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的政治伦理 阅读答案 - 现代文阅读
及答案 -
儒家的政治伦理 汤一介
古人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这就是说,没有以人为本的道德理想伦理,政治伦理是无从谈起的。
如何修身?孔子提出要修德讲学徙义改过,这样才能下学上达,成为君子,才能使自己有个安身立命处。
如何齐家?儒家把孝作为家庭伦理的基本。《论语学而》中说: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孝经注疏》(《孝经》是中国古代儒家的伦理学著作)中说:父子之道,自然慈孝,本乎天性,则生爱敬之心,是常道也。爱与敬发乎人之本性,非外力所加,自然如此。费孝通先生对此有一新的解释说:家庭伦理孝的意义在今天主要应体现在尊敬祖先和培养优秀的后代上。这就是说:对祖先要尊敬,对后代要担负起精心培养的家庭责任。
如何治国?在中国,如果说家庭是个小社会,国则是一个大社会。一般认为,中国前现代是专制的人治国家,而西方近代则是民主的法治国家。我认为,这种说法并不全面,应该说在前现代儒家的理想应是以礼法合治治国。《礼记坊记》曰:君子礼以坊德,刑以坊淫,命以坊欲。意谓礼是君子为防止超越道德所设立的界限;如果用礼不能防止道德败坏,那么就要用刑来制止为非作歹、祸乱社会的行为;如果刑还有不足之处,则可以用法令来补充,以防止社会贪欲横流。可见,礼刑令三者功能不同,但
都带有制度性的意义。贾谊《陈政事疏》中说:礼者禁于将然之前,而法者禁于已然之后,是故法之所用易见,而礼之所为生难知也。这是说,礼的作用是要在人们犯错之前就加以防范,而法是在人们犯错之后加以惩治。刑法的作用易见成效,而礼的作用难以立竿见影。这说明,礼要靠道德教化长期养成,法是一种外力所加的不得不备之举,不遵守礼的要求,就叫出礼(或越礼),出礼就会入刑。所以中国儒家认为礼和法有着表里相依的关系。《汉书礼乐志》中说:礼节民心,乐和民声,政以行之,刑以防之。礼、乐、政、刑,四达而不悖,则王道备矣。礼的作用是调节人民心之所求,乐的作用是表达人民追求和谐相处的要求,政是要求处理政务顺民情而能行通,刑是为了防止人民出礼而入刑所设立的。我认为,这也许是儒家以人为本的政治伦理所求。
如何平天下?此句应理解为如何使天下平。此平或有三义:平可作和平解,如尧对舜说协和万邦,各邦国和平相处;平也可作平等解,如孔子说四海之内皆兄弟;亦可作平安解,如仁者安仁老者安之修己以安人。天下平,包括国与国、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和平,也包括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关系,还包括每个人身心内外的平安安宁,这样就真正天下太平了。
(摘编自《北京大学学报》,有删节)
1.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中修身是基础,而政治伦理的实现也是以道德理想伦理的实现为基础的。
B.作者认为中国在古代并非纯粹的人治国家,而是采用礼法合治方略进行治理的国家。其中,礼与法有着表里相依的关系。
C.礼要靠道德教化长期养成,它是君子所设立的防止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