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新步步高】高二地理湘教版选修单元检测:第四章 环境污染及其防治(B)含解析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第四章 环境污染及其防治(B)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1.下列关于水体自净能力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不同水体的自净能力是相同的

B.水体的自净主要是通过物理净化、化学净化和生物净化实现的

C.不同水体的自净能力是不同的,一般来说,河流水>地下水>湖泊水 D.水体的自净能力可随污染物数量的增加而不断增强

2.处理污水时,要不要除去化合态磷,有以下几种意见,你认为正确的是( ) A.磷是植物生长的营养元素,不必除去 B.含磷废液是很好的肥料,不必处理

C.含磷污水排入自然水体中,能引起藻类繁殖,使水质变坏,必须除去 D.磷对生物无毒,除去与否都无关紧要

日本水俣病事件是世界八大公害事件之一,据此完成3~4题。 3.日本水俣病事件中的污染属于( ) A.铅污染 B.汞污染 C.氮肥污染 D.杀虫剂污染 4.日本水俣病事件中的污染物进入人体的途径主要是( ) A.通过水体环境 B.通过大气环境 C.通过土壤环境 D.通过食物链

2008年冬,南方雪灾后,受融雪剂的影响,当地很多水厂出现停水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完成5~6题。

5.融化的雪水进入水源地后污染水源,从污染类型看,这种水污染属于( ) A.物理性污染 B.化学性污染 C.生物性污染 D.自发性污染 6.为尽快恢复水厂供水,最有效的处理方法是( ) A.采用物理法分离污染物 B.采用化学法中和污染物 C.采用生物法分解污染物 D.从上游水库引水

2009年12月30日,广东省省市气象台联合召开了一次发布会。会上披露,广州2009年“十雨九酸”,市区降水96%呈酸性,其中77%的降水是pH值小于4.5的强酸雨。据此完成7~8题。

7.广东大多数城市出现强酸雨的主要原因是( ) A.距离海洋近,空气中水汽含量高 B.地形闭塞,不利于气流扩散

C.珠江三角洲经济发达,排放的酸性气体多 D.土壤呈酸性,不能中和空气中的酸性气体

8.针对广东省酸雨严重的防治措施,不可行的是( ) A.推广天然气代替煤炭和石油的使用

B.提高交通工具尾气排放的标准 C.向空气中抛洒碱性物质进行中和 D.合理规划城市功能区

《齐鲁晚报》2009年2月3日讯:进入腊月以来省城空气质量明显下降,2日当天可吸入颗粒物高达238,比平时增加了4倍,春节过后省城空气质量首次出现中度污染。结合所学知识完成9~10题。

9.导致济南进入腊月后空气质量下降的主要污染源是( ) A.工厂 B.商场 C.取暖炉具 D.交通工具 10.2日可吸入颗粒物剧增的主要原因最可能是( ) A.燃放鞭炮 B.大雾天气 C.冷锋过境 D.气温回升

11.我国某市有两家大型有色金属冶炼厂,近年来,该市也多次发生酸雾事件,从城市发展的角度考虑,该市准备采取的下列措施中最合理的是( )

A.对金属冶炼厂实行关停并转

B.增加化学设备,通过化学手段消除废气中的SO2 C.缩小工厂生产规模,控制废气排放量

D.在有色金属冶炼厂附近建小硫酸厂,回收利用废气中的SO2 12.通常所说的“白色污染”是指( ) A.冶炼厂的白色烟尘 B.石灰窑的白色粉尘 C.聚乙烯等白色塑料垃圾 D.白色建筑废料

13.关于循环经济与环保产业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无磷洗衣粉、无氯纸、塑料袋属于环保产品

B.循环经济讲究对资源的循环利用,使生产和消费尽量不产生废弃物 C.其生产过程体现了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特点

D.发展中国家比发达国家的环保产业起步早,且发展速度快

目前,世界上很多城市染上了“垃圾困扰症”。垃圾堆置占据大量土地,并污染环境。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4~15题。

14.城市“垃圾困扰症”的“病因”是( ) A.工业污水的任意排放

B.农业生产中过量使用化肥、农药

C.城市居民生产、生活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垃圾 D.汽车尾气

15.下图是“治疗”城市“垃圾困扰症”的方式之一,它是( )

A.分类收集 B.破碎、压缩、焚烧 C.卫生填埋 D.资源化 16.下列措施中,不能减轻噪声危害的是( ) A.进行合理的城市规划

B.进行合理的建筑设计 C.进行城市绿化

D.过境干道穿越市区

噪声污染是城市环境污染之一。当白天噪声值大于60分贝时,就构成噪声污染。下图为“某城市局部地区上午10时等噪声值线(单位:分贝)示意图”,据此完成17~18题。

17.图中噪声污染主要来自( ) A.交通运输和工业生产 B.森林公园和娱乐场所 C.网吧和体育场 D.学校和锯木场

18.M、N两处噪声值向外迅速减小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 A.盛行风的影响 B.绿化带的作用 C.河流的影响

D.声波传播过程中的自然减弱

图瓦卢是南太平洋上的一个岛国。科学家预言由于海平面的上升,再过50年,这个拥有9个小岛的国家将在世界地图中消失。据此回答19~20题。

19.因为海水侵吞的土地不断增加,图瓦卢在2003年举国移民新西兰。图瓦卢土地被淹没的原因有( )

①岛屿沉降 ②海水膨胀 ③暴雨泛滥成灾 ④两极冰盖融化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20.下列措施能减缓海平面上升的是( ) A.调整生产结构,减少对能源的使用量 B.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加强国际合作

C.提高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减少对工业的依赖性 D.分散城市人口,减少城市中二氧化碳排放量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二、综合题(共50分)

21.读“湖泊沼泽化过程示意图”,回答问题。(12分)

(1)将下列词语前的序号填写到相应的空格内(每项限用一次)

①阻挡阳光 ②鱼类死亡 ③水生植物死亡 ④蓝藻暴发 ⑤分解耗氧

(2)水污染会加速湖泊—沼泽的演化,污染物的主要来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简述防治水污染的主要措施。

22.有报道说:“某年3月28日11时左右,N市出现了光化学烟雾”。为此,环保部门开展了调查。根据调查资料,完成下列问题。(12分)

材料一 光化学烟雾对人体健康有很大影响,其表现之一是对眼睛有明显刺激。产生光化学烟雾的重要条件是:①有较高浓度的一次污染物(如NO2等);②有强烈太阳光和较长时间的日照。

材料二 3月24日~28日有关空气污染物的日平均值如表甲所示。

表甲

监测项目 3月24日 3月26日 3月28日 国家空气质 量二级标准 SO2 (mg/m3) 0.034 0.036 0.089 0.115 NO2 (mg/m3) 0.022 0.042 0.065 0.112 总悬浮微粒 (TSP)(mg/m3) 0.266 0.361 0.462 0.130 材料三 “霾”是一种类似于轻雾的天气现象。据气象资料统计,N市各个月份中,最低日照时数在3月。有关气象资料见表乙。

表乙 日期 日照时数 日照时间 风速状况 霾 天气状况 3月26日 4小时 11:00~ 15:00 静风 无 阴转晴 3月27日 3小时 12:00~ 15:00 静风 无 多云 3月28日 4小时 12:00~ 16:00 静风 有 晴间多云 材料四 对市民身体健康影响情况抽样调查结果见表丙。 表丙

调查 项目 结果 “雾”的目击情况 见到 55% 未见 不清楚 23% 22% 因不适而就诊人数变化(医院就诊情况调查) 眼睛 不明显(无 因空气污染受损病例) 上呼吸道 头昏、疲劳 略上升 不明显 无反应 / (1)3月24日~28日N市空气污染物浓度均呈现________趋势,最主要的污染物是______________。

(2)此次污染对人体的影响主要表现在________(填正确项字母)。 A.眼睛 B.上呼吸道 C.身体疲劳 D.没有影响

(3)综合上述分析,是否可以确定这次污染就是光化学烟雾?请说明理由。

2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4分)

材料 据统计,全球每年生产的塑料制品中10%最终“归宿”是大海。图中甲处黑色阴影示意太平洋上最集中的废塑料物品和碎片“垃圾场”,其面积达3.43×106 km2,中心最厚处达30 m,被称为“太平洋垃圾旋涡”。

(1)描述图中“太平洋垃圾旋涡”分布的大致位置__________________。 (2)“垃圾旋涡”呈________________时针方向旋转,主要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大量塑料垃圾进入海洋,可能产生的危害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何控制甲海域“垃圾场”进一步的发展?

2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当噪声超过一定分贝时,人们在这样的环境中会产生烦躁、胸闷、耳鸣等不良现象,严重的会使听力受损,甚至昏迷。

材料二 在胶济铁路、日东高速公路及城市的高架桥上,常见有隔声屏障板挡住村庄或居民区,保护居民少受或不受噪声侵害。

(1)噪声按声源的不同,可分为哪几种?

(2)噪声对人体有哪些影响?

(3)飞机场附近为何不设奶牛场?飞机场附近居民楼玻璃易损毁,为什么?

(4)家庭生活中怎样减弱噪声危害?

【答案解析】

1.B [不同的水体自净能力是不同的,通常来讲,水量越大、水体流动越快,水体的自净能力越强。自净能力是有限的,不会随污染物数量的增加而不断增强。]

2.C [磷是生物生长的必需元素,但是过多的磷会致藻类等水生生物大量繁殖,从而影响水体的生态环境。]

3.B 4.D

5.B 6.D [第5题,融雪剂属于一种融于水的化学物质。第6题,物理法不可能将污染物分离出来;采用化学法中和污染物,将生成和增加新的污染物;生物法分解的污染物以有机污染为主;采用融雪剂除雪的区域集中在交通沿线和城市周围,被污染的水库也集中在城市周围,因此可从河流上游水库引水,替换被污染的水体。]

7.C 8.C [第7题,酸雨问题近年来严重的原因在于酸性气体排放的大量增多,因此经济的发展是关键原因。第8题,解决酸雨问题就是要减少向空气中排放酸性气体,一方面要寻找替代能源,另一方面要限制生产生活中污染物的排放。]

9.C 10.B [第9题,“腊月”是关键词,这是济南一年中最冷的月份,取暖要消耗大量的煤炭。第10题,“剧增”是题眼,说明颗粒物不容易扩散,是无风或微风的天气条件。冷锋过境多大风,空气清新;2月3日春节已经过去,鞭炮的燃放量已经大大减少;交通工具的使用量不会出现剧烈变动。]

11.D [减少酸雾的主要措施是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或回收二氧化硫,四个选项中D项符合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12.C [随着经济的发展,公众购买力的提高,那些被用于盛放商品的塑料袋丢弃后,形成了城市中最难以处理的白色垃圾,铁路沿线、城市的各个角落留下的一次性饭盒同样是难以处理的。这就是所谓的“白色污染”,而不是工业生产过程中的污染。]

13.C [塑料袋不属于环保产品;发达国家的环保产业起步早;循环经济讲究资源的循环利用,使生产和消费尽量减少废弃物。]

14.C 15.D [第14题,材料中对“垃圾困扰症”的解释说明该“症”是固体废弃物污染造成的。第15题,垃圾发电是从固体废弃物中获取能源的一种方式,可以创造经济价值,属于资源化。]

16.D [A、B、C三项均能从噪声的传播途径上控制噪声,减少危害。而过境干线穿过市区,会加重市区交通拥堵,造成汽车尾气污染和噪声污染。]

17.A 18.B [图中M、N两个地区是噪声最大的两个地区,很显然M为城市内的工厂企业,N为交通线路;两处噪声值向外迅速减小的原因主要是城市绿化带的作用,因为森林具有减弱噪声的作用。]

19.B [主要考虑海平面上升的原因,是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海水膨胀和两极冰川融化。]

20.B [为减缓海平面上升,需提高能源利用率,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并且进行国际合作解决这一全球性环境问题。]

21.(1)

①③组合可以和⑤②组合上下对换。

(2)工业废水 生活污水 农业退水

(3)减少废水排放,治理水污染,加强环境管理等。

解析 第(1)题,结合湖泊沼泽化过程示意图完成,注意各环节之间的因果关系。第(2)题,在农业生产中,农作物栽培、牲畜的饲养、食品加工等过程排出的污水和液态废物称为农业退水。第(3)题,从预防、治理和管理方面作答。

22.(1)上升 总悬浮微粒(或TSP) (2)B

(3)不可以。理由:①NO2(或SO2)浓度不高;②日照时数短,不利于光化学烟雾的发生;③3月28日11时左右没有日照,光化学烟雾污染发生的可能性更小。

解析 本题以光化学烟雾的形成为背景,考查获取地理图表的信息并运用地理原理进行探究学习的能力。(1)通过对表甲的数据分析可知,SO2、NO2、TSP均呈上升趋势,其中SO2、NO2没有超出国家二级标准,只有TSP超出了国家二级标准。(2)通过对表乙信息分析可知,只有上呼吸道病例略有上升。(3)依据材料一中,光化学烟雾发生的两个重要条件,再结合表甲信息分析得出:SO2、NO2并未超出国家二级标准,不符合“有较高浓度的一次污染物(如NO2等)”条件;同时结合表乙信息可知,3月28日,日照时间在12:00~16:00之间,日照时数只有4小时,不符合“强烈的太阳光和长时间的日照”条件,尤其是在报道中所说的光化学烟雾发生时间11:00左右,没有光照,故此,该事件是光化学烟雾的可能性极小,应是表乙气象资料中的“霾”,这一重要信息可帮助学生验证自己的判断。

23.(1)北太平洋中低纬区域的中部海域(或副热带海区中部) (2)顺 受以副热带为中心的顺时针大洋环流的影响

(3)危害海洋生物;通过食物链危害人体健康;对海洋航行的船只构成威胁 (4)①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控制塑料制品的使用量;

②加强对塑料垃圾的管理,建立比较完善的垃圾回收系统; ③加强国际协作,共同治理海洋塑料垃圾等。

解析 第(1)、(2)题,根据图可判断“太平洋垃圾旋涡”的大致位置。第(3)题,垃圾进入海洋会危害海洋生物,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危害人体健康,还会对航行的船只构成威胁。第(4)题,减少塑料制品的使用量,加大回收力度,加强国际协作等。

24.(1)工业噪声、交通噪声、生活噪声和其他噪声。

(2)头痛、脑涨、多梦、心慌、全身乏力、听力受损,影响胎儿发育,影响儿童智力发展。

(3)奶牛需要安静场所,噪声会影响奶牛生长及产奶的质量与数量。受飞机起降发出的强大噪声产生的冲击波的破坏。

(4)声源控制,关门窗,音响、电视不要太响……

【新步步高】高二地理湘教版选修单元检测:第四章 环境污染及其防治(B)含解析

第四章环境污染及其防治(B)(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1.下列关于水体自净能力的叙述,正确的是()A.不同水体的自净能力是相同的B.水体的自净主要是通过物理净化、化学净化和生物净化实现的C.不同水体的自净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1839j2aksz4n25q6ny0j2r4yi9c8on003t8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