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及古代
的土地制度
2020年4月19日
1
文档仅供参考
★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学案
经济史 第1讲 古代中国的农业
编制人:丁健; 审核人:董作进
【课标要求】
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基本形态。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知识梳理】
一、精工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从生产力角度讲述中国古代工具水利耕作方式等) (一)、农业的起源
1、原始农业的起源:由 向 发展。 2、地域差异:
(1)中国农耕经济最早在 流域和 流域形成规模。 (2)形成 的格局。
3、家畜饲养业的发展:
(二)、农业生产工具的改进—-从耒耜到曲辕犁 1、以耒耜为主要工具进行生产的时代
(1)原始农业的耕作方式是 ,主要使用工具有 。
(2)进入文明时代,主要使用工具有
2
2020年4月19日
文档仅供参考
商周时期的使用的工具状况是 2、铁农具的使用: 时期,铁农具成为主要的生产工具。 3、牛耕技术
(1)出现时间: (2) 时期,铁犁用于牛耕;(3) 时期,人们创造了 ,自此以后,牛耕得到广泛的推广。 4、曲辕犁
(1)出现的时间: ,主要适用地区: (2)特点: (3)出现的意义: 5、灌溉工具主要有: 、 。 (三)、水利设施的逐渐完善
1、大禹治水的传说反映了什么问题? 2、著名的水利工程
(1)春秋战国时期有: (2)西汉时期有: (3)黄河的治理: (4)地方特色的水利工程:在新疆是 。
3、中国古代治水经验的总结: (四)、农业生产方式的进步——从千耦其耘到个体农耕 1、千耦其耘
(1)出现时期: (2)产生原因: 2020年4月19日
3
文档仅供参考
(3)特点: 2、自耕农经济
(1)产生原因: (2)产生时期:
(3)特点:
(4)评价:①积极: ②局限:
〖思考〗概括归纳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二、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从生产关系上讲述古代生产资料----土地所有制和人与人关系的变化)
(一)、古代土地制度演变 1、原始社会:
2、商周时期:井田制 (1)性质:
(2)内容(或特点):
(3)发展历程:A、 B、 C、 D、
4
2020年4月19日
文档仅供参考
(4)瓦解原因:
▲井田制与分封制:
井田制是商周社会的经济基础,分封制是与之相适应的上层建筑,两种制度都适应了当时生产力发展的水平
3、战国以后:以私有制为主体的多种土地所有制形式
▲土地国有制:所有权属于国家,称为”公田”或”官田”,由国家经营或用于封赏和对百姓授田。如均田制、王田制、屯田制等。 ▲土地私有制:
(1) 君主土地私有制: 宫廷掌握,用于君主私人开支 (2) 地主土地所有制
A、把握地主土地私有制主要发展历程(主要包括战国、汉代、唐代、宋代及明代):
B、土地兼并的危害有哪些?
C、抑制土地兼并的措施——均田、限田
D、土地兼并不能抑制的根本原因: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存在 (3)自耕农土地所有制(也称小农经济、自然经济)
5
2020年4月19日
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及古代的土地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