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中考综合性学习复习策略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2017年中考语文“综合性学习”复习策略及解题指津

泉州七中金山校区 郑忠盛

综合性学习是初中语文课程的重要学习内容,反映新课程理念,它强调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强调语文学习与生活体验相结合,多渠道、多层面的语文实践机会,展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进而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和协调发展。由于综合性学习试题考查的内容是丰富的、开放的,对考查学生综合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有独到的优势,与此同时考生对此类题目感到有些难以应付。

一、中考语文综合性学习试题的主要特点

1.综合性。试题着眼于考查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水平,重点考查学生语文实践的综合能力,体现为考查内容的综合、活动方式的综合和思维方式的综合。

2.语文性。这种题型一定不是客观题,它切切实实地需要考生用语言文字来表达自己的看法或探究结果。它常常将多个小题集中于一定的话题或者说一定的\主题\,因此角度比较丰富而且答案个性化,最终体现为运用语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实践性。这种题型主要考查考生能否在活动中主动地发现问题和探索问题,能否积极地为解决问题去搜集信息和整理资料,能否根据占有的课内外材料形成自己的假设或观点,侧重真实生活场景和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4.综合性学习题答题的要求是:得体,简明,准确;考生的语言表述、对跨学科知识的整合以及各种思维能力的综合运用都是重要的得分点。常见的考点有:材料概括、提炼、探究、评价、情景拟写、语文活动策划。

二、中考语文综合性学习复习策略

1.实际操作,贮备技能。语文综合性学习实践性强,学生必须树立参与意识,在平时语文活动中去经历,去探究,有了活动的积累和贮备,就不会担心临场的考试,从一定程度上说,考试是对过去语文活动的回顾及梳理总结。

2.吃透教材,提炼主题,适当归类。通过对教材的充分掌握,注重在教材所体现的几大主题(体验成长类、语言文字类、历史文化类、科技生活类、专题探究类)上培养认知能力和操作能力。

3.剖析考题,紧抓考点。通过对典型考题的剖析,从中总结出行之有效的解题规律。 4.精选试题,强化训练。选择典型试题,实战演练,将方法规律内化为能力。

综上,中考综合性学习复习同样要要回归语文教材,用语文的方式解决真实生活问题,注重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多种材料组合”和“较为复杂”解码性阅读)。

三、中考语文综合性学习真题解析

2013年泉州市中考语文综合性学习:新闻。(8分)

【知媒体】某中学校报在莫言获得诺贝尔奖后,对全校师生开展了“你是通过什么途径获知莫言获奖”的问卷调查,统计结果如下表:

媒体 比例 传统媒体 报纸 12.7% 广播 1.6% 电视 30.5% 新兴媒体 互联网 56.2% ⑴根据表格内容,请将该问卷调查的结论补充完整:从新闻的获知途径上来看, ..

。(2分)

【话标题】莫言获奖后,国内各大新闻媒体相继报道了莫言获奖的相关消息,以下是部分新闻媒体报道的标题:

《谁给了莫言奖金?》 《莫言悟到了诺奖密码》

《莫言代言天价香烟 诺奖只是过眼烟云》 《诺奖颁奖礼10日举行 莫言启程赴瑞典领诺奖》 《莫言作品遭抢凸显诺奖效应 过度消费折射社会心态》

⑵请根据上面新闻标题,结合新闻的相关知识,探究新闻标题的特点: ..

(答一点即可)(2分)

【用新闻】获知莫言获奖后,学校校报主编向校报指导教师提供了三个出报方案: 方案一:立即出报,转载《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等媒体上的消息。 方案分析:

方案二:不着急出报,先收集各大媒体的相关报道,然后做一期“莫言获奖”的专题,进行综合报道。

方案分析:

方案三:采访本校的老师、同学,根据采访内容做一期“身边人看莫言获奖”的专题报道。

方案分析:能结合身边实际,可读性增强,但缺乏权威性和推广价值。

⑶请运用新闻相关知识,为校报主编补写出方案一和方案二的“方案分析”。(4分) 方案一分析: 方案二分析: 【试题解析】1、“知媒体”中设计的试题要求学生对问卷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并提炼出相关的结论,考查的就是学生阅读非连续性文本的能力,即提取信息、分析信息和概况信息的能力。答题时只要选择其中一个角度,即“新兴媒体”或“传统媒体”,揭示其发展趋势即可。2、“话标题”中设计的试题选择了国内外疙瘩媒体报道莫言获奖消息的五个有代表性的标题,要求考生结合新闻相关知识,探究新闻标题的特点。答题时必须紧扣新闻的相关知识,体现“新闻标题”独有的特点,如“吸引读者”“提示内容,使读者在阅读之前对内容有一定的了解”“评价内容,表达报纸的立场及态度”等。3、“用新闻”中设计的试题要求结合新闻相关知识,借鉴其中一个“方案分析”的示例,为另外两个出报方案补写“方案分

析”。要答好这道题,考生必须依靠平时参加综合性学习活动时形成的能力才能有效解答。答题时必须结合新闻及时、快速的特点,客观地分析每个方案的优缺点。

【答案要点】⑴(2分)示例一:新兴媒体已经成为人们获知新闻的主要途径 示例二:新兴媒体已经全面压倒传统媒体 示例三: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已经全面压倒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 示例四:传统媒体已经被新兴媒体超越 示例五:电视、报纸、广播等传统媒体已不再是人们获知新闻的主要媒体⑵(2分)吸引读者(或“提示内容,使读者在阅读之前对内容有一定的了解”或“评价内容,表达报纸的立场及态度”)(意思对即可)⑶(4分)方案一:及时、迅速,但时间短促,难以做到深刻全面。 方案二:能查阅、参考各种资料,做到深刻、全面(或“详实”“权威”),但相对延迟,滞后。(每点2分 “优点”“不足”各1分)(意思对即可)

四、中考语文“综合性学习”常见题型解题指津 1.实践活动类

语文活动是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主要实施途径,以活动来考查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也就成了一种主要的形式,即常常给定一个活动项目,要求学生根据活动主题设计活动宣传口号、编写活动提纲,或者拟定实施方案等等。此类试题出现的频率也很高,要求学生既要具有一定的知识面,又要有一定的组织策划能力。此类试题有较强的开放性和鲜明的人文性。

解题策略:①考生须有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确立主题并用关键词或句子准确表达主题,做到主题明确,针对性强,最好句式一致,字数相同,意思协调,特点突出。②拟定实施方案时,要求考生设身处地思考提示语。所以同学们答题时不能凭空想象,必须结合现实生活,唤起生活体验、学习经验,从经验和知识积累中调动对应因素,围绕题目的实际情境进行设计、构思、创意。活动过程或计划要点表述要清楚,目的要明确,活动步骤要完整清楚,做法要具体,过程和计划要分项列出。

2.地域文化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的重要事件,学生的家庭生活,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也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因此大部分命题者往往喜欢选择一些富有地方文化气息的社会热点事件作为综合性探究题的背景材料。这些题目的特点是紧密联系实际,针对性强且地方特色明显,乡土气息浓郁。

解题策略:①要关心地域文化特色及其组成内容,了解家乡的风土人情,风景名胜,特产名人,特别是当地有关的名人及典故、著名事件等。因此,在平时的复习备考中,我们要立足课内,多看看有关的介绍,多收集一些相关的资料。②积累古诗文、现代诗文、对联、俗语、谚语、名言警句、文学文化常识,特别是时代性、地域性较强的综合性知识表述。表述时语言要简明、连贯、得体,尽量用短句。

3.传统节日类

我国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有关此类传统节日、传统文化的题目经常出现。

解题策略:我们对传统节日悠久的历史渊源、深厚的民族文化及风俗等方面要有所了解,尤其要对像端午节、中秋节、清明节、春节等这些重要节日的历史渊源、风俗文化进行把握。如果对这些常识都比较了解的话,再结合我们所学的相关知识点,就能很好地解答此类题。

4.宣传语、标语类

此类试题常常给定一个主题,让考生根据这一主题拟写标语、宣传语,或者相关的诗句或名言。

解题策略:①考生答题时仔细读题,明确题目要求,读透所给材料。②要了解标语(或口号)的特点,即简洁,有号召力。可引用名言,也可以自拟,只要符合活动主题即可。③特点:抓住语境,把握内容,控制字数,句式整齐,修辞得体。④要有创意。此类试题往往没有设置标准答案,它为考生提供了展示创意的空间;表述要简明,语言要准确、得体、有层次感,最好能运用对偶、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增加文学色彩。

5.图、表分析类

此类题一般列出一系列的数据,或出示图片,要求学生用简洁的语言分析、概括图、表中的重要信息,考查概括、比较、表达三种能力。

解题策略:①仔细研读题干揣摩题意,明确内容和要求;②先看表、图,明确项目,仔细提炼答题信息;③采用先横向,后纵向,再交叉整合的方式逐项提取、概括信息;④结合题目要求,筛选删除次要信息,保留关键信息;⑤要求处理好这些信息,针对题目充分组织好答题的语言,要做到简洁、准确、通顺。

中考综合性学习复习策略

2017年中考语文“综合性学习”复习策略及解题指津泉州七中金山校区郑忠盛综合性学习是初中语文课程的重要学习内容,反映新课程理念,它强调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强调语文学习与生活体验相结合,多渠道、多层面的语文实践机会,展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进而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和协调发展。由于综合性学习试题考查的内容是丰富的、开放的,对考查学生综合运用语文知识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187cy8vlyj0wk4t3v4f03ibqw7s1xb00tgm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