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版 李商隐无题诗艺术赏析
李商隐无题诗艺术赏析
大唐王朝,诗的时代,诗行天下。许多名垂青史、流芳百年的大诗人都在这一时代出现,各种诗体也都在这时代发展,诗歌的创作在这一时期达到了巅峰。“唐诗”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一个永放光芒的概念。李白、杜甫、王维、韩愈、柳宗元、白居易、孟浩然、李贺、杜牧、温庭筠、李商隐------,他们灿若星辰,他们张扬个性,挥洒天 才,激扬文字,为后世留下了无数优美诗篇。晚唐虽不似开元、天宝年间那样兴盛辉煌,但诗人亦然风起云涌。其中,李商隐独树一帜,于前代诗人之外,独辟一境界,即暧昧朦胧,精微繁缛的诗风,并有唯美主义倾向。
李商隐(813—858),字义山,号玉谿生、樊男生,唐代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因其极高的诗歌创作成就,后人把他和杜牧并称“小李杜”。李商隐少年时便极富文才,十六岁,“著《才论》《圣论》,以古文出诸公间”(《樊南甲集续》)。早年受知于牛僧儒党人天平节度使令狐楚,并经令狐楚之子令狐绹的大力帮助,于唐文宗开成二年(837年)进士及第。后李德裕党人泾元节度使王茂元,爱其才,辟为书记,以女妻之,由此李商隐陷入牛、李党争之中,两党皆攻击他“诡薄无行,共排笮之”(《新唐书》),因而一生仕途坎坷困顿很不得意。?引1
李商隐做为晚唐著名诗人,他有“欲回天地”的雄心,可惜运与愿违,“一生襟袍未尝开”。他的作品多是抒写时代乱离、个人失意的感慨,其借古讽今的咏史诗和缠绵深挚的爱情诗最有特色。他的七律
1
诗艺术成就极高,旨趣幽深,包藏细密,浓丽中时露沉郁,流美中不失厚重。他的无题诗,意境朦胧,含蓄多情,韵味深厚。清代学者刘熙载在《艺概》卷二《诗概》中说“李樊南诗深情绵邈”。?引2
李商隐现存诗歌六百余首,其长于近体律绝,特别是七言律诗。叶燮《原诗》评曰:“寄托深而措辞婉,安可空百代而无其匹”。?引3在李商隐诸多诗歌创作中,最负盛名的是其独树一帜的无题诗。他的诗歌中直接以“无题”命名的,就有二十余首,数量虽少,但体现出来的艺术成就却极高。另外一些借用篇首或句中二字做标题的诗歌,如《锦瑟》、《碧城》,虽有标题,也应归于无题之列。千百年来,李商隐的无题诗以其“无题”让人难以理解定论。是诗人内心秘密情爱的描写,是抒述政治怀抱的寓言,是向人陈情拜谒的表白,还是某种纯然不可理喻的心态呢,在李商隐难以理解定论的无题诗里究竟是否有所寓意或有所寄托呢,李商隐的无题诗,非一时一地之作,牛李党争的牵绊,内心情感的变化,仕途的困顿坎坷,随着时空的推移变化,诗人感慨无限,使得无题诗题材广泛,内容多样。他的这些无题诗,可以说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抒情珍品。它犹如无标题之华美乐章,往往是作者某种潜在情绪的触发及展现,而这种情绪又很难用某些具体的人和事加以详细解说。或许是作者感情细腻,微妙而复杂,或许又因政治的影响,很难以题尽之,因此借“无题”阐释出来。清代学者屈复在《玉谿生诗意?凡例》中说:“凡诗有所寄托,有可知者,有不可知者。如‘月中霜里斗婵娟’ 、 ‘终遣君王怒偃师’诸篇,寄托明白,且属泛论,此可知者。若《锦瑟》、《无题》、《玉山》诸篇,
1
皆男女慕悦之词,知其有寄托而已。若必求其何人何事以实之,则凿之。今但就诗论诗,不敢附会牵强。”?引4据此,我们无法用一句话去硬加概说无题诗究竟表现了什么,这需要我们通过具体的诗篇去分析,区别,判断。
李商隐的 “无题诗”中有些是有明确寄托的,如:重帷深下莫愁堂,卧后清宵细细长。神女生涯元是梦,小姑居处本无郎。风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谁教桂叶香。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这首诗以闺中女子作为抒情主人公,她彻夜无眠,独处深闺,受风波摧折,无雨露滋润,但她却在相思无望中仍保持一片痴情,
对爱情忠贞不渝。借“风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谁教桂叶香。”说自己姿质柔弱,而又遭到风波摧抑,秉性芬芳,却得不到月露得滋润,以此托喻自我身世。清代学者何焯评论此诗时说:“义山无题数首,不过自伤不逢,无聊怨题。此篇乃直露本色。”(《李义山诗集辑评》)?
李商隐早期所作“无题”多是艳情之作,很多学者也是这样认为的,如《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诗歌表现的是诗人追忆昨夜宴席上与所思女子相望而不能相亲的情景。诗人借助于星辰好风的点染,画楼桂堂的映衬,烘托出一种温馨旖旎、富于暗示性的环境气氛。彩凤比翼双飞,常用于美满爱情的象征,这里却以“无”来暗示爱情的阻隔;以“心有灵犀”来比喻相爱的双方心灵的契合与感应,略貌取神,新奇贴切。“身无”、“心有”相互映照,写出了阻隔中的契合、苦闷中的
1
欣喜与慰藉。同时诗中也倾注着作者对爱情强烈的向往倾慕之情与凄清寂寞之感。将爱情间隔的怅惘与身世飘蓬的慨叹融合起来,深化了诗的意蕴。变幻迷离的爱情在诗人精心打造的氛围中蒙上了怅惘、感伤、朦胧的色彩,爱情在诗人的心中渐渐远去、模糊不见。
李商隐以“无题”写爱情,别具一格,如: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全篇写爱情相思,意境浑然,似乎看不出任何寄托的迹象。但把它仅仅视为一首爱情诗,又觉得它意蕴深厚,让人感觉它还有另外一些含蓄不尽的东西。使我们在品味此诗时不禁发出这样的疑问:诗中表达的相思苦痛,浓郁的悲剧气氛,自死方休的爱情向往,对年华消逝和无所依托的悲慨,明知希望渺茫,而诗人却依然执著追求,这难道只是表现恋情吗,诗中是否还蕴含着作
原版李商隐无题诗艺术赏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