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效与作用】降气化痰,止咳平喘,润肠通便。属补虚药下分类的补阳药。 【临床应用】用量3~10克,内服煎汤,或入丸、散。治疗痰壅气逆,咳嗽气喘,肠燥便秘。
【主要成分】紫苏种子含蛋白质17%、油51.7%,油中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和亚麻酸56.8%,亚油酸17.6%。
【使用禁忌】尚不明确。
鹤 虱
【中药名】鹤虱 he shi 【别名】北鹤虱、鬼虱、鹄虱。 【英文名】Carpesii Fructus。
【来源】菊科植物天名精Carpesium abrotanoides L.的干燥成熟果实。
【植物形态】多年生草本,高30~100厘米,有臭味。茎直立,上部多分枝,密生短柔毛,下部近无毛。叶互生,下部叶片宽椭圆形或长圆形,全缘,或有不规则的锯齿,上面绿色较深,光滑,下面有细软毛和腺点。头状花序多数,沿茎枝腋生,有短梗或近无梗。总苞钟形或稍带圆形,外层苞片稍短,卵圆形,中层和内层苞片长椭圆形;花序中全为管状花,黄色;花序外围为雌花,花冠先端3~5齿裂,花后柱头外露;中央数层为两性花,花冠先端4~5齿裂,花后雌雄蕊均外露,花药基部箭形,柱头2深裂,裂片线形。瘦果条形,具细纵条,顶端有短喙,有腺点,无冠毛。花期6~8月,果期9~ 10月。 【产地分布】生长于路旁、山沟、溪边、荒地等处。分布于全国各地。 【采收加工】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摘。晒干,除去皮屑、杂质。
【药材性状】药材呈圆柱状,细小,多已分裂成两瓣,长3~4毫米,直径不及1毫米,表面黄褐色或暗褐色,具多数纵棱。一端收缩呈细喙状,先端扩展成灰白色圆环;另端稍尖,有着生痕迹。果皮薄,纤维性,种皮菲薄透明,子叶2,类白色,稍有油性。 【性味归经】性平,味辛、微苦。归脾经、胃经。 【功效与作用】杀虫消积。属驱虫药。
【临床应用】内服煎汤,常用量为3~9克。用于蛔虫病、绦虫病、蛲虫病、虫积腹痛。 【主要成分】本品具有驱虫作用;有麻痹神经和降压作用;并有杀菌抑菌作用。 【使用禁忌】有小毒,孕妇慎用。
槟 榔
【中药名】槟榔 binglang
【别名】槟榔子、大腹子、宾门、橄榄子、青仔。 【英文名】Arecae Semen
【来源】棕榈科植物槟榔Areca catechu L.的成熟种子。
【植物形态】常绿乔木。茎干直立,不分枝,叶丛生于茎顶端;羽状复叶,叶轴三菱形,具长叶鞘。花单性同株,肉穗花序生于最下部叶的叶鞘束下,多分枝,成圆锥状,苞片大,佛焰苞状,雄花小而多,无柄,生于分枝的上部,萼片3,极小,花瓣3;雄蕊6枚,退化雄蕊3枚;雌花较大而少,无柄,生于分枝的下部,萼片及花瓣各3,退化雄蕊6枚,子房上位,1室。坚果。
【产地分布】均为栽培。分布于广东、海南、福建、台湾、广西等地。 【采收加工】冬、春季果实成熟时采收,剥去果皮,取出种子晒干。
【药材性状】扁球形或圆锥形。表面淡黄棕色或淡红棕色,具稍凹的网状沟纹,底部中心有圆形凹陷的珠孔,其旁有一明显疤痕状种脐。质坚硬,断面可见棕色种皮与白色胚乳相间的大理石花纹。气微,味涩、微苦。
【性味归经】味苦、辛,性温。归胃经、大肠经。 【功效与作用】驱虫、消积、下气、行水。属驱虫药。
【临床应用】用量3~9克,煎服。用治绦虫、蛔虫、姜片虫病、虫积腹痛、积滞泻痢、里急后重、水肿脚气、疟疾。驱绦虫、姜片虫:30~ 60克。主治消谷逐水,杀肠道寄生虫、伏尸、寸白虫;除湿气,通关节,利九窍,除烦,破腹内结块;还可治脚气、水肿、胸痛、痢疾、腹胀腹痛、大小便不利、痰气喘急,疗恶性疟疾,抵御瘴疠。
【主要成分】种子含总生物碱0.3%-0.6%,主要为槟榔碱,及少量的槟榔次碱,去甲基槟榔碱,去甲基槟榔次碱,异去甲基槟榔次碱,槟榔副碱,高槟榔碱等,均与鞣酸结合形式存在。还含鞣质约15%,内有右旋儿茶精,左旋表儿茶精,原矢车菊素A-1,B-1和B-2以及称为槟榔鞣质A、B的两个系列化合物,这两个系列均系原矢车菊素的二聚体、三聚体、四聚体、五聚体。
【使用禁忌】气虚下陷者禁服。 附1 焦槟榔
【来源】槟榔的炮制品。取槟榔片,置锅内,清炒,炒至焦黄色。
【药材性状】呈类圆形薄片,直径1.5~3厘米,厚1~2毫米。表面焦黄色,可见大理石样花纹。质脆易碎。气微,味涩、微苦。
【临床应用】用量3~9克,煎服。用治食积不消、泻痢后重。
五 倍 子
【中药名】五倍子 wubeizi
【别名】文蛤、百虫仓、木附子、旱倍子、乌盐泡。 【英文名】Galla Chinensis。
【来源】漆树科植物盐肤木Rhus chinensis Mill.、青麸杨Rhus potaninii Maxim.或红麸杨Rhus punjabensisStew.var.sinica(Diels) Rehd.et Wils.叶上的虫瘿,主要由五倍子蚜Mela phis chinensis(Bell)Baker寄生而形成。
【植物形态】落叶小乔木或乔木,高2~10米。树皮灰黑色,小枝密被棕色柔毛。单数羽状复叶,互生,总叶柄基部膨大,叶轴与总叶柄有宽翅,被淡黄色棕色短柔毛;小叶5~
13枚,无柄,卵形、卵状椭圆形至椭圆形或长卵形,长5~14厘米,宽2.5~5厘米,先端渐尖、短渐尖或急尖。基部圆形或楔形,边缘有粗锯齿,上面绿色,疏生短柔毛,下面灰绿色,密被淡褐色短柔毛;无小叶柄。圆锥花序顶生,长20~30厘米厘米,花小,兼有两性花和雄花;两性花的萼片5,绿黄色,长卵形,长约0.6毫米,先端钝,外侧及边缘被短柔毛;花瓣5,白色,倒卵状长椭圆形,长1.6毫米,先端圆形,边缘及内侧基部具柔毛;雄蕊5,着生于花盘边缘,较花瓣略短,花药黄色,椭圆形,“丁”字着生,花丝黄色;雌蕊较雄蕊短,子房上位,密生长柔毛,花柱3,柱头头状,黄色;雄花略小于两性花,花萼、花瓣与两性花相似,雄蕊5,形小,中央有退化子房。果序直立;核果扁果形,直径约3~4毫米,熟时橙红色至红色,被灰白色短柔毛,内含种子1枚,扁圆形,灰色。花期6~9月,果期9~11月。
【产地分布】生于向阳多沙砾的山坡上、荒野或灌丛中。分布于除青海、新疆、黑龙江、辽宁以外的各省区。但能产结五倍子的只有四川、贵州、云南、湖南、湖北、河南、浙江。 【采收加工】秋季采摘,置沸水中略煮或蒸至表面呈灰色,杀死蚜虫,取出,干燥。按外形不同,分为“肚倍”和“角倍”。
【药材性状】肚倍:呈长圆形或纺锤形囊状,长2.5~9厘米,直径1.5~4厘米。表面灰褐色或灰棕色,微有柔毛。质硬面脆,易破碎,断面角质样,有光泽,壁厚0.2~0.3厘米,内壁平滑,有黑褐色死蚜虫及灰色粉状排泄物。气特异,味涩。角倍:呈菱形,具不规则的钝角状分枝,柔毛较明显,壁较薄。
【性味归经】性寒,味酸、涩。归肺经、大肠经、肾经。
【功效与作用】敛肺降火,涩肠止泻,敛肺,止血,收湿敛疮。属收涩药下属分类的敛肺涩肠药。
【临床应用】内服:煎汤,3~10克;研末,1.5~6克,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煎汤熏洗;研末撒或调敷。用治肺虚久咳,肺热痰嗽,久泻久痢,自汗盗汗,消渴,便血痔血,外伤出血,痈肿疮毒,皮肤湿烂。
【主要成分】主含五倍子鞣质,其中所含的鞣酸对蛋白质有沉淀作用,鞣酸能和很多重金属离子、生物碱及甙类形成不溶性的复合物,故可用作化学解毒剂。
【使用禁忌】外感风寒、肺有实热之咳嗽以及积滞未清之泻痢忌服。
槲 寄 生
【中药名】槲寄生 hujisheng 【别名】北寄生、冻青、冬青、槲木。 【英文名】Visci Herba。
【来源】桑寄生科植物槲寄生Viscum coloratum (Kom.) Nakai的带叶茎枝。 【植物形态】常绿小灌木,高30~60厘米。茎黄绿色或绿色,稍肉质,常2~5叉状分枝,节部膨大,节间圆柱形。叶对生于枝端,稍肉质,黄绿色或绿色,长圆状披针形或倒披针形,顶端钝或圆,基部楔形,全缘,两面无毛,主脉3~5条,不甚明显。花小,单性,雌雄异株,生于两叶之间,无柄,黄绿色,雄花序聚伞状,通常有花3朵,花被钟形,雄蕊4枚,贴生于裂片上,雌花1~3朵簇生,花被钟形,子房下位。浆果。
【产地分布】常寄生于梨、榆、杨、山楂等树上。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等地。
【采收加工】于冬季采集,用刀割下,除粗枝,阴干或晒干,扎成小把。或用沸水捞过(使不变颜色),晒干。
【药材性状】带叶茎枝。茎枝圆柱形,常2~5叉状分枝,长约30厘米,直径0.3~1厘米,表面黄绿色、金黄色或黄棕色,具纵皱纹,节部膨大,具分枝或枝痕,体轻,质脆,易折断,断面不平坦,纤维性较强,有放射状纹理。叶对生于枝端,易脱落,革质,几无柄,长圆状披针形或倒披针形,长2~7厘米,宽0.5~1.5厘米,顶端钝圆,基部楔形,全缘,表面黄绿色、黄棕色或金黄色,有细皱纹,叶脉5条,中间3条明显。气臭,味微苦,嚼之有黏性。
【性味归经】性平,味苦。归肝经、肾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