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附中博才八年级生物集体备课教案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附中博才八年级生物集体备课教案

课题:第五单元第一章第一节水中生活的动物【2课时】

主备人 方田根 汤博涵 辅备人 备课时间 2010.9.05 备课时间 2010.09.03.——2010.09.06.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学习水中生活的动物类群有哪些,总结出鱼类的主要特征,学会按照一定次序进行观察和实验。 2.通过对鱼的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现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对“鱼鳍在游泳中作用”的探究,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能用实验去验证,最后达到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探究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进一步体会探究的一般方法。 2. 通过对第一章引言的学习,培养学生养成逻辑条理的学习习惯和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认同水中生活的动物不一定是鱼类,并能说出水生无脊椎动物的常见种类。 2.认同水域环境的污染影响水生动物的生活,关注水生动物生存环境,并参与到保护水域环境的行动中去。 教学 重点 教学 难点 易错点易混点疑点 盲点1.观察鱼类的运动和呼吸的方式。 2.探究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 3.能够总结概述鱼类的主要特征。 4.说明水生动物适于水中生活的特点。 探究“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的实验及该实验的组织教学。 1.出现错别字: “臀”字不会写 鱼鳍的“鳍”不会写,鱼鳃的“鳃”写成“腮”; 简单介绍脊柱由一节节2.(无)脊椎动物的特点是(无)有脊柱,错写为“脊椎”; 脊椎组成 3. 自然界中大多数鱼类的运动主要靠躯体的左右摆动,击动水流,产生运动的动力,各种鳍在鱼的运动中起辅助作用。只有极少数的鱼,如海马只靠背鳍的摆动而向前运动。 分析 学情 分析 教学 策略 教具 学具 准备 教 学 过 程 初二学生在生活中接触过多种鱼,对于鱼类的知识掌握较多,但是不系统;也知道许多生活在水中的动物,但是不能区分“水中生活的动物”与“鱼类”的区别,这就需要教师进行点拨,引导他们系统总结鱼类的特征以及对水中生活的动物进行分类,提高其认知水平。 设问“水中生活的动物都是鱼类吗?”请学生争论,判断。 1.自主提问——互相解答——评价(自评、互评、师评结合) 2. 观察、实践与理论探究相结合 1. 教学课件、实物投影仪等 2. 模拟实验视频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Z0PApBwWxNE/isRenhe=1 3. 鱼的运动和呼吸视频 http://6.cn/watch/9681748.html 4. 鲫鱼、实验用具 主 备 教师活动 【引入】 每人说出一种熟悉的动物。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尝试着根据有无脊椎或生活环境和运动方式的不同,给这些动物找个家,将结果填写在2页的表格里。 【提问】 这些动物都是怎样适应各自的生活环境的? 【精讲点拨】 地球上已经发现的动物约有150万种,根据体内是否具有脊柱分成两类: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它们的生活环境有陆地、水域和天空;生活在水中的动物能游泳,生活在天空的动物能飞翔,生活在陆地的动物是怎样运动的呢? 此处教师应多加提问,适当满足个别学生的虚荣心并给予一定的激励评价,以激发学生自强、自信的性格品质。学生的答案可不拘泥于固定格式,讲出理由,抓住:像鱼、青蛙、蛇、牛等动物都和人一样,身体背部有一条脊柱;蚯蚓、蚂蚁、蝴蝶、毛毛虫等都没有脊柱。所以,按体内有无脊柱可分为两大类: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可以;若是抓住“按动物生存环境和运动方式”区分也可以, 这样,生物圈中的动物就可以分为三大类:水中生活的动物、陆地生活的动物和空中飞翔的动物。教师还可抓住契机,及时给学生引导激发:分类的标准不同,分出的种类也不辅 备 学生活动 首先,给同学们讲一个笑话:话说蜜蜂狂追蝴蝶,蝴蝶却嫁给了蜗牛。蜜蜂不解:他哪里比我好?蜜蜂回答:人家好歹有自己的房子,哪像你住在集体宿舍?同学们蜗牛的房子在哪里呢?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将学习各种环境中的动物。请大家阅读教材2页123自然段,完成ppt填空。填空内容即左边的精讲点拨部分。 我将左边的引入、提问和精讲点拨换了次序。 过度语:具体来说鱼它们是怎么样游泳和呼吸的呢? 学生完成任务 思考、作答、相互评价和补充 初步了解动物的大致分类,学会用辩证的观点看问题,了解并推理生活环境和运动方式的关系 相同,使学生树立要用辩证的观点看问题。 【过渡】 今天我们重点学习水中生活的动物,请大家想象一下,如果让你像鱼那样生活到水中,哪些问题才能生存下去? 评价学生的回答,然后 【观察与思考/演示实验】 结合教材第3页至第4页的“观察与思考”栏目,利用实物进行演示实验,在投影仪下展示鱼的游泳,提示学生分析鱼鳍的作用,并提示学生评价自己的推论。 引导学生讨论如何验证自己的推论是否正确 【播放视频】5min 从这两方面来分析,鱼类是如何适应水中生活的呢?让我们来看一段视频——鱼的运动和呼吸 http://6.cn/watch/9681748.html 【分层讲解】 【鱼外形的适应特点】 引导学生分析鱼的体色、体形和侧线,说明其适应性是什么 【游泳?鱼鳍作用的视频和演示实验】 我们也可以通过模拟实验的方法来进行验证。 展示模拟实验视频 明确学习任务 从理论上推理水生动物如何适应水域环境 讨论并总结得出结论: 1、大都能靠游泳来获取食物和防御敌害; 2、大都能在水中呼吸。 观察分两步进行: 1、 观察鲫鱼图片,记住结构及名称,并请学生代表对照实物辨别 或名称。 2、 观察任务同左边,结合教材34页,观察鱼鳍的作用。 观察后学生汇报观察结果,相互评价。 过渡:通过两个观察,我们对鱼有了基本的认识,那么,鱼是怎么适应水中生活的呢?(板书:一、鱼适应水生的特点: 1、 外形 2、 游泳 观看实物投影,讨论和分析鱼鳍的作用,然后讨论验证推论是否正确的方法和思路 可以借鉴别人的成果,也可以进行模拟实验 学生观看视频,理解鱼鳍的作用和鳃的作用 分析鱼的体色、体形和侧线与鱼适应水中生活的关系,理解生物与环境的适应性 观看模拟实验视频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Z0PApBwWxNE/isR观看实物投影 enhe=1 讨论看到的 教师进行模拟实验,分别剪掉不同实验结果并得到结论 的鳍,投影展示鱼的运动状态发生 了什么变化 理解鳃是适于水中生【呼吸的适应性】 活的呼吸器官 精讲鳃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 理解鳔不是呼吸器官 设疑:人为什么不能在水中生活? 小结鱼类的共同特略讲鳔的作用 征: 【课堂小结】 1、体表被有鳞片; 2、用鳃呼吸; 引导学生总结鱼类适于水中生活3、通过尾部摆动和鳍的协调作用游泳,从而获取食物和防的特点 御敌害; 4、终生生活在水中 【反馈练习】见课件 【布置作业】 http://6.cn/watch/9681748.html 第一课时结束,练习,学生盘点收获和布置预习作业。见左下 呼吸开始,为第二课时

附中博才八年级生物集体备课教案

附中博才八年级生物集体备课教案课题:第五单元第一章第一节水中生活的动物【2课时】主备人方田根汤博涵辅备人备课时间2010.9.05备课时间2010.09.03.——2010.09.06.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学习水中生活的动物类群有哪些,总结出鱼类的主要特征,学会按照一定次序进行观察和实验。2.通过对鱼的观察,培养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18u6f9ay863sk4u09qt56trx01723y00ey0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