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时 有机化合物的分离、提纯
记一记
有机化合物的分离、提纯知识体系
探一探
一、分离、提纯
分离、提纯物质总的原则是什么? [提示]
(1)不引入新杂质; (2)不减少提纯物质的量;
(3)效果相同的情况下可用物理方法的不用化学方法; (4)可用低反应条件的不用高反应条件。 二、蒸馏操作相关知识
1.仪器的组装按什么顺序进行? [提示] “先下后上,由左至右”。
2.蒸馏烧瓶能否直接加热?若不行,应怎么办? [提示] 不得直接加热蒸馏烧瓶,需垫石棉网。 3.加热前加碎瓷片或沸石,目的是什么? [提示] 防止溶液暴沸。
4.加热时对烧瓶内盛装液体的量有什么要求?
[提示] 蒸馏烧瓶盛装的液体,最多不超过容积的2/3;不得将全部溶液蒸干。 5.冷凝水流动方向是什么呢?
[提示] 冷凝水水流方向应与蒸汽流方向相反(逆流:下进上出)。 6.温度计的位置在哪?其作用是什么呢?
[提示] 温度计水银球位置应与蒸馏烧瓶支管口齐平,以测量馏出蒸气的温度。 三、重结晶相关知识
1.在重结晶过程中进行热过滤后,要用少量热溶剂冲洗一遍,其目的是什么? [提示] 洗涤不溶性固体表面的可溶性有机物。
2.在晶体析出后,分离晶体和滤液时,要用少量的冷溶剂洗涤晶体,其洗涤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要用冷溶剂?
[提示] 洗涤除去晶体表面附着的可溶性杂质;用冷溶剂洗涤可降低洗涤过程中晶体的损耗。
3.温度越低,苯甲酸的溶解度越小,为了得到更多的苯甲酸晶体,是不是结晶时的温度越低越好?
[提示] 温度过低,杂质的溶解度也会降低,部分杂质会析出,达不到提纯苯甲酸的目的;温度极低时,溶剂(水)也会结晶,给实验操作带来麻烦。
判一判
判断正误(对的在括号内打√,错的在括号内打×)
(1)有机物分子中碳、氢原子个数比为1:4,则该有机物一定是CH4。(×) 解析:C:H之比为1:4时可以为CH4O(CH3OH甲醇)。
(2)蒸馏分离液态有机物时,在蒸馏烧瓶中应加少量碎瓷片。(√) (3)根据相似相溶原理用乙醇从水溶液中萃取有机物。(×) 解析:乙醇与水互溶,不能萃取水中物质。
(4)根据物质的沸点利用蒸馏法提纯液态有机物时,沸点相差大于30 ℃为宜。(√) (5)常用的有机溶剂有乙醚、石油醚、二氯甲烷等。(√)
练一练
1.下图实验装置一般不能用于分离物质的是( )
解析:A、B、C三项分别为蒸馏、分液、过滤装置,都用于物质的分离。D项为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置,不属于物质的分离。
答案:D
2.分离下列混合物,应选用蒸馏操作的是( ) A.汽油和柴油 B.溴水 C.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混合物 D.四氯化碳和水
解析:A项,汽油和柴油互溶,但二者沸点不同,故用蒸馏操作分离;B项,用萃取、分
液、蒸馏操作分离;C项,用结晶操作分离;D项,四氯化碳和水互不相溶,用分液操作分离。
答案:A
3.除去下列物质中所含少量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
选项 A B C D 物质 乙烷 SiO2 乙酸乙酯 BaSO4 杂质 乙烯 Al2O3 乙酸 BaCO3 试剂 氢气 NaOH溶液 NaOH溶液 稀盐酸 提纯方法 催化剂、加热 过滤 混合振荡、静置分液 溶解,过滤、洗涤 解析:A项,通入氢气的量不容易控制,可能会引入新的杂质(氢气),错误;B项,SiO2
也溶于NaOH溶液,错误;C项,乙酸乙酯在NaOH溶液中会发生水解,错误;D项,盐酸与BaCO3反应,使其溶解,正确。
答案:D
4.下列属于分离、提纯液态有机混合物的操作的是( ) A.蒸馏 B.蒸发 C.重结晶 D.过滤
解析:分离、提纯液态有机混合物,常根据有机物的沸点不同,用蒸馏的方法分离,而重结晶、过滤、蒸发不能达到分离的目的。
答案:A
知识点一 实验仪器
1.下列分离混合物常见的仪器:从左至右,用于分离操作正确的是( )
A.蒸发、萃取、蒸馏、过滤 B.蒸馏、过滤、分液、蒸发 C.萃取、过滤、蒸馏、蒸发 D.过滤、蒸发、萃取、蒸馏
解析:图示仪器,从左至右依次为蒸馏烧瓶、普通漏斗、分液漏斗、蒸发皿,故用于分离操作依次是蒸馏、过滤、分液、蒸发。
答案:B
知识点二 蒸馏
2.将CH3CHO(易溶于水,沸点为20.8 ℃的液体)和CH3COOH分离的正确方法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