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月色》知识要点 一.字词积累 蓊蓊wěnɡ郁郁:草木茂盛的样子。幽僻pì 踱duó 点缀zhuì 弥mí望:满眼;弥,满。 亭亭(玉立) 袅娜niǎo nuó:柔美的样子。 霎时shà 凝碧:青翠欲滴。本文指(水)明澈不动。 脉脉mò 酣眠 斑驳 没精打采 朗照:明亮的照耀。 梵fàn婀ē玲 参差cēn cī:不齐貌。 櫂zhào:棹。 媛yuàn女:美女。 嬉游 敛裾jū 惦着 二.课文分析 分析1-3段 1 诗有“诗眼”,文有“文眼” 本文的文眼是哪句话?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作用:奠定了全文的抒情基调(做铺垫)。 2 反映作者心情的句子:
①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②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③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 ④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心里不宁静(淡淡的忧愁) 心系美景,怡然自乐(淡淡的喜悦) 分析4-6段 这三个段落分别是写什么?
4段 月色下的荷塘 5段 荷塘上的月色 6段 荷塘四周的树 第四段 月色下的荷塘:景物特点 朦胧 清幽恬静 优雅 美丽
描写对象:荷叶 荷花 荷香 流水
写景角度:动—静、近—远 高—低(上—下) 修辞手法:拟人 比喻 通感 叠字 第五段 荷塘上的月色:
动词:泻、浮、洗、笼、画 叠词:静静、薄薄、淡淡 荷塘四周的树:树色、树姿 蝉声、蛙声
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用青蛙和蝉的热闹来反衬自己内心的冷清(淡淡的忧伤) 理解景中的“我”:
这一节重点写树,从远近、高低等角度来写,视线由荷塘内部扩展到荷塘四周。包括写近处的树色、树姿、及远山、树缝里的灯光、树上的蝉鸣和水里的蛙声,层次分明,富有立体感,再次展示出清淡朦胧、宁静深远的环境特点。
最后一句“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表现出作者内心的失意与淡淡的哀愁。文中借月光、灯光衬托出四周的冷清,再以蝉、蛙的热闹反衬自我内心世界的空落,作者始终难以摆脱的是淡淡的哀愁。 分析7-10段 找出表现作者感情的句子: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理解“我”的乡思
文章承上宕开一笔,“忽然想起采莲”,联想到古诗对采莲的描绘,采莲美事似已遥远,加之“我”眼前不见流水,也就无法荡舟,故曰“无福消受”,缺憾之意溢于言表,也体现作者的忧愁。
接着牵出“我到底惦着江南了”的乡思,而这种乡思正是当时作者苦闷、忧伤情绪的体现,再现了作者憧憬美好生活而在现实里不得的境遇。回到现实,一切照旧,唯妻已“睡熟”。
这几段文字即景生情,忽远忽近,静与不静互见,最见文章曲折功夫。 结 语 我们从整体上来把握作者的感情。时局的艰险、生活的沉重、心灵的压抑、出路的迷失等,都让作者“心里颇不宁静”,于是漫步荷塘进入醒着的梦境,“另一世界里”。作者有意地把自己置身于超脱的环境中,去拥抱自然,拥抱这一片“好像是我的”天地,去拥抱文学中的采莲,“便觉是个自由的人”。他片刻沉浸在荷塘月色里,但淡淡的喜悦稍纵即逝,仍无法摆脱淡淡的哀愁。 联系写作背景,归纳作者“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的原因。 (1)对现实的不满(愤激); (2)对时局的忧虑; (3)对个人前途的迷茫(生活 的艰辛); (4)想摆脱现实的愿望; (5)对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 三.课后练习 一 小煤屑路──幽僻、寂静; 荷塘四周的树木──阴森森; 荷叶──繁密,出水高,亭亭玉立; 荷花──姿态各异,尽显秀色; 荷香──随风飘荡,不绝如缕; 荷叶的波动──疾如闪电; 月光──清幽,如流水; 青雾──薄如轻纱; 云天──淡淡的;
树影──奇形异状,如画如乐; 树缝灯光──没精打采; 蛙叫蝉鸣──最为热闹。
- 1 -
总之,写出了荷塘四周和荷塘当中的各种景物,其中以写荷塘中的景物为主,写出了月下荷塘的清幽、朦胧、优雅、恬静之美。
作者的感情发展线索:“心里颇不宁静”,淡淡的月光下,“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便觉是个自由的人”。在自然美景中,有淡淡的喜悦。发出“我什么也没有”的慨叹。惦念江南,欲超脱而不可得。
二 1、第一句,是由嗅觉向听觉转移。“缕缕清香”与“渺茫的歌声”在时断时续、若有若无、轻淡缥缈、沁人心脾等方面有相似之处。但“渺茫的歌声”不是单纯的陈述说明,“清香”与“歌声”同属美好的事物,两个优美的意象叠加在一起,扩大了意境的内涵,使意境变得更加优美。而且将“清香”比喻成远处的“歌声”,也烘托出环境的优雅与宁静。
第二句,视觉——听觉。月光与树影是宁静的,用“名曲”来形容,将读者带入一种幻境,光与影的白黑块,仿佛变成了活泼的、跳跃的音符。这是化静为动的写法,将景物写活了,也激发了读者的联想和想像。光与影的和谐分布与名曲的优美、悠扬,其间有某种相通之处,两相烘托,也是意象的叠加,艺术效果倍增,给原有的意境带来了温馨、幽雅的氛围。
2、第一句,以流水喻月光,用动感极强的动词“泻”加以点化,将月光写活了,写出了月辉照耀、如倾如泻的景象。
第二句,映——画。“画”含有人为的动作,仿佛有无形的手在展纸挥墨描绘“倩影”。“画”这个动词是经过锤炼的,与“倩影”搭配得很好,表现出一种趣味,也显露出作者的喜爱之情。
3、迷迷糊糊 悄悄 蓊蓊郁郁
阴森森 淡淡 曲曲折折 田田 亭亭 层层 一粒粒 缕缕 静静 薄薄 峭楞楞 弯弯 远远近近 高高低低 阴阴 隐隐约约 轻轻
小结:传神描绘眼前之景,加强语意;节奏鲜明,有音韵美。 一、作者介绍。 郁达夫(1896-1945)1921年6月,与郭沫若酝酿成立了新文学团体创造社。7月,第一部短篇小说集《沉沦》问世。主要作品有《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出奔》等,在不同程度上,揭示了社会罪恶,表露了内心苦闷。他笔下的“零余者”形象具有典型的社会意义。 二.字词积累。 厦门xià 混沌hùndùn:无知无觉状。 潭柘寺zhè 一椽chuán:一栋。椽,椽子。 槐树huái 扫帚shào 着衣zhuó 落寞:寂寞、冷落。 潜意识qián 落蕊ruǐ 歧qí韵:不相符合的读音。 颓废:意志消沉,精神委靡。 萧索:缺乏生机;不热闹。 秋士:指到了晚年仍不得志的知识分子。 廿niàn:二十。 譬如pì 三.文章思路 北国的秋 清 静 悲凉(文眼) 江南的秋 慢 润 淡 混沌(反衬) 半开 半醉 看不饱 尝不透 赏不足 忆秋景 北国印象 赏秋意 北国院子 察秋迹 北国槐树 听秋声 北国鸣蝉 对北国秋的眷恋与向往深远感秋韵 北国凉雨 话秋果 北国果树 的幽思、孤独 明秋情 中外诗文 南国的秋 黄酒 稀饭 鲈鱼 黄犬 北国的秋 白干 馍馍 大蟹 骆驼 作者对故都的秋有怎样的印象及情感:故都的秋的总印象是清、静、悲凉,这又是文眼和文章的感情线索,写景说事都紧扣这一感情线索展开。本文写景,将自然风物的客观色彩与作者内心的主观色彩,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结构上以“北国的秋”为主轴,兼及南国之秋的不同感受,在比较中表达了对北国之秋的偏爱。作者绘形、绘色、绘声的描述,逐一展开故都的自然风物,使屋院、街槐、鸣蝉、风雨、人语、果实,无一不带有清、静、悲凉的意味。议论部分,将品秋由个人感受扩大为更多文人学士的,秋就被放置在世界文化的范畴加以议论。
一.字词积累。
涸辙 急不暇择:在紧急的情况下来不及选择。 移徙 绿洲 茎
- 1 -
《故都的秋》知识要点
《囚绿记》知识要点
揠苗助长:比喻违反事物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而把事情弄糟。
淅沥 婆娑pó suō 猗郁:yī ,茂盛的样子 蕈菌:xùn jùn 茁 zhuó 二.文章主旨:《囚绿记》通过讲述我与窗前常春藤的一段交往以及彼此的解语,描写了窗外常春藤的生长包括它柔软的卷须、舒放的枝条、繁密的藤叶;也再现了室内常春藤的改变包括它的变成嫩黄、细瘦、娇弱。赞美了常春藤不屈服于黑暗而永向光明的品质,寄托了我对于光明与自由向往的情怀。 被囚的绿的象征意义: 象征生长于自然的生命 象征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 象征哪怕身心遭受毁损,也永远向着光明的斗士 还是作者性格的写照,希望不泯,执着地向往光明和自由
一.文学常识 《孔雀东南飞》1785字,是保存下来的我国古代最长的一首叙事诗,也是汉乐府民歌的代表作。原名《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最早见于南朝陈徐陵所编的《玉台新咏》,是以真人真事为基础创作的。
乐府:原指汉武帝时设立的掌管音乐的官府。它的职责是采集民间歌谣或文人诗作,制定乐谱,以备朝廷之用。它所搜集整理的诗歌,后世就叫“乐府诗”或简称“乐府”。
乐府诗:它是继诗经、楚辞而起的一种新诗体,语言通俗流畅,生活气息浓厚,且想象丰富,具有浪漫主义色彩。汉乐府文学地位极高,它与诗经、楚辞鼎足而三。南朝乐府民歌风格多清新宛转;北朝乐府民歌风格多质朴刚健。南朝的《孔雀东南飞》与北朝的《木兰辞》并称“乐府双璧”,是古乐府民歌的代表。
乐府诗讲究艺术表现,叙事色彩浓郁。情节较完整,人物重刻画,描写有细节,比兴能继承,且句式灵活自由,以五言为主,兼有四言和杂言。 二.古代文化常识。 汉时,社会不看重妇女的贞节问题,女人丧偶或离婚仍可再嫁。婚姻重视门第。刘兰芝被休回娘家只十多天,县令、太守相继就为儿子说婚,说明刘兰芝的貌美德高,同时也见当时的婚俗。县令、太守为子求婚,包含有门第观念。家人为了一己私利,寡妇不嫁反而遭受种种欺凌。刘兰芝被兄长逼嫁,投身清池,是当时不少寡妇悲惨命运的集中反映。 三.字词积累。 遣:休,女子被夫家休掉,返回娘家。 箜篌kōnɡhóu:古代的一种弦乐器。
公姥mǔ:公公婆婆,这里指婆婆。 结发:这里指男女步入婚龄时的原配夫妻。 何乃太区区/感君区区怀:愚拙的/真挚的。 槌chuí床:用拳头敲击坐具。 哽咽ɡěnɡyè:哭时不能痛快地出声。 伶俜pīnɡ:孤单的样子。 供养ɡōnɡ:赡养 供养ɡònɡ,用供品祭祀祖先或鬼神。
襦rú:短袄。 葳蕤wēiruí:繁盛的样子。这里形容刺绣的花叶繁盛美丽。 遗施wèi:赠送,这里指留做纪念。 蹑niè:穿(鞋)。如:蹑手蹑脚
纨素wán:白绢。 珰dānɡ:耳坠。 磐pán石:厚而大的石头。 拊fǔ掌:拍手,这里表示惊异。 寻:不久。 否pǐ泰:否,坏;泰,好。 要yāo:邀,约。 鹄hú:天鹅类水鸟。
幡fān:用竿挑起的旗帜。 婀娜ēnuō:轻轻飘动状。 踯躅zhízhú:这里是缓慢行进的意思。 骢cōnɡ:毛色青白相杂的马。 赍jī:赠送。 摧藏zànɡ:摧折肝肠。 仕宦:任官职。 四.古今异义 守节情不移 遵守府里的规则/不改变节操。 大人故嫌迟 老人家,婆婆/下属对上司的称呼 共事二三年 一起生活/一起工作。 槌床便大怒 坐具/睡具。 汝岂得自由 自作主张/不受约拘。 可怜体无比 可爱/值得同情。 本自无教训 教养/失败的经验。 处分适兄意 处理/处罚。 自可断来信 送信的使者,指媒人/寄来的信件 叶叶相交通 交叉相连/与运输有关。 便利此月内 吉利/方便。 五.故事情节 第一部分 1-6 兰芝诉苦,揭开婆媳矛盾,表示无法忍受,愿意被遣回娘家。仲卿求情,被母亲拒绝。 - 1 -
《孔雀东南飞》知识要点
第二部分 7-12 兰芝辞别焦家,与仲卿立下盟誓。
第三部分 13-21 兰芝回娘家后,太守先后派人提亲,哥哥干预,兰芝被迫应承。 第四部分 22-31 成亲那天,仲卿赶来,夫妻诀别,两人相约以死抗争并双双殉情。 第五部分 32 兰卿合葬,化为鸳鸯。 六.整体把握。 《孔雀东南飞》以刘、焦爱情婚姻和封建家长制的矛盾冲突为线索,展开了刘、焦拆离、抗婚、殉情的婚姻悲剧,揭露了封建社会及其腐朽思想,毁灭美好青年幸福生活的罪恶,歌颂了兰芝、仲卿忠贞的爱情和反抗精神。 七.人物形象。 刘兰芝: 美丽、聪明、勤劳,知书达礼,是汉代家庭妇女形象。 兰芝忠于爱情,不为荣华所动。
不卑不亢,头脑清醒,行动坚决,有反抗精神。面对封建家长的驱逼,美好婚姻的破灭,她不抱幻想,无所畏惧。她是我国古典文学作品中光辉的妇女形象之一。
焦仲卿: 善良,忠于爱情,敢于为爱情献身。 和兰芝相比,焦仲卿的性格展现得不是那么丰富。对于母亲的威逼、诱哄,他坚决地回应道:“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
焦母: 焦母:反面形象。极端蛮横无理,专制。封建家长制的典型代表。 对于兰芝的美德,仲卿夫妇的爱情,毫无认识和同情。 刘兄: 反面形象。性情粗暴,趋炎附势。 八.手法。 个性化的人物对话来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是《雀东南飞》最大的艺术成就。以刘兰芝的话语为例:刘兰芝对仲卿、焦母、小姑、哥哥和母亲话语,态度与语气各不相同,正是在这种不同中可以感受到她那勤劳、善良、备受压迫而又富于反抗精神的外柔内刚的个性。此外,简洁的细节描写,精练的议论穿插,再加上比兴手法的运用和浪漫色彩的渲染,都对人物形象的塑造起到重要的作用。
《涉江采芙蓉》 文学常识。选自“古诗十九首”。“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末年无名诗人的作品选辑,五言诗成熟期的代表作,被誉为“五言之冠冕”。
字词积累。涉shè江:渡江。兰泽:生有兰草的沼泽。遗wèi:给予,馈赠。同心:指两情相爱。终老:指度过晚年,直至去世。
阅读探究。1. 采芙蓉为什么要涉江,而不就近采摘呢?
涉江,有经历险途之意。为所爱的人而涉险,可见其情意深重,爱人在心中的份量如此之重。
兰泽,是采摘芙蓉之地。诗歌凸出兰泽的芬芳,也就暗示了其他地方的芙蓉颇有不如,从中,似可感受到主人公在爱情上的专一和执着。
2. 为什么要采芙蓉以赠所思之人?
芙蓉,多指荷花。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有高洁、清幽、美好的品质,历来为人所称道。屈原《离骚》中就有“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的“香草”情结。主人公触物生情,见荷花美好,便想以之赠送远方的爱人。
古人重离别,每每在分手之际以花草赠人,如折柳、寄梅花、赠荷等,既传达了对亲朋的关爱之情,又寄托了对亲朋的祝愿之意。
以“涉江采芙蓉”起兴,还为美好爱情的追求与坚守,营造了芬芳高洁的氛围。
3. 你认为诗歌主人公是男还是女?
有人认为是男性,“涉江”者和“还顾”者都是男子。古代远行人多是男人,或为士子奔走于乱世仕途;或为征夫戍守在塞外边关。诗作所唱大约是涉江士子征夫忧患离乱、思念家人的情感。
有人认为是女性。女子“涉江”,想念远方夫君,她推己及人,想象夫君正在“还顾旧乡”,这样,忧伤的就不仅是一个人了。古人多用这种手法(比如杜甫《月夜》)。所以,采芙蓉的是女子,表达的是闺怨的情感。 《短歌行》 作者介绍。曹操:以曹氏父子(曹操、曹丕、曹植)为代表的“建安文学”,史称“建安风骨”,在文学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笔。 建安文学:作品把忧伤时乱、感叹人生、渴望功业的情感糅合在一起,使得建安文学具有异乎寻常的艺术感染力,形成了悲凉慷慨的时代风格。这种风格被称为“建安风骨”。李白有诗云:“蓬莱文章建安骨。”
字词积累。衿jīn:青衿,古指读书人。 沉吟:小声念叨和思慕。 呦呦yōu:拟鹿叫声。
- 1 -
《诗三首》知识要点
掇duō:拾取。 契阔qì:契,聚合;阔,离散。 三匝zā:三圈。 吐哺bǔ:吐出嘴里的食物。
诗歌主旨:抒发了作者因时光易逝、功业未就而产生的苦闷心情和招纳贤才、渴望建功立业的思想。 《归园田居》 作者介绍。陶渊明(365~427)一名潜,字元亮,私谥靖节。东晋诗人。
字词积累:韵:本性、气质。 尘网:尘世;古人认为人在世间有诸多约束,如鱼在网。 守拙zhuō:守住愚拙;士大夫不做官,清贫自守,叫守拙。 暧暧ài:昏暗,模糊。 墟里:村落。 樊笼fán:喻不自由的境地。 荫yìn:树荫遮蔽。
诗歌主旨:全诗表现了诗人对官场生活、功名利禄的厌弃和向往田园生活的志趣、坚守志向的节操。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