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
1.下列对宋辽、宋夏和议共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都加重了北宋人民的负担 ②都加重了少数民族人民的负担 ③都有利于北宋边贸的发展
④都是在北宋军队取得重大胜利的前提下签订的 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②③
2.契丹,一个彪悍的民族,在《魏书》中第一次出现于人们的视野。公元916年建起庞大帝国,雄踞中国北方。与北宋并立,由契丹族建立的政权是( ) A.吐蕃
B.辽
C.西夏
D.金
3.对澶渊之盟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使辽宋之间维持了长久的和平局面 B.没有任何积极意义 C.有利于双方开展贸易 D.岁币加重了北宋人民的负担
4.下图是元朝最著名画家的代表作《秋郊饮马图》。该画的作者是( )
A.吴道子 B.赵孟頫 C.阎立本 D.张择端
5.“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这句词的作者曾在郾城大败金军,他是 A.辛弃疾 B.苏东坡 C.李清照 D.岳飞
6.岳飞墓前“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的对联中,佞臣指 A.赵高 B.李林甫 C.秦桧 D.杨国忠
7.两宋时期,社会经济高度发展。下列关于宋代经济现象的描述,符合史实的是( )
①南方各地普遍种植茶树 ②景德镇后来发展成为瓷都
③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民谚 ④造船业世界领先。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8.一位学者评论他所处的朝代,认为当时地方州郡之所以 “日就困弱”,是因为朝廷把各州的“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政刑一切收了。”该学者所处的朝代是( ) A.秦朝 A.夏朝 B.西周 C.秦朝 D.元朝
10.制作示意图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下面示意图中的空框内应填入的时期名称是( )
B.西汉
C.宋朝
D.唐朝
9.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置开始于
A.春秋战国 A.都护府 A.经济重心的南移 C.商业的繁荣
举措最能体现这一治国思想的是( ) A.解除禁军将领兵权 B.增加科举取士的名额 C.分化宰相权力 D.取消节度使收税的权力
14.下图是北京通州辽代墓葬出土的酱釉马镫壶。该壶用北宋定窑技术烧制,造型仿照皮水囊,扁身双孔,便于穿绳携带。这件文物可用于研究( )
B.魏晋南北朝 B.市舶司
C.三国时期 C.中书省 B.手工业的进步 D.农业的发展
D.五代十国 D.宣政院
11.宋朝时期为了加强对海外贸易的管理,在主要港口设立的机构是( ) 12.“苏湖熟,天下足”、景德镇兴起为瓷都、临安的商业超过东京反映的是中国古代
13.宋太祖深知“马上得天下,马下治天下”的道理,因而十分重视发展文教事业。下列
A.辽代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 C.宋代都市生活的丰富多彩 A.藩镇
B.节度使
B.契丹族与汉族的文化交融 D.蒙古的崛起与元朝的统一 C.转运使
D.通判
15.宋太祖为了将财赋收归中央,在地方设置了( )
16.下列有关中国古代科技成果的史实,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指南针传入欧洲 ②蔡伦改进造纸术 ③雕版印刷术的发明 ④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 A.②③①④ B.③①②④ C.①②④③ D.②③④①
17.成吉思汗被毛泽东称为“一代天骄”,下列属于他的历史功绩的是( ) A.建立北宋
B.统一蒙古
C.八股取士
D.闭关锁国
18.《元史》记载:“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为表里……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与都省为表里”的地方行政机构是( ) A.三司
B.行中书省
C.中书省
D.宣政院
19.“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在我国多民族大家庭中,元朝时期形成的新民族是 A.维吾尔族 B.苗族 C.藏族 D.回族
20.下列哪一位人物完成了对女真各部的统一,建立了金政权,并依照中原王朝制度,改革女真部落的军政体制( ) A.阿保机 是( )
A.民间流传“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 B.北宋兴起的景德镇,后来发展成著名的瓷都 C.从唐朝中后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明朝最后完成 D.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22.“朕选儒臣干事者百余人,分治大藩(节度使辖区),即使他们都贪浊,也不及武臣一人危害之大。”宋太祖这一政治理念实施后产生的影响是 ①造成重武轻文的局面 ②使得军队战斗力增强 ③士人更加受到尊重 ④提高了官僚集团的整体素质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③④
D.②③
23.人物评价是历史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以下对如图所示宋太祖评价正确的有( ) ①发动“陈桥驿兵变”,建立了北宋王朝 ②通过“杯酒释兵权”加强了中央集权
B.元昊
C.阿骨打
D.松赞干布
21.小明以“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为主题进行探究,下列他整理的内容不符合史实的
③建立科举考试制度,完善了人才选拔 ④采取“崇文抑武”策略,提高了文人地位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24.据报道:从古沉船“南澳1号”中打捞出的瓷器,很多都是出自于“瓷都”,请问我国哪个地方被称为“瓷都”? A.河北曲阳 B.河南汝州 C.江西景德镇 D.河南开封
25.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写道:“若止印三二张,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材料中的“极为神速”主要得益于 A.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C.瓦子和勾栏的出现
B.指南针的出现 D.造纸术的重大改进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C 解析:C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宋辽和议是在北宋军队与取得重大胜利的前提下签订的,宋夏和议是在双方损失严重的情况下签订的,对北宋来说,都是屈辱的和议;北宋每年送给辽和西夏岁币,加重了北宋人民的负担;宋辽和议与宋夏和议后,都结束了大规模的战争状态,宋辽之间和宋夏之间都出现了较长时间的安定的局面,有利于宋辽和宋夏之间贸易的发展,①③两项叙述正确;②④两项叙述错误,需排除含②或④项的ABD三项。故选C。 点睛:解题的关键需熟悉宋辽、宋夏和议签订的过程,找出它们的共同点,这两个和议都加重了北宋人民的负担,都有利于北宋边贸的发展。还需掌握这宋辽和宋夏战争的性质,它们是封建统治阶级为争夺生存空间和巩固统治而进行的民族战争。
2.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A项 吐蕃是藏族,不符合题意;B项辽是契丹建立的政权;C项西夏是党项族建立的政权;D项金是女真族建立的政权,故选B。
3.B
解析:B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宋真宗时(1004年),辽大举进攻北宋,宰相寇准力劝宋真宗来到澶州城,宋军士气大振,打退辽军。第二年辽宋议和,辽朝退兵,宋朝给辽岁币,史称澶渊之盟。澶渊之盟加重了北宋人民的负担,但此后很长时间,辽宋之间保持和平局面,有利于双方开展贸易。所以澶渊之盟也不是没有任何积极意义。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
4.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秋郊饮马图》是元朝最著名画家赵孟頫的代表作。画面是江南初秋时节,放牧人赶着一群马到岸边饮水的情景。故本题应选B项。
5.D
解析:D 【解析】 【详解】
依据题干关键词“郾城大败金军”,结合所学可知,1140年岳家军在郾城大败金大将兀术,取得了郾城大捷,从金军手中收复许多失地,迫使金军后撤,有效地遏制了金统治者发动的掠夺性战争。故D符合题意;辛弃疾、苏东坡、李清照与题干无关,故ABC不合题意。故此题选D。
6.C
解析:C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南宋岳飞坚持抗金,符合广大人民的利益,受到人民的尊敬,秦桧以“莫须有”罪名杀害岳飞,被后人唾弃。岳飞墓前“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的对联中,“佞臣”指的是秦桧。故C符合题意;赵高、李林甫、杨国忠与题干无关,故AB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C。
7.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两宋时期,江南地区的农业发展较快,逐渐超过了北方。为了提高粮食产量,从越南引进占城稻推广,太湖流域的苏州、胡州,成为重要的粮仓,民间流传着 “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茶树的栽培也有很大发展,江南的丘陵地区,新辟了许多茶园;宋代是中国瓷器史上辉煌时代。北宋兴起的景德镇,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的瓷都;宋朝的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