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枣产业加快转型升级
文|《农经》特约记者 鲁飞 【期刊名称】农经
【年(卷),期】2024(000)007 【总页数】4
世界上98%以上的枣产量和几乎全部的贸易活动都集中在我国,枣产业已发展成中国特色果品大产业。
我国是红枣原产国和主产国,产量占全球的98%。近40年来,我国红枣产量持续增长,已经发展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果品大产业,在脱贫攻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自2012年以来,红枣逐渐供大于需,枣价持续低迷,种植收益缩水,行业面临转型升级。随着4月30日红枣期货上市,红枣转型升级步伐加快。
中国特色果品
中国是红枣的发源地,据考古资料显示,中国枣的种植始于8000年前。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已经有3000多年,《诗经》中有多篇提到枣,“八月剥枣,十月获稻。”“园有棘,其实之食。”“营营青蝇,止于棘。”“交交黄鸟,止于棘。”棘,指的就是枣树。中国人对枣具有独特深厚的感情,历代文人墨客咏颂枣的诗文词赋比比皆是。
红枣曾经在中国人的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战国策·燕策一》记载:苏秦游说六国时,对燕文侯说:“南有碣石、雁门之饶,北有枣栗之利,民虽不由田作,枣栗之实,足实于民,此所谓天府也。”枣、栗,曾经是那时人们的主要食物来源。枣作为药用也历史悠久,《神农本草经》即已收载,历代药籍均有记
载。中医认为,红枣味甘性温、归脾胃经,有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缓和药性的功能,有养胃、健脾、益血、滋补、强身之效,枣仁和根均可入药,枣仁可以安神,为重要药品之一,枣叶、花、果、皮、根、刺及木材均可入药。
红枣约于公元一世纪经叙利亚传入地中海沿岸和西欧,19世纪由欧洲传入北美。 红枣属于鼠李科,生长于海拔1700米以下山区、丘陵或平原,为温带作物,适应性极强。枣树喜光,好干燥气候,耐热又耐旱涝,耐贫瘠、盐碱,素有“铁杆庄稼”之称,是发展节水型林果业的首选良种。它的维生素含量非常高,有“天然维生素丸”、“百果之王”的美誉。
红枣品类众多,据中国《果树志·枣卷》记载,世界上有706种红枣品种。根据果实大小划分,红枣可分为小红枣和大红枣。小红枣包括金丝小枣、鸡心枣、无核小枣等品种;大红枣包括灰枣、冬枣、骏枣、板枣、壶瓶枣等品种。根据果实形状划分,红枣可分为长枣、圆枣和小枣三类。我国知名枣品种包括:灰枣、骏枣、冬枣、金丝小枣、大枣等。
有些品种以鲜食为主,比如沾化冬枣,每年10月中下旬成熟,果型硕大,状如苹果,有“小苹果”之称。平均单果重20克左右;色泽光亮赭红,味质极佳,皮薄肉脆,细嫩多汁,甘甜清香,营养丰富,可食率达93.8%。有些品种以制干为主,比如若羌灰枣,又称楼兰红枣,目前是红枣种植的主流品种,成为红枣期货交割标的。
我国传统红枣主产区在山东、河北、陕西与河南等地,新疆后来居上,已经成为国内红枣最重要产区,种植面积与产量均居全国首位。新疆红枣产量大幅度增长始于2008年,2012年产量跃居全国第一。2017年,新疆干制红枣产量275.17万吨,占全国总产量48.91%,成为名副其实的“红枣之乡”。目前,
全国已形成新疆、河南、河北、山东、山西、陕西六大红枣主产区,六大主产区产量在全国占比达九成以上。
据中国农业年鉴统计数据,1978年以来,中国红枣鲜重产量总体呈现持续增加态势。2010年—2015年,产量迅猛增长。中国红枣种植面积在2010年之后增速减慢,但仍维持5%的增速水平,前期种植枣树逐步进入盛产期。随着一部分枣园进入丰产和盛产期,红枣鲜重产量上升趋势加快,尤其新疆红枣在生产规模的扩张和市场需求的推动下,产量迅速攀升,红枣鲜重年产从303.06万吨增加到807.58万吨,产量翻了一番,年均增速10.2%。新疆红枣种植面积在2015年达到49.55万公顷。2016年以来,受资源禀赋条件限制、红枣价格低迷影响,种植面积增速受限。2016年、2017年、2024年中国红枣产量分别为824.05万吨、852.2万吨、877.8万吨。考虑到中国枣树面积的大幅扩张期是2001—2009年,且2010—2015年仍处于扩大中,从生长到盛果期需要4-15年之久,中国红枣的后期增产潜力仍然较大。
河北农业大学教授刘孟军介绍,世界上98%以上的枣产量和几乎全部的贸易活动都集中在我国,可以说,枣产业已发展成中国特色果品大产业。中国红枣基本上是自产自销,出口占比极小,以国内消费为主。近年来,随着中国老龄人口的增多、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提高、红枣贮藏和加工技术的进步以及食品保健知识的普及,消费者对红枣产品的认可度不断提高,红枣产品的市场需求呈现快速增长态势。中国人均红枣占有量从2009年的1.78公斤增长到2017年的4.04公斤。
产业困境倒逼转型
随着种植面积和产量的快速增长,近年来,红枣市场供大于求现象日益突出,
枣价持续低迷,种植收益缩水,利润空间收窄。
72岁的宋礼种了20年枣。他所在的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若羌县乌塔木乡库尔贵村,因枣而富。“2010年前后枣价好,最高能卖到五六十块钱一公斤。”宋礼说,那时他家18亩红枣一年的收入有70—80万元。但最近这四五年,枣价持续走低。2024年一级若羌红枣均价不到10元/公斤,30亩红枣只收入了10余万元。
即便如此,若羌已是红枣市场的价格高地,在新疆阿克苏、和田、喀什等地,2024年秋冬收购季红枣价曾跌至3—4元/公斤,跌破6元/公斤的种植盈亏平衡点。
枣价低迷,供需失衡是根本原因。2005年以来,由于种植结构调整,加上较好经济效益的刺激,我国红枣种植面积和产量快速上升,但消费需求相对平缓。 在买方主导的市场格局下,市场信息不对称,直接挤压着枣农的收益。产地的红枣交易方式还是“树下交易”。在新疆,每年都有大批外地枣商涌入,串通价格、压级压价的情况时有发生。“今天一个枣商来问,8块卖不卖;明天一个来问,6块卖不卖;后天再一个来问5块卖不卖,农民就扛不住了。”长期关注枣业发展的若羌县政协主席姜华坦陈,一些枣商就是抓住农民急于出售的心理压低价格。
“2010年、2011年是红枣最赚钱的时候,红枣价格高达每公斤30元至40元。春天修剪的枣树枝都被着急嫁接的新枣农买走,我这个90亩地的枣园子,一年光枣树枝都能卖10万元钱。”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14团的枣农李福友说。
据介绍,由于红枣价格高企,彼时,新闻报道中屡屡出现百万元户的枣农。一
些退休人员也加入了开荒种枣的大军。可是,“红枣越种越多,价格一路下滑,现在能卖到每公斤7至8元就不错了。”李福友说。
“全国红枣产业发展十强县”若羌县一直在行业内有着无法撼动的地位。姜华表示,若羌红枣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每到秋季,各地的红枣贸易商首站必到若羌,依据若羌红枣价格给其他地区红枣定价。然而,若羌红枣价格如今同样也坐上了过山车,从高峰期的每公斤80元至90元猛降至现在的每公斤8元至9元。
价格低迷,炙烤着红枣产业链上的各个市场主体。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枣农说,如果今明两年枣价还没有什么起色,他就只好弃耕了。“就当绿化了一片戈壁滩吧。”他言语中充满了无奈。
枣贱伤农,对收购方、加工方也是考验。“哪一年没看准,就有可能踏空或者是赔本。”新疆阿拉尔聚天红果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王俊强说,加工企业一般不敢大批量收购。若羌羌都枣业副总经理孙娟说,不敢多收加上仓储能力有限,本地企业的原料往往只够用半年,多数时候都是停工。
为了破题枣业的困局,若羌县选择了大力推进红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姜华介绍说,自2024年起,若羌县专门设立了政府引导基金,奖励枣农疏密枣园,帮助农业合作社打造红枣品牌和建设红枣旗舰店,力争3至5年内实现多元化精深加工、“私人订制”销售。
“保险+期货”助力转型升级
在业内人士看来,在3至5年内,红枣价格很可能继续低位运行。红枣产业要彻底突围,还需走很长的路。从枣农到产业链企业,都对红枣期货有极大兴趣。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红枣期货进入了大众视野,并以超预期速度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