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备者
参与者
4.1.2点、线、面、体 星期
课题 知识 与能 力 过程 与方法 1、 了解儿何体、平面和曲面的意义,能正确判定围成儿何体 的面是平面还是曲面; 2、 了解几何图形构成的基本元素是点、线、面、体及其关系, 能正确判定由点、线、面、体经过运动变化形成的简单的几 何图形. 经历探索点、线、面、体的关系的数学活动过程,提高空间想 像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发展运动变化的观念.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 经历本节课的数学活动过程,养成主动探索、求知的学习态 与价值观 度,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体验数学活动中小组 合作的重要性. 学情 分析 讲与动手结合、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方法 教学重点 正确判定围成立体图形的面是平面还是曲面,探索点、线、面、体之间 的关系是重点. 教学难点 探索点、线、面、体运动变化后形成的图形是难点. 教学用品 长方体、圆柱体模型,投影机和幻灯片.
教 学 步骤
一、引入新课 1. 出示一个长方体模型,请同学们认真观察. 2. 提出问题:这个长方体有儿个面?面和面相交成了儿条线?线和 线相交成几个点? 二、 新授 1.经过学生的独立思考,然后在小组中进行交流,在小组讨论中, 评价并修正自己的结论. 2 .各小组学生公布自己小组讨论后的结论. 教师活动:在探索问题解决方法和小组讨论过程中,教师进行巡视, 及肘给予指导,教师对学生分布的答案作鼓励性评价. 3. 几何体的概念. (1) 长方体是一个几何体,我们学过的正方体、圆柱、圆锥、球、 棱柱、棱锥等都是儿何体. (2) 提出问题:观察长方体和圆柱体,说出围成这两个几何体的面 有哪些?这些面有什么区别? 4. 给出面的分类. 通过对上面问题的解决,给出面的分类:平面和曲面. 教师活动:板书:平面和曲面. 提出问题: (1) 用幻灯机放映图片,让学生观察. (2) 提出问题:通过观察,你得出什么结论? (3) 进行小组讨论中,综合小组中每个同学意见,得出观察图片发现 的结论. (4) 在小组活动中,教师指导学生看课本第121?122页内容,得出 观察图片能发现的结论. 师生互动:请学生给出观察结论: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教 帅对学生的回答给出正面评价,并把学生观察结论板书. 注:在探索问题解决的方法活动过程中,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想像 能力,鼓励学生进行深入探究. 思考课后思考题,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教师给以必要的指导,然后 得出合理的解释. 5?点、线、面、体与儿何图形关系.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第122页内容,总结出点、线、面、体与儿何图形 的关系. 三、 课堂小结 1.本节课我们主要探究了几何体的形成:由平面和曲成围成一个几何 体. 2?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 3.体验了在数学活动过程中小组合作的重要性. 课时作业设计
一、填空题.
1. 人在雪地上走,他的脚印形成一条,这说明了 的数学原理.
2. ______________ 体是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围成
的,面和面相交于,线和线相交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 ?点动成,线动成,面动成?
二、选择题.
4. 将三角形绕直线L旋转一周,可以得到如下图所示立体图形的是().
? ? . ? ■
A B C D
三、解答题.
5. 如下图中的棱柱、圆锥分别是由几个面围成的?它们是平面还是曲面.
如下图,第二行的图形绕虚线旋转一周,便能形成第一行的某个几何体, 用线连一连.
6.
? 5 ? ▲ .
作业设计
1. 课木第125?126页习题4. 1第7?12、13、14题.
教2. 选用课时作业设计. 后《点、线、面、体》的教学反思 建
议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改变以往注重知识的传授的倾向,充分发
挥学生的教学中的主体作用,采取学生自己观察,认真思考,大胆动 手操作,进行小组间的讨论和交流。本节课在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基 础
上,由学生自己观察、发现、探究、从对体的进一步认识到对面、 线、点的进一步认识使学生经历运用图形描述现实世界的过程,进一 步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借助课件将抽象的概念融于大量生动 形象的生活图片中,使学生能直观的感受到平面和曲面、直线与曲线 的区别,再利用生动形象的动漫课件使学生深刻体会到点动成线、线 动成面、面动成体。让学生体验图形是有效描述现实世界的重要手段。 从而使学生乐于接触社会环境中的数学信息,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 题,并在欣赏美丽图案时,又增加了学生的审美意识。 在整个学习 过程中我注重学生主动参与,观察感受,通过学生触摸书本和杯子, 让学生亲身经历体验。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感悟知识的生成, 发展,培养学生的联想与再创造能力。
在这节课中,虽然完成这节课的任务,但是在讲授中真正留给学 生自己思考、探究、归纳总结的时间过少,以至于部分学生还是被我 的教学方式牵着鼻子走,思维没有被打开。并且本节课的内容由于图 片信息量大,虽然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但也导致部分学生只看到了 图片中绚丽的物体,反而乱了学习心绪。在平时的教学中,我非常重 视学生的小组自主合作,但在这节课中,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表现的 并不突出。课后,我就一直在思索,如何让自己的课堂真正成为生动 有趣的高效课堂。我想一方面要不断的提高自身的知识修养。另一方 面更要用心去备好每一个学生。然后根据自身的素质,学生的不同特 点,老师做好引导,逐步把课堂真正还原于学生,让学生都参与进来, 让学生被动的学而转变成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4.1.2点线面教案+反思(优质获奖).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