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如何保证中国的粮食安全问题
作者:
来源:《今日财富》2016年第14期
粮食安全问题是国家安全的一个重要内容。1974年1月,联合国在罗马召开的世界粮食大会上通过了《世界粮食安全国际协定》,第一次提出了粮食安全的概念,由此,粮食安全问题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尤其是在当前国内农产品价格高于国际市场价格的情况下,中国作为世界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粮食安全状况不仅受到国内市场的影响,同时也受到国际市场变化和激烈竞争的影响。
在经济学上,假设是存在理性人,自然都会追求利益最大化。在国内农产品价格高于国际市场价格的情况下,自然应该购买价格更低廉的商品(假设商品本身基本无差别)。但是从国家安全的角度考虑,若一个国家的粮食全部或大部分依靠进口,在和平年代、在贸易交往顺利的情况下,似乎可行;但是世界形势多变,贸易往来时常会产生摩擦,若一国的粮食产品对国外进口的依赖性太大,是不符合一个国家的长远发展利益和可持续健康发展要求的,那么在国内农产品价格高于国际市场价格的情况下,完全依靠市场调节是行不通的。例如东北本地酒生产大豆,但东北人加工饲料所需的大豆原材料往往从美国进口,就是因为美国大豆的价格更低、质量更优。此时政府的干预就是必须的。
政府可以实施粮食保护价格,在国内农产品价格低迷的时候用高于市场价格的支持(保护)价格收购农产品以维护国内农民的利益,保护他们的生产积极性,绝不能放弃粮食的种植。相传,我国古代著名战略家管仲命令齐国百姓只准种粮食,不准种桑,搞得本国丝制品价格奇高而粮食非常便宜。同时他又下令向周边小国出口低价的粮食,周边小国的农民于是都不种粮食了,而改种高利润的桑并向齐国出口丝制品。过了几年,周边小国的粮田几乎都成为桑田了,于是管仲下令禁止向周边小国出口粮食,结果小国粮食短缺,出现严重饥荒,这些小国的老百姓不得不大量逃亡到齐国,齐国轻易的降服了这些小国。这就是“种桑误国”的典故,尽管极端了一些,但若由市场完全说了算(小国的做法),这也是可能的,毕竟每个人在不考虑国家粮食安全的前提下,实现自身的利益最大化是最符合人性的。而由国家来收购粮食,一方面可以增加我国的储备粮;另一方面,为我国的粮食市场调节供需,维持市场上比较平稳的价格。
然而农业生产及农产品的买卖还是要参与到市场竞争中来的,尤其在我国加入WTO后,国内市场和国外市场正逐渐融为一个整体,导致我国粮食安全状况受世界市场的影响程度越来越深。在物流和仓储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国际上农产品的流通也越来越方便快捷,国内农产品价格高于国际市场价格,国外的农产品自然会大量涌入中国,因此,我认为,我国要想实现真正的粮食安全,需要我国农产品自身具有国际竞争力---降低成本、提高质量,自己能够“立起来”才能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单纯依靠国家政策扶持、贸易壁垒、地方保护主义等手段是不能够使我国真正实现粮食安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