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中考 语文 文化常识含答案(Word版)
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文化常识
1.下列有关作家作品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平凡的世界》是路瑶创作的长篇小说,作品全景式地表现了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城乡社会生活,刻画了当时社会各阶层众多普通人的形象。
B. 《威尼斯商人》是法国戏剧家、诗人莎士比亚的喜剧代表作。《讲故事的人》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我国作家莫言的一篇演讲词,莫言因一系列乡土作品充满“怀乡”“怨乡”的复杂情感,被称为“寻根文学”作家。
C. 《叔向贺贫》选自《国语﹒晋语》。《国语》传为春秋时左丘明著,以记西周末年和春秋时期周、鲁等国君臣言论为主。《国语》与《战国策》同属国别体史书。
D. 《卖炭翁》、《观刈麦》《钱塘湖春行》都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代表作,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他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 【答案】 B
【解析】【分析】B有关作家作品的表述有误。《威尼斯商人》是英国戏剧家、诗人莎士比亚的喜剧代表作。 故答案为: B
【点评】本题考查对文学常识的掌握。答题时应注意,名著知识关键在平时的积累,注意掌握作者、生活时代、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尤其注意掌握具体的情节内容。
2.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莎士比亚是英国伟大的戏剧家,他的喜剧作品《威尼斯商人》重点塑造了夏洛克这个高利贷者的典型形象。
B. 杜甫被誉为“诗圣”,是唐代浪漫主义诗人的代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和《春望》都是他的作品。
C. 陶渊明,东晋著名诗人,其笔下的《桃花源记》所描绘的世外桃源是他心中的理想社会。
D. 杨绛,作家,文学翻译家。她的作品《老王》体现了知识分子的良知,呼唤人与人之间的平等。 【答案】 B
【解析】【分析】B.表述错误,杜甫是唐代现实主义诗人的代表。故选B。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文学常识的辨析能力,考查的是课内篇目的出处、作家作品等有关的内容。解答此题关键以课本的注释为主,注意平时的积累。
3.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科举制,又称科举、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正式的科举考试分为三级:乡试、会试、殿试。
B. 纲,成批运输货物的组织,如茶纲、盐纲、花石纲。生辰纲,指成批运送的生日礼物。
《智取生辰纲》中的生辰纲指的是梁中书给他的岳父蔡京送的价值十万贯的金珠宝贝。 C. 吴敬梓,字敏轩,一字文木,号粒民,清朝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因家有“文木山房”,所以晚年自称“文木老人”。
D. 莫泊桑,19世纪法国浪漫主义作家,与俄国契诃夫和美国欧·亨利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 【答案】 D
【解析】【分析】D. 莫泊桑是19世纪法国“现实主义”作家,不是“浪漫主义作家”。故选D。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文学常识的辨析能力,考查的是课内篇目的出处、作家作品等有关的内容。解答此题关键以课本的注释为主,注意平时的积累。考生要对选项逐项进行审读,仔细辨析其表达,判断正误。
4.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分类恰当的一项是( ) A. 谦辞:家君、在下、愚见、寒舍 B. 法国:莫泊桑、普希金、法布尔、雨果
C. 小说:《儒林外史》《水浒传》《朝花夕拾》《骆驼祥子》 D. 律诗:《游山西村》《春望》《木兰诗》《钱塘湖春行》 【答案】 A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文学常识广义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作家、年代、作品知识,文学作品中的地理、历史知识,各种典故、故事,也包括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等知识。 A:正确;
B:错误。普希金是俄国人; C:错误。《朝花夕拾》是散文集; D:错误。《木兰诗》是乐府诗; 故选:A。 故答案为:A
【点评】解答这道题,要有比较广博的积累,平时养成多读书、多积累的习惯,这样才能厚积薄发,提高答题的准确率。
5.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铭、说、记、表”等都是文体的标志,无论叙事、抒情、写景,都是为了表达观点。 B. “风骚”本指《诗经》中的“国风”和《楚辞》中的《离骚》,后来泛指文章辞藻。 C. 对联是我国传统文化现宝,上联尾字用仄声,下联尾字用平声是最基本的定则。 D. 中国传统戏曲脸谱的各种颜色有不同的代表意义,如关公的红色脸谱代表忠义。 【答案】 A
【解析】【分析】A项有误,都是为了表情达意,不仅为了表达观点;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对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的掌握和辨析。答题时应注意,把各个选项对照相应相关的语文知识或文学文化常识,仔细推敲斟酌句子的意思和关键词含义,然后比照辨析正误。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狼》《鸽异》都出自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作者蒲松龄,是清代文学家。 B. 韩愈、柳宗元、李白、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被称为“唐宋八大家”。 C. 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又称“团圆节”,有吃月饼、赏明月、家人团聚等习俗。 D. “指通豫南,达于汉阴”中“汉阴”是指汉水南岸,由此可知,“益阳”原指益水北岸。 【答案】 B
【解析】【分析】ACD说法正确。B.李白不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唐宋八大家有:韩愈、柳宗元、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欧阳修。 故答案为:B
【点评】这道题考查对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的积累。文学常识包括各种常见文体、史书体例、作家作品等,文化常识包括称谓、历法、节气、职官、地理、文化典籍等。解答此题,关键在于平时的积累,解题时需细心对比,防止张冠李戴,时代混淆等。
7.下列各项中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古人擅以花言志:东晋陶渊明喜菊,“采菊东篱下”表达的是自己对田园生活的满足;北宋周敦颐爱莲,“花之君子”表达的是对自己高洁品质的期许。
B. 《屈原》《白杨礼赞》《我爱这土地》《变色龙》的体裁分别是戏剧、散文、诗歌、小说,它们的作者分别是郭沫若、茅盾、艾青、莫泊桑。
C. 古代通常男子20岁、女子15岁行成人礼,其中,男子成人礼叫冠礼,女子成人礼叫笄礼。人们又分别将男女举行成人礼的年龄叫做弱冠之年和及笄之年。
D. 《一滴水经过丽江》是一篇别具一格的游记作品。作者化身为一滴水,以水的踪迹为线索,全方位展现了丽江古城的自然风光、历史沿革和人文景观,构思新颖,视角独特。 【答案】 B
【解析】【分析】B项有误,《变色龙》的作者是契诃夫,故选B。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对语文知识文化常识的掌握和辨析。答题时应注意,把各个选项对照相应相关的语文知识或文学文化常识,仔细推敲斟酌句子的意思和关键词含义,比照辨析正误。
8.下列文学常识、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 )
A. 我国现代文学家鲁迅在作品中塑造了很多著名人物形象,其中闰土、孔乙己都是其小说 《呐喊》中的人物。
B. “扑朔迷离”“刮目相待”“醉翁之意不在酒”分别出自《木兰诗》《孙权劝学》《醉翁亭记》。
C. “豆蔻枝头二月初”中的“豆蔻”现在也称“豆蔻年华”,指的是少女十三四岁的年龄。
D. 古时,用“令郎”“令爱”尊称对方的儿子,用“令尊”和“令堂”尊称对方的父亲。 【答案】 D
【解析】【分析】D.“令爱”是称对方女儿的敬词。“令堂”是称对方母亲的敬词。故答案为D。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考生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的掌握。考生在平时要注意积累,对教材中出现的常识要熟记,同时要加强课外的阅读,积累常见的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
9.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封建社会科举考试有人连中三元,“三元”指的是解元、会元、状元。 B. 中国是礼仪之邦,古人在称呼上很是讲究,“君”“足下”都是对别人的尊称。
C. 古人会以籍贯称呼对方,如孟浩然是襄阳人,故而人称“孟襄阳”;王安石是江西临川人,故而人称“王临川”。
D. 古代的年龄称谓,按从小到大的排列有:豆蔻、始龀、弱冠、不惑、知命、耳顺等。 【答案】 D
【解析】【分析】ABC表述正确。D.“始龀”指六七岁,“豆蔻”指十二三岁的女孩子,“弱冠”指男子二十岁,“不惑、知命、耳顺”分别指四十岁、五十岁、六十岁,故这句话的表述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文化常识的辨析。文化常识知识量大,头绪纷繁。包括传统文化中事关人物称谓、作品命名、古代官职和科举、地理常识、宗法礼俗、服饰和器物、古代音乐和历代刑罚等相关知识。学生平时要按照一定的线索多看多记。解题时须细心比对,防止张冠李戴,防止时代混淆,防止基本情节和人物错乱等。
10.下列内容,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
A. 《岳阳楼记》中“滕子京谪守巴陵郡”中“谪”指“因罪贬官”,同样表示官员罢免降职意思的还有:迁、谪、除、罢、免、黜、陟。
B. 《核舟记》中“天启壬戌秋日”,“天启”是皇帝年号纪年,“壬戌”是天干地支纪年。 C. 《醉翁亭记》选自《欧阳修全集》,作者欧阳修,自号醉翁,北宋文学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D. “记”是一种文体,可以记人记事,可以记山川名胜,可以记器物建筑,故又称“杂记”。在写法上“记”大多以记叙为主,兼有议论和抒情。 【答案】 A
【解析】【分析】A.“陟”是“提拔,奖赏”,不是表示官员罢免降职。故答案为A。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文体知识、文学常识及古文化常识的把握,注意古代官职的知识。
11.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在古诗文中常有用某一词来指代某一现象、某一形象或某一场景的情况,如“丝竹”指代“音乐”,“寸管”指代“笔”,“三尺”指代“法律”,“簪缨”指代“官位”。
B. 古代常用官职或任官之地的州县名来称呼一个人,如称杜甫为杜工部,柳宗元为柳柳州,韩愈为韩昌黎,都是这种情况。
C. “庆历四年春”,“庆历”是宋仁宗赵祯的年号,宋仁宗是庙号。
D.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唐代的草书名家有张旭、怀素等。 【答案】 B
【解析】【分析】韩愈 是河南河阳人,自称“郡望昌黎”,故世称“韩昌黎”,并非是常用官职或任官之地的州县名来称呼。因此B项有误。 故答案为:B
【点评】文化常识题是近几年出现的一个新题型,考查学生对祖国文化的了解和把握。这需要学生平时学习时多用心,也需要老师老师多提醒多总结,更主要的需要学生平时读书时要多留心。平时学习时多刷题,形成大量知识积累。到考试时,调动平时积累的大量文化常识,对试题中涉及的文化常识初步做出正误判断。
12.下列关于传统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国音乐的发展有悠久历史,古乐曲是五声音阶,这“五音”就是宫、商、角、徵、羽。 B. 古代女子成年是十五岁,称为及笄;男子成年是二十岁,称为弱冠。 C. 我国古代以右为尊,所以古代官员被贬称为“左迁”,升职称为“右迁”。 D. 古代拿十二种动物来配十二地支,其中寅为羊,未为虎。 【答案】 D
【解析】【分析】D项有误,应该是:寅为虎,未为羊。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对文化常识的掌握及辨析。答题时应注意,文化知识关键在平时的积累,多读课外书籍,有意识地记诵一些文化常识,并结合具体作品加深记忆达到理解。传统文化常识的积累关键是要多读文化典籍。
13.你所在的学校正在举办以“君子自强不息”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1)【我讲历史】在我国的悠久历史长河里,涌现出了很多君子自强不息的例子,他们或是叱咤风云的武将,或是诗书满腹的文人……为进一步加深同学们对他们的认识,学校开展了“君子自强不息”为主题的讲故事比赛,请你以此为主题写一则你所知道的故事,为比赛做好准备,字数在80字以内。
(2)【图片链接】下面是同学们搜集到的两幅书法作品,请指出它们各属于什么字体,并说说它们的字体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