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心关怀关爱——谈幼儿园管理中渗透人文关怀的策略
摘要】孩子的早期教育对孩子未来的发展具有直接的影响,而幼儿园教育作为孩子的启蒙教育,应高度重视起来,不断提高幼儿园管理科水平,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孩子的未来决定中国的未来,所以为了孩子更好的发展,必须注重孩子的教育。从当下幼儿园发展来看,幼儿园的管理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有许多缺陷值得我们反思。在幼儿园管理当中,往往会出现注重玩物质建设,忽视精神文化建设、幼儿园课程内容单一、管理过程中没有突出幼儿的主体地位等等问题,这些问题阻碍了幼儿园的发展,因此加强对幼儿园的管理是刻不容缓的事。 【关键词】幼儿园管理;人文关怀;幼儿园园长
幼儿园是进行幼儿教育的重要场所,早期教育对孩子未来的发展具有直接的影响,所以相关教育工作者应加强幼儿园教育。管理者以及幼儿园的教师应当具有良好的思想观念以及掌握科学的教学方法,并且怀有一颗爱心、耐心、慧心,在管理、教学的过程当中以幼儿为本,渗透人文关怀的理念。儿童身心虽然还未成熟,但也是具有独特个性的人,从社会关系来看,我们应当与他们平等相处,让孩子们感受到尊重和关爱。
一、当下幼儿园管理中存在不足、问题所在
1.太多注重物质文化建设,反而忽视了精神文化建设
提到幼儿园建设,人们一般先会想到的是幼儿园的物质文化建设,但其实这只能作为幼儿园文化的一种外在物质表征。当下,太多数幼儿园管理更为强调标准化、系统化、等级化,过于注重物质文化、制度建设,推崇以物质为基础的管理范式。然而大多数幼儿园管理者却没有重视精神文化建设,忽视以人为本,忽略幼儿的主体地位,这就会造成幼儿园存在严重的主体缺失,而繁杂的幼儿园管理系统也不利于幼儿园的长远发展。
2.创设幼儿园环境的过程中忽略了幼儿的主体地位
我们要知道,幼儿才是幼儿园环境创设的主体,所以我们在创设幼儿园环境过程中更应该突出幼儿的主体性。然而,部分幼儿园在创设过程中,很少考虑到幼儿的感受,而是直接组织教师对教室以及幼儿园进行环境创设,幼儿没有参与进来,并且在完成环境创设之后,教师也没有为幼儿与环境互动创造有利的氛围,使幼儿园的环境无法发挥作用,形同摆设。除此之外,部分教师为了保护自己所创设的环境,要求幼儿不能接触教室中的墙饰等物品,这也影响了幼儿与环境的互动。这些做法不仅忽略了幼儿的主体地位,而且也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二、幼儿园管理中渗透人文关怀的策略 1.以精神文化为核心
幼儿园文化是经过长期的交流整合中逐渐形成的,而作为幼儿园的精神文化更是经过漫长的阶段不断沉淀而来。其实,幼儿园的文化建设从来都不只有物质、制度文化的建设,精神文化建设才是核心所在,我们要认识到这一点,并以精神文化为核心,构建幼儿园文化价值体系。这就需要我们去不断挖掘幼儿园的办学历史,将优秀的幼儿园文化继承,积极向其他幼儿园探讨经验,取其精华,结合本园的实际情况,构建最适宜本园的具有特色的价值文化体系。而作为幼儿园的园长,要提高自身的文化感知性,具有鉴别积极和消极影响的能力,积极营造幼儿园的文化气氛,让孩子们在幼儿园内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培育良好的心态,促进孩子全面发展。
2.在幼儿园管理工作中突出幼儿教师的主体地位
幼儿园园长在对幼儿园的日常进行管理时,就给予教师足够的尊重,在日常管理过程当中突出教师的主体地位。在制定、完善幼儿园规章制度,涉及到教师自身利益方面的问题时,园长要充分调查教师的意见和建议,从教师的视角看待问题,制定出共赢的正确决策。此外,幼儿园管理者应该给予教师充分的关怀,切身体会作为教师的难处,为教师营造一个温馨和谐的幼儿园工作氛围。对于在工作中获得良好佳绩的教师要给予物质、精神上的鼓励,激发教师的进取心。 3.加强自我管理,促进教师队伍建设
在幼儿园的管理中,各项工作的落实,还应由幼儿园园长起带头示范作用,不断强化服务意识,做到勤政廉洁、爱岗敬业。在工作中,应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应带头上好课、撰写论文、参与教学研究,应深入一线,及时发现和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在职工之间形成敬业负责的工作氛围。鼓励幼儿园教职工不断地学习,丰富自身的专业素养,提升自身的思想素质,增强教职工的业务能力;在教学上,主动了解幼儿身心发展特点,了解幼儿的兴趣爱好,应热爱幼儿、尊重幼儿,选择适合幼儿的教学方式,不断提升幼儿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幼儿的潜能,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4.对待幼儿要充满爱心,让幼儿感受到人间的真情
爱是教育者实施教育的思想感情的核心,是教师与幼儿连接感情的纽带,建立友谊的桥梁。一个幼儿教师如果没有爱心,对幼儿就会漠不关心,对孩子的态度就有可能粗暴、凶狠、甚至体罚幼儿,这不仅会使教师失去孩子的信任,更重要的是还会伤害幼儿的心灵。因此,管理者以及教师要给予孩子们更多的关爱、耐心。我们要注意日常的行为,我们的一举一动,都可能对孩子们产生很大的影响,就算是小小的付出也会给孩子带来快乐,爱意让孩子感受到人间的真情,他们的内心也会感到激动、喜悦。 5.重视、突出幼儿的主体地位
对于幼儿来讲,其正处于个人主体性的形成时期,注重对幼儿主体性的培养,对幼儿的健康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教师在创设幼儿园环境过程中,应注重突出幼儿的主体性,要积极引导幼儿参与进来,进而实现教师与幼儿共同创设,教师要认识到幼儿园环境的教育意义不仅仅体现在环境之中,也体现在环境的创设过程之中。其次,教师应鼓励幼儿与环境进行互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幼儿主动的发现问题,并与幼儿共同解决问题,在此过程中不仅可以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而且也可以促进幼儿与环境之间的互动,培养幼儿的主体性。 结论
作为一名幼儿园的园长,要推陈出新,展望未来。园长要在管理幼儿园的过程当中渗透人文关怀,并不断提高自身的管理素养、人文素养,加强民主管理,尊重教师的尊严以及个性差异。让教师参与到幼儿园的管理当中来。同时,在幼儿园的管理当中应该发现当前管理的不足、漏洞,不断完善、改革,加强幼儿园的民主管理,突出幼儿的主体地位,让幼儿在愉快的游戏氛围中幸福成长。 参考文献:
梅健芬.为了孩子拥有更好的未来——我的教育观[J]. 新教育, 20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