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高中历史必修3课时作业12:第9课 辉煌灿烂的文学练习题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

第9课 辉煌灿烂的文学

一、选择题

1.中国古代的一部作品,以神游天地、上下求索的幻想境界表达了作者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大量运用“美人芳草”的比兴手法和瑰丽的语言,闪耀着南方楚文化的奇丽色彩。该作品是( ) A.《诗经》 B.《老子》 C.《庄子》 D.《离骚》

2.张岱年、方克立在《中国文化概论》中指出:汉赋“包括宇宙,总览人物”“控引天地,错综古今”的文化追求,体现了西汉鼎盛时期的主流文化精神。这里的“主流文化精神”是指( )

A.夸张铺陈 B.奋发向上 C.全面鼎盛 D.贯通古今

3.有学者指出,唐诗对于唐代史实的反映,“比起后人修纂的史书来,还是更原始的第一手资料”。对于这种把唐诗用于历史研究的做法,下列解读最合理的是( ) A.唐诗最能反映唐朝的真实情况,可以用于历史研究 B.唐诗是对当时社会生活的一种反映,经考证后方可使用 C.唐诗是原始的第一手资料,最适合用来研究唐代历史 D.唐诗属于文学作品,多夸张想象,不能用作历史研究

4.有文学家评论古代某词人时说,从整体创作风格看,他的词是儒家文化中的“舍生取义”“杀身成仁”等英雄人格意识的现实表达。该词人是( ) A.柳永 B.李清照 C.辛弃疾

D.李白

5.历史学家钱穆认为唐以前,文学艺术尚是贵族的、宗教的,而唐兴以来则逐渐流向大众民间,成为日常人生的。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国家统一,政治清明 B.商品经济的持续发展 C.对外文化交流频繁 D.科举制利于社会平等

6.后人评价元曲“文而不晦”“俗而不俚”“明白如话”,这主要肯定元曲的艺术风格是

1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 ( )

A.体现凝重与沉郁的特征 B.以文人雅士抒情写志为主流 C.以市民自然本色为主流 D.体现浪漫主义创作风格

7.为适应市民阶层需要而出现、发展、繁荣的文学体裁是( )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8.中国古代文学主流表达形式经历了赋—诗—词—曲—小说的变化趋势,这种变化反映了( )

①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 ②科举考试内容的变化 ③城市经济的繁荣 ④通俗文学的蓬勃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二、非选择题

9.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杜甫的诗有“诗史”之称。《春望》曰:“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材料三 柳永是北宋词坛上一面鲜亮的旗帜。他以切身的感受入词,以市井风光入词,以清浅的语言乃至口语入词,不避俚俗,铺叙绘写,极状都市繁华和悲欢离合之情。由于柳词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故而在宋元时代流传最广,有“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的说法。苏轼打破了诗与词的界限,以诗为词,以词怀古、感旧、记游、说理,“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使词从“樽前”“月下”走向广阔的社会人生,进一步开阔了词界。他的词清新俊逸,刚健豪放。

1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

(1)对比材料一、材料二,与杜甫的诗歌风格相似的是材料一中的哪一幅图片?其有何特点?

(2)在思想感情方面,杜甫的诗与材料一中的哪一作品相似?结合史实予以说明。

(3)从材料二到材料三,反映了我国古代文学形式的主流发生了什么变化?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1

高中历史必修3课时作业12:第9课 辉煌灿烂的文学练习题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一、选择题1.中国古代的一部作品,以神游天地、上下求索的幻想境界表达了作者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大量运用“美人芳草”的比兴手法和瑰丽的语言,闪耀着南方楚文化的奇丽色彩。该作品是()A.《诗经》B.《老子》C.《庄子》D.《离骚》2.张岱年、方克立在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19bvf5mr9d03ypi6bk157e16g2f50200ot3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