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策略
2011-05-31 15:08:32| 分类: 默认分类 | 标签: |字号大中小 订阅
摘要:我们在备课时要摆脱对教参的依赖,潜心钻研教材,用心分析学生,树立宏观关照、整体教学的意识,以避免教学目标的琐碎、繁多,科学制定出明确、集中、适切、真正行之有效的教学目标,避
免教学的随意性,使教学目标有效地指导我们的教学行为。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目标,涉及策略
新课程标准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目标提出了具体的要求,而落实课程标准是实施新课程的关键。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目标是语文课堂教学的灵魂,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检验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直接参考依据。在教学中,制定准确、规范、科学的教学目标,有助于促进课堂教学的成功和教学目标的达成。我结
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就如何设计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目标问题谈谈看法。
一、设计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的要求
1.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必须是完整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的教学目标包括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这三方面缺一不可,其中知识目标是最基本,能力目标是最重要,情感与价值观目标最关键。所以,确定语文课堂教学目标,必须把知识、技能目标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
标结合起来。
2.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的行为主体是学生。教学过程主要由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构成,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课堂教学设计应以学生的“学”为出发点,把学生作为目标主体。因此,教学目标陈述的应该是学生的学习结果,即陈述通过教学学生会做什么或会说什么,而不应该陈述教师做什么。例如:陈述目标时使用“使学生……”、“提高学生……”、“培养学生……”等是不符合教学目标
陈述要求的,尽管有时行为主体“学生”两字不一定出现,但必须是隐含的。
3.语文课堂教学目标对知识与技能目标的陈述应力求明确、具体。在陈述知识与技能目标时,不宜使用含糊不清、缺乏质和量规定的“了解”、“理解”、“掌握”等词。“了解”、“理解”、“掌握”某一具体的概念、原理,只是一个抽象的目标,在课堂教学目标设计中不能这样笼统地讲,而应具体明确“理解”、掌握到什么程度,会“运用”到什么水平。《语文课程标准》列举了一系列的行为动词来描述教学目标,这些行为动词表现了不同层次的学习效果。教师应根据具体的课堂教学内容恰当选择行为动词来明确表述学生应达到
的目标,以加强教学设计的可操作性和教学质量的可测性。
4.语文课堂教学行为目标的陈述应具备三个基本要素。一般认为,行为目标陈述的基本要素有三个:行为主体———学生产生行为的条件,行为动词———学生在学习之后能做什么,表现程度———评定上述行为是否合格的标准。例如,中文核心期刊在与学生的交往中(条件),学生(行为主体)能复述(行为动词)他人的主要观点(表现程度)。当然,并不是所有的目标呈现方式都包括这三个要素,有时
为了陈述简便,可以省略行为主体,前提是不会引起误解或产生多种解释。
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目标设计策略
1.宏观目标,中观目标、微观目标相结合。宏观目标是在教学目标体系中处于较上层次的目标,中观目标则介于二者之间。确立教学目标体系的起点是国家的教育方针,其由上到下的层级体系大致是:教育方针→教育目的→培养目标→课程目标→课程阶段目标→学期教学目标→单元教学目标→某课教学目标→课时教学目标→某课堂环节教学目标。在这个体系中,上层次决定下层次目标,下层次目标支撑上层
次。设计教学目标,必须对上述体系烂熟于心,做到宏观目标、中观目标与微观目标相结合。 2.显性目标与隐性目标相结合。所谓显性目标,是可以明确观察、测评是否实现的目标,它对学生的学习有着显而易见的导向与激励功能。隐性目标则关注学生的潜能,语文教学应关注这种潜在的、内隐的教学目标的开发和运用。它不仅难以观察、测评,而且不易为学生的意识所察觉,甚至无须学生知晓,往往在“润物细无声”的境界中达成。新课程强调三维目标,整合实施三维目标,使学生在知识与技能的掌握过程中学会学习、发展情感、树立正确积极的价值观,是新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因此,显性目标与隐性目标的结合应该成为教学目标设计的基本策略。在母语教学中,一篇课文的基本教学目标是显而易见的。有经验的教师设计外显性的教学目标可以信手拈来、应付娴熟。然而,汉语中的许多词、句具有“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特征,它们的深刻含义是很难在很短的时间内领会的,而这种内隐性的语言表达特点却是语文
教学的重要目标。
3.预设性目标与生成性目标相结合。目标不等于结果,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活动是一个通过师生生命互动而提高生命质量的动态过程,生命主体的丰富复杂性和教学内容的多元性决定了课前设计得再高妙的目标,也不一定能够完全实现。相反,课前没有考虑到的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却有可能生发出来并得到较好的实现。教学目标设计必须具有高度的前瞻性与应变性,使预设性目标与生成性目标有机结合。
4.教学目标与学习结果相结合。课时目标是教师对学生通过学习产生的行为变化的期望,是课堂上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行为指南,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它支配着教学活动的全过程,为教
与学指明了方向。
落实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显现出来的是教师追求课堂教学任务的完成,追求课堂教学过程的完美,降低甚至忽略了对学生学习结果的预期,这与新课程所倡导的课堂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主体的新理念是不相吻合的。因此,我们在制定课时教学目标时,一定要克服当前较普遍存在的行为错位现象,重点关注行为主体的表述,摈弃那些可能引起行为主体错位的表述形式,把课时教学目标对教学的预期转移到学生的学
习结果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