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课教 课时 2 授课班级 师 课 题 第五课 发展变化与顺境逆境 认知:了解人生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理解发展的实质和状态,明确用发 展观点看问题的重要性。 - 情感态度观念:认识用发展观点看问题的重要性,正确把握发展的实质和教学 状态,增强积极进取、谋求人生发展的自觉性。 目标 运用:学会正确区分新事物和旧事物,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人生,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 内容 安排 教学 重点 教学 难点 教学 # 策略 资源开发 一、用发展的观点看待人生过程 二、/ 三、 用发展的观点看待顺境逆境 1.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2.以积极的心态对待逆境和挫折 1.顺境、逆境的联系与转化 2.以积极的心态对待逆境和挫折 在教学中,采用了情境教学、案例分析、自主探究等方式组织教学,以目标导向控制整个任务实施的正确性,配合合作探究,多元评价使整个教学过程围绕要完成的任务,循序渐进环环相扣。 1、对原教学光盘素材进行再加工,按授课内容事先做好教学预期成果,使学生在学习前先看到学完本次课后能完成的成果。 2、自行开发了与本课相对应的教学课件,方便教学,创设情境。 教学过程 教学程序及时间 分配 (一) 创境激趣 创境激趣 播放视频《刮目相看》 教师活动及内容安排 学生 - 设计说明 活动 引入本课学生 的教学内观看 容。 \\ 一、用发展的观点看待人生历程 1.人生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 】配合教材中“杨东平的事迹”,分析理解人生不可能 是一成不变的道理。 新授课… 杨东平——四川省泸州市小蜜蜂家政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1999年10月,杨东平辞去建筑工地的工作,回到泸学生过程 州创办了泸州市江阳区小蜜蜂家政服务中心。杨东平看阅读 到国家重视“三农”问题,倡导建设和谐社会,而自己材料 的工作正好迎合了这个大环境,于是主动与泸州市各县 区劳动局联系,合作培养大批农民和下岗工人成为保洁 员。这个行为让杨东平得到了当地政府的更多支持,他 本人也先后得到多次表彰,现在还是沪州市的政协委员。 6年的时间,小蜜蜂做成了泸州家政第一名。后来,他的(二) 从事例出发理解人生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 ) 业务还做进了北京人民大会堂。2009年,获“全国农村致富带头人”称号。 — 结合上述事例,说明人生是不可能一成不变的。 2.发展的实质和状态 引思明理 案例一;展示人类生产工具的演变图 案例二:从手机的发展史看信息交流和沟通技术演进的步伐 170多年前,美国人摩尔斯在一次旅欧学习途中,萌发了将电磁学理论用于电报传输的想法,于1844年5月24日发明了“摩尔斯电码”。摩尔斯的电报机发出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份电报。 1875年6月2日,贝尔做实验时,不小心把硫酸溅到了自己的腿上。他疼得只好对另一个房间的同事喊道:“沃,快来帮我啊!”而这句话正是通过实验中的电话传到另一个房间接听电话的沃特耳里,这成为人类通过电话传送的第一句话。 1973年4月的一天,一名男子站在纽约街头,拿出一个约有两块砖头大的无线电话,并开始通话。这个人就是手机的发明者马丁,当时他是摩托罗拉公司的工程技术人员。这是当时世界上第一部移动电话。 与现代形状接近的手机诞生于1987年,其重量大约750克,与今天仅重60克的手机相比,像一块大砖头。此后,手机的“瘦身”越来越迅速。1991年,手机重量为250克左右。1996年秋,出现了体积为100立方厘米、重量100克的手机。此后,又进一步小型化、轻型化,1999年手机重量就到了60克以下。手机的体积越来越小,但功能越来越多。以前的手机是用来通话的,现在的手机是用来享受的。今天,手机可以是相机、游戏机、音乐播放器、信用卡、电影院……手机带来的不仅仅是通信方式的改变,更是生活方式的变革。 ( 结合上述案例说明发展的实质。 | · 一、用发展的观点看待人生历程 分析 案例 ~ ) ; ) 通过图文资料展示,设疑思考让学生小组讨论,得出结论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 ~ (学生讨论,教师总结)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不能把任何运动、变化都看成是发展。新事物,是指符合客观规律,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东西。判断一个事物是新事物还是旧事物,关键是看这个事物是否符合客观发展规律,有没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 评析漫画“吃祖宗饭,断子孙路”,理解科学发展观是在正确认识事物发展规律基础上形成的科学的发展观念。 (教师总结)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要求我们要把世界上一切事物看成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善于发现和支持新事物的成长。对于自己的人生,也要有发展的观念,用科学发展观做指导,力图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分析事例,理解发展的状态) 事例一:数字惊人的业余时间 人的一生中除去1/3的时间用于工作;1/3的时间用于休息睡眠,还有1/3的业余时间。业余时间看起来很零散,但细算起来,是很惊人的。如果你今年20岁,到60岁退休,40年中就有116800(40×365×8)个小时的业余时间。假如,每天平均只拿出两小时来有计划地从事某一项研究或某一种事业,40年中也有29200个小时。相当于3650个工作日,整整10年。 事例二: 有一个流传很广的关于应聘的故事:有家招聘高级管理人才的公司,对一群应聘者进行复试。尽管应聘者都很自信地回答了考官们的简单提问,可结果却都未被录用,只得怏怏离去。这时,有一位应聘者,走进房门后,看到了地毯上的一个纸团。地毯很干净,那个纸团显得很不协调。这位应聘者弯腰捡起了纸团,准备将它扔到纸篓里。这时考官发话了:“您好,朋友,请看看您捡起的纸团吧!”这位应聘者迟疑地打开纸团,只见上面写着:“热忱欢迎您到我们公司任职。”几年以后,这位捡纸团的应聘者成了这家著名大公司的总裁。 (学生讨论,教师总结)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一切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因此,我们要重视量的积累。只要我们在实际生活中,从点滴小事做起,注意把这些业余时间运用好,足以使我们干出一番事业来。 ) > ; 学生 思考 、 学生思考,列举生活中的事例,理解发展的实质和状态 欣赏 漫画 | [ 通过漫 画、数字 对比分 析,巧妙分析 设疑学生事例 小组讨 论,充分 理解发展 的观点 — , 讨论
哲学与人生第五课教案张艳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