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糖厂与农民(糖农)之间,尚未建立起共同的利益关系,合作基础不牢靠。糖厂与农民之间的合作,尚局限于收购与交售甜菜;此外,无更多的共同利益关系;所以甜菜价格一旦下降,农民感到比较效益不合适时,就会放弃甜菜,改种其他作物。
三是缺乏与规模糖业相适应的现代化甜菜生产基地。甜菜机械化生产、专业化分工、社会化服务进展缓慢,生产效率低下。
四是边境贸易渠道尚未很好疏通。缺乏通过边贸扩大境外市场,自我调节供求平衡的能力。
(三)制定合理的经济政策
国家应制定有利于甜菜生产发展的经济政策,合理调控粮食和甜菜的价格,使种植甜菜的经济效益和种植主要粮食作物的经济效益持平或高于主要粮食作物的经济效益,农民种植甜菜才能有积极性。糖厂可以和种植甜菜的农民签订合同,在春天,甜菜播种时,可向农民预付一定的甜菜收购款,在化肥、农药的价格上糖厂也可给农民一定的优惠。糖厂在甜菜加工后,还可供给农民甜菜丝或甜菜颗粒粕作为家畜饲料。要严格糖厂甜菜收购款的使用,做到专款专用,杜绝给农民打“白条”,收购甜菜后,即付甜菜款,保证农民的收益,提高农民种植甜菜的积极性。
(四)推广丰产高糖的甜菜新品种
品种是甜菜生产中重要的生产资料之一,优良的种子是甜菜丰产高糖的内因。要按照不同的甜菜产区的生态、生产条件搞好品种布局,加快品种更新换代的速度。目前,我国甜菜品种主要是多粒型品种,单粒种主要用于纸筒育苗和机械化播种。而世界上甜菜生产发达的国家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已普及使用了甜菜单粒种。因此,在21世纪之初,我国在使用甜菜多粒种的同时,要大力推广种植丰产性能好、抗病,高糖型的单粒种。目前,我国育种家己选育出的单粒种如双丰单粒l号、双丰单粒2号、双吉单粒I号等已应用于生产。
要加强品种的更新换代速度,缩短品种的使用周期。要严格执行品种繁育和推广的有关制度,加强品种的繁育和流通领域的监督检验及管理。种子出售时,售出单位应有种子产品合格证,合格证上应标明品种名称、发芽率、含水率、净度、种子生产日期等。对于繁育、出售假冒伪劣种子的单位和个人应严肃处理、绳之以法。对进口的国外种子和推广的新品种要进行引种试验,以保证推广丰产高糖的甜菜新品种。
(五)推广甜菜增产增糖新技术
甜菜的单位面积产量由平均单株重和种植密度决定。所以,合理密植是提高甜菜产量的关键措施之一。在东北地区应改7Ocm大垄为60cm小垄,推行60cm×25cm的种植配置方式,缩小垄距。增加密度,使每公顷理论株数达到6.5万株。西北地区要推行每公顷7万株以上的种植密度。在合理密植的基础上要以保苗为中心,精耕细作,加深耕作层,提高播种质量。春旱时应座水种,以提高保苗率,为甜菜增产打下基础。
要进一步推广甜菜纸筒育苗和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大垄双行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多年的甜菜生产实践表明,这些先进的甜菜栽培技术,可延长甜菜生育期,一般可增加甜菜产量30%-50%。
甜菜的含糖率是决定产糖量的一个重要因素,要合理施肥,提倡施农家肥,增施磷肥,控制氮肥用量,这是全世界甜菜生产国稳定甜菜含糖率有效办法。根据我国大部分产区的土壤情况,一般每公顷施氮肥(尿素)150-300kg。
近年来,很多甜菜种植区使用甜菜增糖剂,以提高甜菜含糖率,使用增糖剂方法简单、用量少、价格便宜,农民易掌握,一般增糖0.5度以上,效果较好。
我省食品工业跨上2000亿元新台阶
2010年,我省食品工业围绕“保增长、调结构、抓安全、促发展”这一主线,合理调控和利用资源,以资源换产业,着力提高产业集中度,着力调整产品结构。食品工业实现历史性突破:全省食品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029.84亿元,同比增长53.1%;实现利税196.49亿元,同比增长93.59%;实现利润104.55亿元,同比增长78.11%,在我省“四大支柱产业”中增速位居前列。
以项目为支撑,助推食品工业稳步增长。按照我省建设“八大经济区”、实施“十大工程”的战略布暑,省工信委积极挖掘一批、储备一批、推进一批拉动作用大、带动能力强、科技含量高的重大项目。重点储备一批飞鹤乳业、黑龙江嵩天薯业、北大荒米业等129个项目,选择了哈尔滨大成玉米等70个发展潜力大的项目作为食品处重点推进项目,并以发展水稻、玉米、大豆、马铃薯综合深加工及乳制品、肉制品、食用菌、山、林、特产品和饮品加工为重点,鼓励开发新产品,延长产品产业链,不断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和企业的影响力。重点谋划一批项目,一是按照委领导有关“再识一粒米”的批示精神,及时到北京与中国农科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和农业部农业规划设计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等技术拥有方开展了对接,商谈引入成套、系列技术及合作方式。二是与省科学院联系引进日本技术,与同江市工业园区玉米企业进行了对接,企业投资200万元成功引进玉米乳加工项目。三是积极帮助克东县与汇源果汁集团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开发引进120万吨苏打水项目。四是扶持老品牌克东腐乳新型工业园区改扩建项目。五是飞鹤乳业欧美国际示范牧场大型沼气发电项目;六是五大连池一期年产40万吨矿泉水项目。重点推进一批哈尔滨大成玉米、完达山乳业、汇源集团等70个续建项目,贝因美乳业、中粮集团投资30亿水稻精深加工等88个新开工项目。2010年,省工信委重点扶持63项食品工业项目。黑龙江省万源粮油食品有限公司、鹤岗市三江平原米业集团有限公司等企业的米蛋白、米糠素、膳食纤维、营养强化米等项目列入全省新兴产业发展重点推进项目。哈顶津食品有限公司、黑龙江完达山企业集团等食品加工企业项目列入2010年黑龙江省传统产业改造升级重点推进项目。2010年,我省四大支柱产业完成投资2082.5亿元,同比增长37.5%,占全省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的76.1%,其中食品工业完成投资422.16亿元,
同比增长50.9%。完达山等7户企业获得3920万元乳粉存储补贴,40户企业申请3000万元贷款贴息支持,飞鹤等15户企业1047万元项目支持,这些项目有力地拉动了全省食品工业的发展。
以培育骨干型龙头企业为抓手,形成很好的示范效应。为改变食品工业企业小、散、弱的现状,围绕“做强一个企业,带动一个产业”的目标,省工信委加大了对重点食品工业企业的资金、政策扶持力度,引导企业加强资源整合与对外交流合作,努力培育出一批重点食品工业企业。并积极推进垦区改革重组,推进产品结构调整,强化品牌营销,加强终端网络建设,《关于扶强垦区食品企业推进全省食品工业的实施意见》的报告已呈报省领导,争取列为省政府一项重点推进工作。目前在全省监控的100户重点工业企业中,食品工业企业有24户,占总数的24%。九三粮油、北大荒米业、中粮生化能源(肇东)、飞鹤乳业、双城雀巢、完达山乳业、龙风玉米、贝因美乳业等企业都在重点监控和扶持之列。截至2010年底,我省规模以上食品工业企业达到1123户,比上年增加218户,占本行业总户数的23%,主营业务收入超百亿元九三油脂和北大荒米业两户。完达山乳业、飞鹤乳业、摇篮乳业、九三油脂、北大荒集团、大庆金锣食品、哈尔滨啤酒等一批在全国有一定知名度的企业集团初步形成。
突出产业发展重点,科学打造产业集群。围绕全省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重点发展玉米、水稻、大豆、乳品、生猪、肉牛六大主导产业,引导龙头企业向优势产区聚集。以优势产业为基础,以优势企业为主体,依托绿色食品优势产业带,重点培育和建设一批区域性强、辐射面广、规模大的双城市食品工业园区、方正县粮米加工园区、依兰县食品产业园区、东宁县松籽加工园区、庆安县农产品加工业园区、集贤县粮食加工工业园区、宝泉岭食品工业园区、讷河市讷河希望工业园区、甘南县甘南生态工业新区、富裕县工业园轻工食品工业区、绥化市工业开发区食品工业园等10个绿色食品加工企业集群。壮大一批产业基地。重点在松嫩平原一、二积温带打造优质玉米生产基地,在东部三江平原和江河谷地打造优质水稻生产基地,在北部四、五积温带打造优质大豆生产基地,在畜牧生产大县打造生猪、奶牛和肉牛生产基地。
加大品牌创新力度,实施绿色品牌战略。我省食品工业着眼于国内外市场需求,坚持“创牌”和“引牌”并举,重点开发适销对路产品,企业品牌意识进一步增强,一批具有龙江特色的优质食品正倾力打造成全省、全国品牌,成为我省地产品牌战略的生力军。省工信委始终把品牌培育作为提高食品工业整体发展水平和竞争力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研究制定了支持品牌发展的政策,鼓励企业创立更多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知名品牌,扶持名牌企业发展,塑造名牌产品,对获得国家知名品牌的给予奖励。一是积极组织企业参加“东西经贸合作洽谈会”、“哈洽会”、“绿博会”等各类展销活动,不断扩大我省绿色食品的品牌影响力和销售渠道。我省绿色食品的品牌影响力和销售渠道不断扩大,现已销售到全国除西藏外的所有省、市、区(包括台湾省),并远销欧、美、日、东南亚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二是我省近几年食品工业“引牌”工作成效显著,先后成功引进瑞士雀巢、台湾旺旺、北京汇源、杭州娃哈哈、珠海华丰、山西杏花村、雨润、金锣、伊利、蒙牛等一批国内外知名品牌食品企业。三是在全省食品行业组织开展“创品牌重点企业”活动,现已形成《黑龙江省食品工业企业创品牌重点企业活动方案》并下发,通过前期组织市(地)申报,2011年准备命名100户食品工业创品牌重点企业,并将对命名企业通过报纸、新闻媒体予以公布。目前,此项工作正在进行中。四是完成了第二批全国农产品加工业示范企业和第四批全国农产品加工业示范基地的组织申报工作。经农业部审核认定我省北大荒米业等10户企业为第二批全国农产品加工示范企业,完达山乳业等5户企业为第四批全国农产品加工业示范基地。五是完成了2011年国家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专业分中心组织申报工作。经农业部审核认定我省庆安鑫利达米业有限公司为国家稻谷工技术研发专业分中心。
加大调研力度,建立食品工业经济运行机制。2010年,省工信委先后对全省食品工业基本情况、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情况、水稻、大豆、玉米、乳制品等几个重要行业的产业发展情况等开展了调查研究。并按照委主要领导的指示,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形成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我省食品工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已呈报委领导,《关于黑龙江省食品产业转型升级的调查与思考》刊登在《中国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