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
一、填空题
1.非结构化决策 半结构化决策 2.计划 组织
3.数据库 现代化的管理 4.处理 反馈 5.系统的生命周期
6.企业资源计划 MRPⅡ 7.结构化分析
8.信息用户 信息管理者 9.数据处理 辅助决策 10.Information
11.初步调查 详细调查 12.管理科学 数学 13.业务流程 数据流程 14.管理可行性 开发环境的可行性 15.内聚 16.业务流程
17.直接切换 平行切换 分段切换
18.总体规划 系统设计 19.数据耦合
20.现行系统的物理模型
21.可控制性原则 接口标准化原则 22.直接切换 23.自顶向下 24.寻找错误 二、单项选择题
1.C 2.A 3.C 4.B 5.D 6.D 7.A 8.D 9.C 10.C 11.D
12.C 13.B 14.D 15.A 16.B 17.C 18.C 19.B 20.B
三、判断题(正确用T表示,不正确用F表示) 1.F 2.T 3.T 4.T 5.F 6.F 7 T 8.
F 9.F 10.F 11.F 12.T 13.F 14.F 15.T 16.F 17.T 18.T 19. F 20.F ______
四、简答题 1. 答:系统设计的任务是:依据系统分析报告和开发者的知识与经验在各种技术和实施方法中权衡利弊,合理地使用各种资源,将分析阶段所获得的系统逻辑模型,转换成一个具体的计算机实现方案的物理模型,最终勾画出新系统的详细设计方案,提交一个系统配置方案报告和一份系统设计报告。 2.
答: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以人为主导,利用计算机软硬件、网络通信设备以及其他办公设备,进行信息的收集、传输、加工、储存、更新、维护和使用,以企业战略、提高效益和效率为目的,支持企业高层决策、中层控制、基层执行的集成化的人机系统 3. 答:总体规划是管理信息生命周期的第一个阶段,也是系统开发过程的第一步,它的主要任务是明确“系统是什么”的问题,也就是对目标系统提出完整、准确、清晰、具体的要求。由于MIS开发项目往往是投资巨大、时限较长,对企业现行管理体制冲击较大的工程,因此,在系统开发前必须要进行总体规划,并把它置于战略高度。 归纳起来,总体规划阶段的主要目标可概括为三点:(1)保证信息共享;(2)协调子系统间的工作(3)使系统开发工作有序进行。 4. 答:主要目的是(1)理解现行系统的业务流程,加深对业务系统的理解;(2)分析现行系统的优缺点,从而逐渐理解新系统开发的目标;(3)对现行系统作出延用分析,判断有哪些可用,哪些不可用。 5.
答:在研究和描述系统的过程中,人们会发现所面对的系统通常都是庞大
而又复杂的,一般无法通过一张图表一下子把系统所有元素之间的关系表达清楚,这时就需要按一定的原则把复杂的系统分解成若干个子系统。每个子系统的复杂程度相对总系统而言要小的多,便于人们的分析和理解,这就是系统分解的目的。 6. 答:系统实施阶段的主要内容和步骤是:按总体设计方案购置和安装计算机网络系统;建立数据库系统;进行程序设计;输入基础数据,进行系统测试;进行人员培训,系统转换和试运行。 7. 答:在系统设计的目的之一是将系统分解成为一些相对独立、功能单一的模块。耦合和内聚这两个概念就是度量模块独立性、衡量模块划分质量的重要概念。
耦合表示模块之间的联系程度,有数据耦合、控制耦合、非法耦合等方式。数据耦合是一种较好的耦合方式。
内聚是用来表示模块内部各组成成分之间联系程度的概念,有巧合内聚、逻辑内聚、过程内聚、通信内聚、顺序内聚、功能内聚等方式,其中巧合内聚的性能最好。
一个合理的模块划分,应该是内部联系强,模块间尽可能独立,接口明确、简单,有适当的共用性,即满足“耦合小,内聚大”的原则。 8.
答:管理层次通俗一点讲,就是指管理组织划分为多少个等级。管理者的能力是有限度的,当下属人数太多时,划分层次就成为必须;管理幅度也称为管理宽度,是指一名上级管理人员直接管理下级人数的多少。 五、应用题( 1.
信息管理系统》试题及答案
1 (多选题)信息系统对产品质量有那些影响?(利用信息产品软件··、缩短运行周期、该进设计、有助于建立··)
2 (多选题)专家系统的核心部分是(推理子系统、知识库子系统)
3 (多选题)企业信息系统硬件的逻辑配置方案有(单机、工作站方案、多用户系统、计算机网络 )
4 (多选题)信息系统对组织的影响作用体现枉(信息系统可能成为组织累赘、信息系统对组织变革提供支持、信息系统对组织战略提供支持)。
5 (多选题)系统的评价指标包括 (直接经济效益指标、管理指标、系统性能指标、间接经济效益指标)
6 (多选题)关系规范化理论中强调的函数依赖关系主要有 (完全依赖、传递依赖、部分依赖)
7 (多选题)系统实施的主要任务有(建立系统物理模型、项目管理与人员培训、数据准备
与录入、程序设计测试与调试)
8 (多选题)信息所具有的特征是 (不完全性、目的性、等级性、扩散性、传输性)
9 (多选题)下述工作中,哪些属于企业的辅助行为?(购买原材料、训练员工)
10 (多选题)企业信息系统硬件的逻辑配置方案有(单机、工作方案、多用户系统、计算机网络)。
11 (多选题)企业信息系统开发的四个阶段是(系统实施、系统分析、系统评价、系统设计)。
12 (多选题)企业信息系统的开发工作小组的开发人员有(系统分析设计人员、管理人员、程序设计人员)。
13 (多选题)信息系统开发方法有哪些?(CSF法、原型法、BSP法、CASE法)
14 (多选题)下面哪些属于开发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系统分析、可行性研究与战略规划、系统实现与测试)
15 (多选题)确定系统的逻辑优先顺序的主要标准有哪些?(需求、对企业的影响、成功的可能性、潜在利益分析)
16 (多选题)作为信息系统评价指标的有(可能性、准时性、正确性、经济性)。
17 (多选题)信息系统对产品质量有哪些影响?(有助于建立··、缩短运行周期、利用信息产品··、改进设计··)
18 (多选题)信息系统的特征体现在(间接性、附属性、整体性 )。
19 (多选题)信息系统内部因素造成的安全隐患有(数据的质量问题、软件的质量问题 )。
20 (多选题)数据流程图的四种基本符号包括(处理逻辑、数据流、外部顶、数据储存 )。
21 (多选题)按照不同的管理对象和管理职能将企业(系统)划分为子系统的数量多少与(产品复杂程序、工艺特点、产品品种的多少)有关。
22 (多选题)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有(控制功能、数据处理功能、预测和决策功能、计划功能)。
23 (单选题)系统调试策略有 (回湖法)
24 (单选题)在按照人员代码检索时,将查询结果输出,等待用户确认的输入校验方法是 (视觉校验)
25 (单选题)构造信息世界模型的数据库设计阶段是 (概念结构设计)
26 (单选题)MIS的逻辑模型中主要组成部分是 (DFD)
27 (单选题)在模块聚合的分类中,聚合度最低的是 (偶然聚合)
28 (单选题)在数据库的逻辑设计中,无部分函数依赖的最低层范式是 (2NF)
29 (单选题)最适合于规模为大中型且不复杂的系统转换方式是 (并行转换)
30 (单选题)程序框图绘制完成的阶段是 (系统设计)
31 (单选题)系统逻辑模型的建立完成阶段是 (系统分析)
32 (单选题)OO法的主要内容包括 (面向对象的系统分析)
33 (单选题)系统的评价指标中包括 (直接经济效益)
34 (单选题)系统维护的类型有 (适应性维护)
35 (单选题)系统转换的方式中,最适合于规模较大且复杂的系统的是(分段转换)
36 (单选题)完成系统逻辑模型建立的阶段是(系统分析)
37 (单选题)数据流的定义是 (数据字典的内容)。
38 (单选题)下述人员中,( 系统分析师 )是信息系统项目的关键。
39 (单选题)在人类社会,以下那一种不属于信息的表现形式:(服饰 )。
40 (单选题)以下哪一个不是被列入社会发展的三大科学支柱之一: (生物 )。
41 (单选题)MIS平台模式中,(C/S )模式在对应用环境的适用性,数据处理特点,应用程序设计及对硬件发展的适应性等四个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所以,该模式是今后MIS平台选型的主要方向。
42 (单选题)(IPO图 )能够充分地说明低层模块内部的处理细节和各模块之间数据传递的关系。
43 (单选题)关系模型中,主码也被称为( 主键 )。
44 (单选题)描述异步传输模式的是 (ATM型)
45 (单选题)业务流程图的主要构成元素有(外部实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