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考试全真模拟试题及答案(一)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1~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世界上最早、最完整的一部教育著作是( )。 A.《学记》 B.《论语》 C.《论演说家的培养》 D.《理想国》 2.实验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是( )。 A.杜威 B.斯普兰格 C.拉伊 D.赞科夫
3.使所有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发展的教学原则是( )提出来的。 A.赫尔巴特 B.布卢姆 C.凯洛夫 D.赞科夫
4.目前我国教育在很多方面不同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教育,这反映了教育具有( )。 A.永恒性 B.历史性 C.阶级性 D.相对独立性
5.下列不属于广义教育制度范畴的是( )。 A.学校 B.少年宫
C.教育考试制度 D.教材
6.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对青少年一代的成长起( )。 A.桥梁作用 B.关键作用 C.主导作用 D.决定作用
7.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 )。 A.感知知识 B.理解知识 C.巩固知识 D.运用知识
8.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 A.班级授课制 B.小组合作学习 C.个别教学 D.现场教学
9.依据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规律而提出的教学原则是( )。 A.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因材施教原则 D.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统一原则 10.我国中小学德育的总任务是把学生培养成( )。 A.共产主义接班人 B.社会主义建设者 C.好公民 D.好儿童
11.班主任了解学生最基本的方法是( )。 A.观察法 B.谈话法 C.问卷法 D.实验法
12.课外校外教育从确定活动的内容、要求到选择活动方式,从安排活动的具体步骤到组织实施等,都是学生自主进行的,这反映了课外校外教育具有( )。 A.独立性 B.灵活性 C.自愿性 D.实践性
二、辨析题:13~14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首先判断正确或错误,然后说明理由。 13.学生是教育的对象,所以必须无条件地服从教师的指挥。
14.社会生产方式是确立教育目的的客观依据,因此,教育目的就应该仅仅根据社会发展的
需要来确定。
三、简答题:15~17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15.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主要有哪些?其具体作用是什么? 16.一堂好课的基本标准有哪些? 17.当前学校德育工作有哪些新形式? 四、论述题:18小题,15分。
18.联系实际,谈谈目前我国课程改革的特点。
五、案例分析题 19~20小题,其中19题10分,20题15分,共25分。
19.在实际的教学中,有的教师对学生作业采用“漏一补十”“错一罚十”的做法。你怎样看待这一现象?请运用记忆的有关规律加以分析。
20.在课堂上,教师让学生“列举砖头的用处”时,学生小方的回答是:“造房子,造仓库,造学校,铺路”;学生小明的回答是:“盖房子,盖花坛,打狗,敲钉”,请问小方和小明的回答如何?你更欣赏哪种回答?为什么?请根据思维的原理进行分析。
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A。 2.【答案】C。 3.【答案】D。 4.【答案】B。 5.【答案】D。 6.【答案】B。 7.【答案】B。 8.【答案】A。 9.【答案】D。 10.【答案】C。 11.【答案】A。 12.【答案】C。 二、辨析题
13.错。因为该观点只强调了学生是教育的对象,而忽视了学生是自我教育与发展的主体,过分强调教师的作用。
14.错。该观点属于教育目的社会本位论,只看到教育目的受社会生产方式的制约,而忽视了教育目的也受人的发展需要制约。 三、简答题
15.影响人发展的因素主要有遗传、环境与教育。它们各自的作用是: ①遗传素质是人的发展的生理基础。 ②环境是人的发展的外部条件。 ③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16.(1)教师教的标准: ①教学目的明确。 ②内容正确。 ③结构合理。 ④方法恰当。 ⑤语言艺术。 ⑥板书有序。 ⑦教态从容自如。 (2)学生学的标准: ①学生注意力集中。 ②思维活跃。 ③积极参与。 ④个别学生得到照顾。 17.①通过社区进行德育。 ②创办业余党校。 ③通过网络进行德育。 ④建立德育基地。 四、论述题
18.答案:在课程结构方面九年一贯、整体设置义务教育课程。
①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分科与综合课程相结合,高中阶段以分科课程为 主。
②从小学到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并作为必修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包括四个领 域: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技术教育。
③农村中学课程强调为当地经济发展服务。在达到国家课程基本要求的情况下,农村中学 可根据农业发展的情况因地制宜地设置符合当地需要的课程,深化“农科教相结合”和 “三教统筹”改革,试行通过绿色证书教育及其他技术培训获得“双证”的做法。
④在课程标准方面,也提出一些适应我国当前国情的新要求。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 教学、评价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课程与评价课程的基础。它要体现国家对公 民素质的基本要求。但由于我国当前发展还不均衡,各地区存在较大的文化、地域与发 展差异,所以在课程标准方面还要考虑这种差异,允许开设地方课程。普通高中课程还 要有一定的层次性和选择性,并开设选修课程,以利于学生获得更多的选择与发展机 会,为学生的发展创设更多的平台。 五、案例分析题
19.这种做法违背记忆规律,也是行之无效的。学生识记的效果和识记材料的性质和数量有关,在一定的时间不宜过多,否则,易引起学生过度的疲劳,降低记忆的效果,同时,“漏一补十”“错一罚十”的做法易使学生丧失学习兴趣和记忆的信心和主动性,对进一步学习制造一些心理障碍。
20.小方回答砖头的用途都是沿着用作“建筑材料”这一方向发散出来的,几乎没有变通性。而小明的回答不仅想到了砖头可作建筑材料,还可作防身的武器,敲打的工具,这样的发散思维变通性就好,其新的思路和想法,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