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测试卷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1)①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整套实验装置存在一处明显的不足,请指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改正后的装置进行实验,实验过程如下:

(3)因忙于观察和记录,没有及时停止反应,D、E中均发生了新的变化。D装置中:红色慢慢褪去。E装置中:CCl4层先由无色变为橙色,后颜色逐渐加深,直至变成红色。 为探究上述实验现象的本质,小组同学查得资料如下: i.ii.iii.

是一个可逆反应。

性质与卤素单质类似、氧化性:

,BrCl呈红色(略带黄色),沸点约5,它与水能发生水解反应,且该

反应为非氧化还原反应。 iv.

①用平衡移动原理(结合上述资料)解释Cl2过量时D中溶液红色褪去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设计简单实验证明上述解释:取少量褪色后的溶液,滴加______________溶液,若溶液颜色________,则上述解释是合理的。

②探究E中颜色变化的原因,设计实验如下:

用分液漏斗分离出E的下层溶液,蒸馏、收集红色物质,取少量,加入AgNO3溶液,结果观察到仅有白色沉淀产生。请结合上述资料用两步方程式(离子或化学方程式不限定)解释仅产生白色沉淀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计算题(共3小题) 19.已知反应: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1)参加反应的HNO3和作为氧化剂的HNO3的个数比为________。 (2)若有64 g Cu被氧化,则被还原的HNO3的质量是________。 20.

KMnO4

2KMnO4+16HCl===2KCl+2MnCl2+5Cl2↑+8H2O,若产生的Cl2在标准状况下体积为56 L, 计算

(1)参加反应的HCl的物质的量? (2)反应中被氧化的HCl的物质的量? (3)并用双线桥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21.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分别用双线桥法和单线桥法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1)用氢气还原氧化铜。 (2)加热氯酸钾分解制取氧气。

四、填空题(共3小题) 22.在智利硝石矿层中含有碘酸钠,可用亚硫酸氢钠与其反应来制备单质碘,其化学方程式是2NaIO3+5NaHSO3===3NaHSO4+2Na2SO4+I2+H2O (1)反应中______元素被氧化,_______是氧化剂。 (2)用“双线桥”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产物中,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

23.某反应体系中的物质有:NF3、HF、NO、HNO3、H2O。请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请将NF3、HF之外的反应物与生成物分别填入以下空格内。

(2)反应过程中,被氧化与被还原的元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_。

(3)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现有以下几种物质:①铁单质 ②石墨 ③氯气 ④硫酸钡晶体 ⑤纯硫酸 ⑥盐酸 ⑦石灰水 ⑧乙醇 ⑨熔化的硝酸钾 ⑩CH3COOH 请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③与水的反应: 。 ⑦ 与⑥反应: 。 ⑦与⑩反应: 。

答案解析

1.【答案】B

【解析】溶液和胶体都能透过滤纸,用过滤的方法不能将它们分离;溶液能透过半透膜,胶体不能透过半透膜,常用半透膜来分离溶液和胶体;溶液分散质粒子直径小于1 nm(不具有丁达尔效应),胶体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100 nm之间(具有丁达尔效应),可用丁达尔效应鉴别溶液和胶体。 2.【答案】D

【解析】氯化钾固体中不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不能导电。 3.【答案】D

【解析】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Fe+2H+===Fe2++H2↑,该评价不合理,A错误;

碳酸钙和醋酸都需要保留化学式,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CaCO3+2CH3COOH===Ca2++H2O+CO2↑+2CH3COO﹣,该评价不合理,B错误;

向Ba(OH)2溶液中滴加少量NaHCO3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钡、氢氧化钠和水,反应的离

﹣子方程式为Ba2++OH+

===BaCO3↓+H2O,题中评价不合理,C错误;

NH4HCO3溶液与过量KOH浓溶液共热,碳酸氢根离子和铵根离子都参与反应,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4.【答案】B

【解析】浓硫酸吸收空气中的水而体积增大,没有发生化学变化,A不选;铝的表面生成致密的薄膜,发生Al与氧气的化合反应,Al、O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B选;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发生的是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的反应,没有元素的化合价变化,没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C不选;潮解为物理变化,不发生化学变化,D不选。 5.【答案】B

【解析】②中生成物有单质但反应物没有单质,不是置换反应,A错误;①Cl2+2KBr===2KCl+Br2中氧化剂是氯气,氧化产物是溴,氯气的氧化性大于溴,②KClO3+6HCl===3Cl2+KCl+3H2O中氧化剂是氯酸钾,氧化产物是氯气,氯酸钾的氧化性大于氯气,③2KBrO3+Cl2===Br2+2KClO3中氧化剂是溴酸钾,氧化产物是氯酸钾,溴酸钾的氧化性大于氯酸钾,氧化性强弱顺序是 KBrO3>KClO3>Cl2>Br2,B正确;

+

+2OH﹣

NH3↑+2H2O+

,该评价合理,D正确。

②KClO3+6HCl===3Cl2+KCl+3H2O中,氧化剂是氯酸钾,参加反应的氯化氢作还原剂,所以还原剂和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是5∶1,C错误;③还原剂是氯气,氧化剂是溴酸钾,该反应式中l mol还原剂反应则氧化剂得到电子的物质的量=2×(5﹣0)mol=10 mol,D错误。 6.【答案】B

【解析】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根据反应①、③可得氧化Z2>B2>A3+,A正确;性:则反应Z2+2A2+===2A3++2Z﹣可以进行,根据反应②得氧化性>Z2,反应①得氧化性B2>A3+;反应③得氧化性Z2>B2,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Z2>B2>A3+,C正确;Z元素在反应②中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在反应③中化合价降低,被还原,B错误;氧化还原反应中还原剂的还原性强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跟反应②得还原

﹣﹣﹣﹣

性Z>X2+;反应①得还原性A2+>B;反应③得还原性B>Z,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

是A2+>B﹣>Z﹣>X2+,D正确。 7.【答案】A

【解析】胶体属于介稳体系,一定条件下能稳定存在,静置后不易产生沉淀,A项错误;某些电解质溶液中加入另一种电解质溶液时,有可能因发生化学反应而生成沉淀,B项正确;只有胶体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C项正确。 8.【答案】B

【解析】(NH4)2SO4―→SO2+NH3+H2O+N2,设SO2、N2前的化学计量数分别为a和b,由得失电子守恒得2a=6b,a=3b,由元素守恒知(NH4)2SO4前化学计量数为3b,NH3前化学计量数为4b,所以该反应中化合价发生变化和未发生变化的N原子数之比为2b∶4b=1∶2。 9.【答案】D

【解析】氧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被氧化,水只为还原剂,A错误;氢元素化合价降低,被还原,水只为氧化剂,B错误;氢、氧元素化合价都没有发生变化,水既不是氧化剂又不是还原剂,C错误;氢、氧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均发生变化,生成氧气和氢气,水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D正确。 10.【答案】C

【解析】向盐酸中滴加氨水,反应生成氯化铵和水,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H++NH3?H2O===H2O+

,故A错误;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测试卷

(1)①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整套实验装置存在一处明显的不足,请指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用改正后的装置进行实验,实验过程如下:(3)因忙于观察和记录,没有及时停止反应,D、E中均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17x2743io07f1wl0k4bu3bj0w6iip0013oh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