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浙教版九年级上科学第三章能量的转化与守恒知识点大全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A、滑轮组设计原则可归纳为:“偶定奇动”——n为偶数时,绳子从定滑轮开始;n为奇数时,绳子从动滑轮开始;

B、绕绳方法有一点切记:绳不可相交;

(3)拉力F作用点移动的距离s=n×物体上升的距离h 五、机械效率

1、有用功、额外功、总功的定义

(1)有用功:必须要做的这部分功,叫做有用功,用W有用表示;

(2)额外功:虽然不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功,叫做额外功,用W额外表示;

(3)总功:有用功和额外功的总和,用W总表示,即W总=W有用+W额外;

2、在提升物体时,总功(人消耗的化学能)一方面转化为有用功(物体增加的势能),另一方面转化为额外功(机械增加的势能或摩擦产生的内能)

(1)对于不同的目的有用功和额外功会发生改变,如:用水桶从井里打水的过程,对水桶中的水所做的功为有用功,对水桶所做的功为无用功;但当水桶不小心掉入井里,想办法把水桶从井中捞出时,对水桶所做的功为有用功,而对残留在水桶中的水所做的功为无用功; 3、机械效率

(1)定义: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叫做机械效率,用η表示

(2)公式:η=W有÷W总×100%=W有÷(w有+w额)×100%

(3)机械效率η是一个比值,通常用百分比表示,由于总功大于有用功,所以η小于1,效率是标志机械做功性能好坏的物理量,η越高,机械的性能越好; 4、定滑轮的机械效率:

(1)总功:拉力所做的功W=FS;

(2)有用功:克服物体重力所做的功W=G物h;

(3)额外功:克服绳子重力和摩擦所做的功W=(G绳+f)h; (4)若不考虑绳子重力和摩擦,则机械效率为100%; 5、动滑轮、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1)总功:拉力所做的功W=FS;

(2)有用功:克服物体重力所做的功W=G物h;

(3)额外功:克服动滑轮的重力、绳子重力和摩擦所做的功W=(G动+G绳+f)h; (4)若不考虑绳子重力和摩擦,则机械效率η= G物h÷FS= G物h÷(G物h + G动h)= G物÷(G物 + G动)= G物÷nF; 6、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1)在所有有用功不变的情况下,减小额外功;如:减少动滑轮的个数,或换用质量小的

6

动滑轮,或尽量的减小摩擦等;

(2)在所做的额外功一定的情况下,增大有用功,即在机械能承受的范围内尽可能增加每次提起重物的重力;

7、影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因素:

物体的重力、动滑轮的重力、绳子重力、摩擦力,但与上升的高度无关; 六、斜面的机械效率 1、总功:拉力所做的功W=FS; 2、有用功:克服物体重力所做的功W=Gh; 3、额外功: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W=fS;

4、机械效率:η= G物 h÷FS= G物h÷(G物h + fS)

5、影响斜面机械效率的因素:

斜面的倾斜程度(斜面的长度和斜面的高度)、斜面的粗糙程度

6、斜面的作用:省力;例如:盘山公路; 7、若斜面是光滑的,则FS=Gh;

【第4学时】

第4节 动能和势能 一、动能

1、定义: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

(1)一切运动的物体都具有动能,例如:运动的汽车、飞行的子弹、翱翔的小鸟等; 2、影响动能大小的决定因素:物体的质量、物体的速度 (1)取同一个小钢球的目的:为了控制质量相同;

(2)从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为了控制小钢球到达水平面的速度相同; (3)运用到的科学方法:控制变量法(控制物体的质量或物体的速度)、转化法(根据小球将相同的木块推出的距离的远近来判断物体具有动能的大小)

(4)结论:在物体的质量相同时,物体的速度越大,物体的动能越大; 在物体的速度相同时,物体的质量越大,物体的动能越大; 二、势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 (一)重力势能

1、定义: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势能

(1)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具有重力势能,关键看此物体相对某一个平面有没有被举高,即相对此平面有没有一定的高度,若有,则物体具有重力势能;若没有,则物体不具有重力势能; 2、影响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物体的质量、物体所处的高度;

(1)运用到的科学方法:控制变量法(控制物体的质量或物体所处的高度)、转化法(根据被砸沙坑的深度来判断物体具有重力势能的大小)

(2)结论:在质量一定下,物体的所处的高度越高,重力势能越大; 在高度一定下,物体的质量越大,重力势能越大; (二)弹性势能

7

1、定义:物体由于发生形变而具有的势能; 2、影响弹性势能大小的因素:物体的形变大小

(1)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具有弹性势能,关键看此物体是否发生弹性形变,若物体发生弹性形变,则此物体具有弹性势能;

(2)要判断物体的弹性势能是否发生了变化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关键看此物体的形变程度有没有发生改变,若物体的形变程度变大,则物体的弹性势能变大;若物体的形变程度变小,则物体的弹性势能变小; 三、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

1、单摆:单摆的摆锤从最高点摆向最低点时,位置越来越低,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大,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从最低点摆向最高点时,位置越来越高,重力势能增大,动能减小,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2、滚摆:在下降过程中,越转越快,它的重力势能越来越小,动能越来越大,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上升过程中,越转越慢,它的重力势能越来越大,动能越来越小,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3、机械能:动能和势能总和;

4、机械能守恒:物体的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在转化过程中,如果不受阻力,机械能总量保持不变,即机械能守恒; 例:摆锤和滚摆在上升和下降时克服摩擦及空气阻力都要消耗机械能,实际减少的机械能转化为了内能;

(1)判断动能、势能的转化时,关键是看哪种能量在减少,哪种能量在增加,减少的能量转化为增加能量;

5、动能和势能转化的应用:撑杆跳、人造卫星

【第5学时】

第5节 物体的内能 一、内能

1、热运动:物体内部大量粒子的无规则运动; 2、扩散现象:温度越高,粒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3、内能:物体内部大量做热运动的粒子所具有的能,俗称“热能”; (1)单位:焦耳;

(2)内能包括分子动能(分子等微粒无规则运动而具有的能)和分子势能(分子等微粒间的相互作用而具有的能) (3)内能的特点:

★ 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的内能;

★ 内能大小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微粒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内能越大;【内能增大,温度却不一定升高,如物体熔化时或沸腾时,内能增大,但温度却不变】 ★ 内能大小与质量(微粒的个数多少)有关 ★ 内能大小与物质的状态有关 二、改变内能的两种途径 1、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

(1)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加;【实质: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物体的内能】 四种方法:① 压缩体积;② 摩擦生热;③ 锻打物体;④ 拧弯物体; (2)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少;如:气体体积膨胀;【实质:物体的内能转化为其他

8

形式的能】

2、热传递改变物体做功;

(1)规律:内能由高温物体(或高温部分)传递到低温物体(或低温部分),直至温度相等时结束;

(2)实质:能的转移过程,且温差越大能的传递越快; (3)方式: 方式 传导 对流 辐射 含义 热量通过接触物质由高温部分向低温部分传递 热量通过液体或气体自身的流动由高温部分向低温部分传递 热量不通过物体媒介,直接由高温物体发射到低温物体的传递 举例 放在掌心的冰慢慢熔化 用水壶烧水,最终整壶水的温度都达到沸点; 太阳的光和热传递到地球 (4)条件:物体之间或物体的不同部位存在温度差,温度差越大,热传递越快; (5)热量:在热传递中,传递能量的多少,用Q表示,单位:焦J

物体从外界吸收多少热量,内能就增加多少;物体向外界放出多少热量,内能就减少多少; 3、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内能上产生的效果相同,但它们也有本质上不同,做功实质上能的转化,热传递实质上能的转移; 三、热量的计算

1、比热容: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降低)1℃时吸收或放出热量,称为该物质的比热容;

(1)单位:J/(Kg·℃),读作:焦每千克摄氏度 (2)水的比热:4200 J/(Kg·℃)

物理意义:质量为1千克的水温度升高或降低1℃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为4200J

(3)水的比热特点:在一定质量的水,升高或降低一定温度吸收或放出的热量较多; 【用途】用做制冷剂或用来取暖;

(4)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受物质的状态的影响;

2、热量的计算:Q=c×m×△t. Q吸=c×m×(t-t0) Q放=c×m×(t0-t) 【拓展】

(1)物体本身没有热量,不能说某个物体具有多少热量,更不能比较两个物体热量的大小,只有发生了热传递的过程中,有了内能的转移,才能讨论热量问题;

(2)热量是在热传递过程中,内能转移的数量,所以热量是一个过程量,它存在于热传递的过程中,离开热传递谈热量是没有意义的,所以我们不能说:“某物体含有或具有多少热量”。

(3)热量的多少与物体内能的多少、物体温度的高低没有关系; 3、温度、内能、热量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区别】

(1)温度:是一个状态量,所以只能说:“是”多少,而不能“传递”或“转移”的; (2)内能:是能量的一种形式,,也是一个状态量,通常用“具有”等词来修饰;

(3)热量:是一个过程量,要用“吸收”或“放出”来表述,而不能用“具有”或“含有”来表述,如果物体之间没有温度差,就没有热传递,就没有内能的转移,也就不存在“热量”的问题; 【联系】

温度的变化,可以改变一个物体的内能,传递能量的多少可以量度物体内能改变的多少。物体吸收或放出热量,它的内能将发生改变,但它的温度不一定改变,同样,物体放出热量时,

9

温度也不一定降低; 四、燃料的热值

1、热值:1千克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用“q”表示 (1)单位:焦/千克 J/kg

8

(2)物理意义:氢气1.4×10 J/kg

8

——质量为1千克的氢气完全燃烧时所释放的热量为1.4×10 J

(3)热值反映了所有能燃烧的物质的一种性质,反映了不同燃料在燃烧过程中,化学能转化为内能的本领的大小,是燃料本身的一种特性,它只与燃料的种类有关,与燃料的形状、质量、体积、是否完全燃烧均没有关系;

(4)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的计算公式:Q= qm (5)“1千克”、“某种燃料”、“完全燃烧”

2、火箭选用氢作燃料,而不是汽油,原因:液态氢的热值大;

【第6学时】

第6节 电能的利用 一、电器的功率 1、电能利用:

物体能做功是因为具有能量,力对物体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能量发生了转化;电流也具有做功的本领,是因为具有电能,电流通过用电器会发生电能与其他形式的能量之间的转化(实质是电流做功);

2、电功率的定义:电流在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用“P”表示 (1)单位:瓦特 瓦 W 千瓦KW 兆瓦MW (2)1千瓦=1000瓦 1兆瓦=1000千瓦

(3)物理意义:1000瓦——电流在每秒内所做的功是1000焦耳

(4)电功率反映了电流做功的快慢、电能转化的快慢、电能利用的快慢; 【拓展】

灯泡的电功率越大,单位时间内电流做功(电能消耗)越多,电能转化越快,电流做功越快;

3、额定电压和额定功率

(1)额定电压: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压;一般用电器上标明的正常工作的电压值就是额定电压,常用U额表示;

(2)额定功率: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正常工作时的电功率;一般用电器上标明的正常工作的功率值就是额定功率,常用P额表示; 【拓展】用电器的额定电压和额定功率是不会发生改变,每一种用电器的都是已经设定好的; 4、用电器常见的电功率:普通灯泡15—100W 电冰箱、电视机、电脑100—400W 空调、电热水器1000W左右 5、实际电压和实际功率:

(1)实际电压:用电器实际工作时的电压,常用U实表示;

如:可能与额定电压相等,也可能比额定电压大或者小,也可能用电器两端实际电压为0; (2)实际功率:用电器在实际电压下工作时的电功率,常用P实表示;

如:可能与额定功率相等,也可能比额定功率大或者小,也可能用电器两端实际功率为0; 6、灯泡的亮度是由灯泡的实际电功率大小所决定的,无论额定电压如何,额定功率如何,在没有损坏的前提下,如果实际功率相等,则发光的亮度就相同;

10

浙教版九年级上科学第三章能量的转化与守恒知识点大全

A、滑轮组设计原则可归纳为:“偶定奇动”——n为偶数时,绳子从定滑轮开始;n为奇数时,绳子从动滑轮开始;B、绕绳方法有一点切记:绳不可相交;(3)拉力F作用点移动的距离s=n×物体上升的距离h五、机械效率1、有用功、额外功、总功的定义(1)有用功:必须要做的这部分功,叫做有用功,用W有用表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17w3t6d33w4ddq343gyq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