线平行,短主轴线在中部通过,主轴线与大楼平面矩形部分的建筑轴线相平行(或垂直)。主轴线控制桩为现浇砼桩,顶面高出地面100mm 左右,埋设要稳固可靠且通视良好。主轴线用全站仪测设,要求主轴点的定位中误差≤10mm,测角中误差≤5″,测距相对中误差≤1/20000。经改正后的主轴点,其直线度和垂直度均≤10″,以桩顶预埋钢板上十字刻划或钻孔为点位标志。主轴线建成后,要以上述同样的
地下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