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其用途,并关注温室效应。
过程与方法:学会从化学的角度研究物质的方法。 通过教师的实验演示和学生的动手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动手、分析实验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明确“化学就在我们身边”,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兴趣和能力,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
难点:学生通过探究实验,归纳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碳是否与水反应的探究
教学方法:情景引入、实验探究、小组交流合作、多媒体教学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故事:在意大利某地有个奇怪的山洞,人过这个洞安然无恙,而狗走进山洞就一命呜呼了。因此,当地居民称它为“死狗 洞”.创设问题情境,意大利“屠狗洞”为什么人进去安然无恙,小狗进去就再也出不来了呢?
根据故事中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 CO2 无毒,但 2. 密度比空气 供给呼吸(填能或不能) 。 (填大或小)
第二个环节 新课教学
根据同学们现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说出你了解的 CO2 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你可以用哪些实验方法证明 CO2 密度比空气大?请同学们先分组讨论,然后回答。
刚才几位同学的设计可以进行验证。老师给你们总结了这些方法。下面教师演示实验:高低蜡烛实验。
请分析:蜡烛为什么会熄灭,还说明了什么?
明确了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那你如何证明二氧化碳是否溶于水?请同学们按照老师的温馨提示完成实验。学生实验并分析实验。
通过以上实验请你总结出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由上面的实验探究我们得知 CO2 能溶于水,那么它溶于水时究竟有没有发生化学变化呢?也就是说有没有和水反应生成新的物质呢?
[提供信息]
1. 石蕊是一种色素,遇酸变为红色。
2. 向溶有二氧化碳的水中滴入石蕊,液体变红色。
【提出问题】溶有二氧化碳的水中,哪种物质使石蕊变红? 【提出猜想】
溶有二氧化碳的水中可能含有的物质为 、 和 猜想一:可能是 猜想二:可能是 猜想三:可能是 请同学们根据猜想设计方案:
提示:可以利用所给的仪器和药品设计方案
使石蕊变红; 使石蕊变红; 使石蕊变红。。
仪器和药品:干燥的石蕊小花(经石蕊染色的纸花)、二氧化碳气体、水、试管夹等。
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小组内讨论展示实验方案教师多媒体展示实验方案
第一朵纸花喷 水 ,观察现象并分析。 第二朵纸花直接放入盛满 CO2 析。
第三朵纸花喷 水 后,再放入盛满 CO2 的集气瓶中。观察三朵小花的颜色变化。观察现象并分析。
接下来学生进行实验,学生交流讨论并回答实验现象及实验分析,得出实验结论: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通过观察这个具有魔术色彩的实验,让学生感受化学世界的美妙变化,下面老师再来做个魔术:加热喷水后放入二氧化碳中变红后的小花这个实验。让学生掌握碳酸不稳定这个知识点。
生活中我们都知道雪碧中有二氧化碳,那如何证明新鲜的雪碧中有 CO2 的存在?找学生黑板展示一瓶雪碧中有二氧化碳的存在。学生上讲台进行试验,指导学生观察现象,分析并归纳出其反应原理。这个实验是检验 CO2 的常用方法,要求学生理解并牢记这个知识点。
师生共同归纳总结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我们学习了物质的性质是为了让它更好的为人类服务。那么二氧化碳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用途呢?他对我们的生活又有哪些影响呢?下面我们一起来观看一个微课小视频来了解一下。
第三个环节 课后小结
的集气瓶中,观察现象并分刚才的小视频介绍二氧化碳的用途和展示二氧化碳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 下面我们来总结一下这节课你的收获
学习了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以及二氧化碳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呼吁大家保护地球,保护环境,真正做到学有所得,学以致用。
板书:
课题 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1) 壱、 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无色 气态 无味 密度大于空气 能溶于水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1) 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无毒,但不供给呼吸。 (2)
与水反应:CO2+H2O=H2CO3
碳酸的不稳定性:H2CO3= H2O+ CO2↑
(3)与 Ca(OH)2 的反应:CO2+Ca(OH)2=CaCO3↓+H2O 三、CO2 的主要用途:光合作用,灭火,化工产品的原料,气体肥料,制干冰等。
四、CO2 的污染:温室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