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分布
在上节课的学习中,我们知道了:自然灾害孕育在地球的不同圈层中,而各圈层中的物质运动和异常变化分别形成了不同的自然灾害。每一种自然灾害都有各自的形成原因与地域分布规律。而气象灾害是全球各类自然灾害中最严重的灾害,那么什么是气象灾害?气象灾害又有哪些类型呢?请大家看课本第一小节。 一、气象灾害 1、热带气旋
? 概念:发生在热带或者副热带的深厚的低气压涡旋 ? 形成条件:
A.广阔的暖洋面,海水温度在26.6°C以上,提供热带气旋高温、高湿的空气, B.下热上冷的不稳定大气层结(低层扰动),提供持续的质量、动量和水汽输入。 多发地:西北太平洋海域上空 ? 等级划分 ? 结构与天气
台风眼:无风、少云和干暖;
旋涡风雨区:最强烈的降水,并伴随大风; 外围大风区:风速从外向内增加、无降水
因此在天气预报中,不会说“台风中心的最大风力”而是说“台风中心附近的最大风力” ? 多发季节:全年,以7—11月最为频繁 ? 多发地区:讲解图1.11
思考:台风、飓风与龙卷风的一样吗?
飓风和台风其实是一回事,都是指风速达到33米/秒以上的热带气旋,只是因为发生的地域不同,才有了不同的名称。出现在西北太平洋和我国南海的强烈热带气旋被称为“台风”;发生在大西洋、加勒比海和北太平洋东部的则称为“飓风”。印度洋上则称为“旋风”。统称“热带强烈风暴”
飓风与龙卷风不能混淆。后者的时间很短暂,属于瞬间爆发,最长也不超过数小时。此外,龙卷风一般是伴随着飓风而产生。龙卷风最大的特征还在于它的形状。 ? 练习:说明该台风对涉及区域造成的重要影响。
不利影响:强风暴雨、洪涝灾害、地质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和经济建设造成严重损失。 有利影响:丰沛降雨量,可大大缓解此时南方地区伏旱造成的旱情。 2、干旱
? 定义:干旱是因长时期无降水或降水量少而造成空气干燥、土壤缺水的一种现象。 ? 成因: ? 危害:
? 旱灾特征: ? 多发地区:
思考:干旱和旱灾一样吗?
干旱和旱灾是存在差别的。干旱是因长时期无降水或降水量少而造成空气干燥、土壤缺水的一种现象。常年降水较少是干旱、半干旱地区的气候特征。
而旱灾的发生是某一时期降水比多年平均偏少的情况,导致地区经济活动(尤其是农业生产)、人类生存受到危害。因此,干旱地区不一定发生旱灾,而湿润地区也可能发生旱灾。 干旱和旱灾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从自然的角度来看,干旱是长期降水偏少或无降水的气候现象。旱灾指土壤水分不足,不能满足农作物和牧草生长的需要,造成较大的减产或绝产的灾害。干旱一般是长期的现象,通常分布在干旱和半干旱气候区,而旱灾却不同,它只是属于偶发性的自然灾害,甚至在湿润、半湿润地区也会因一时的气候异常而导致旱灾。
二者也是有联系,如果干旱使人类的生存和经济发展受阻,就会出现灾害,简言之,干旱不仅与降
水量的多少有关,与蒸发量也密切相关;旱灾不仅与干旱有关,还与人类活动有关。 3、寒潮
秋末和初春对农作物的影响最大。
秋末、初春是农作物的生长季节,而冬季农作物基本不生长。
寒潮的危害:寒潮最大的危害是在农业生产方面。对农作物而言,秋末暴发的寒潮和初春寒潮带来的大风和降温天气,容易使我国北方和南方的晚秋作物和春播作物倒伏和受冻;在北方草原地区,暴风雪不仅覆盖草场而断绝牲畜食物来源,还会导致牲畜受冻死亡。此外,寒潮对电讯、交通等方面也有破坏作用。 其他气象灾害:
1、冻害:(霜冻害、冻害、积雪、冻雨、结冰等5种)气温从0℃以上骤降到0℃以下,或冬季或早春一段时间低于多年平均值,造成植物伤亡和经济损失,影响交通和电讯中断。
2、冷害:0℃以上,但低于农作物生长发育所需的环境环境温度,作物生长期延迟或损害。江南春季烂秧天气,称为“倒春寒”;秋季两广和闽南的低温冷害,称为“寒露风”;这种灾害不易被人们觉察,素有“哑巴灾”之称。
3、雾灾:水平能见度低于1千米时称为大雾,1—10千米时称为轻雾。影响交通,雾中的一些污染物影响人体健康,农作物缺乏光照,影响生长和病害,小麦抽穗时遇上三天以上的大雾易引起赤霉病。
4、雹灾:春末夏初或夏末初秋的过渡季节对流发展旺盛,积雨云中的冰块降落。来势猛,强度大,常伴有狂风暴雨,农作物受损害,人畜和地面设施受损害。多发在中纬度内陆地区,山区多于平原,每日12—18点是最易活动时间。
5、雪灾:降雪多、积雪厚或雪层维持的时间长引起阻塞交通、危害通讯、输电设施,牧区牲畜死亡、牧民生病、断炊,草原区称为“白灾”。
6、风灾:均风力6级,瞬时风力8级以上为大风,有时会造成人员伤亡、失踪,主要破坏房屋、车辆、船舶、树木、农作物及通信、电力设施等。
7、雷电:发生在积雨云中的雷击、闪电的局地对流天气现象,常与狂风暴雨相伴。影响人畜、森林火灾,毁建筑物、输电线路、电气机车,飞机等飞行安全,干扰无线电通讯等。
二、地质灾害 1、地震
(1)发生过程:地壳中的岩层在地应力的长期作用下,会发生倾斜和弯曲。当积累的地应力超过岩层所能承受的限度时,岩层变回突然断裂多错位,使长期积累的能量急剧释放出来,并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
地震波:以前我们讲地震波分为横波和纵波,是研究地球内部结构的重要依据。实际上,地震波除了横波和纵波外,还有一中,叫做面波。纵波传播速度快,与传播方向一致,在固、液、气体中均可传播,破坏性较强。横波传播速度慢,与波传播方向垂直,只能在固体中传播,破坏性较弱。面波又称L波,是由纵波与横波在地表相遇后激发产生的混合波。其波长大、振幅强,只能沿地表面传播,是造成建筑物强烈破坏的主要因素。
思考1:当地震发生时,人们首先感到地面上下晃动还是左右晃动?为什么? 思考2:海上地震时,船上的人们是上下摇动还是左右摇动?为什么? (2)几个基本概念
震源、震中、震源深度、震中距、等震线、烈度
按震源深度,可将地震分为浅源地震(<60KM),中源地震(60~300KM),深源地震(>300KM),浅源地震的破坏性最大。
(3)震级:地震的大小用震级表示,表示地震释放能量的等级,它只与地震释放了多少能量有关,因为一次地震能释放多少能量是一定的,因此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里氏震级”
按震级,可将地震分为微震(震级小于3级,人们难以感觉出来);弱震(3~4.5级)和中
强震(4.5~6级)都是有感地震;强震(6级及以上,破坏性地震)
(4)烈度:表示地震时地面受到的影响和破坏程度,一次地震,可以有多个烈度。震级越大,烈度越大。烈度还与震源深浅、震中距、地质构造、地面建筑等有密切关系。
按震中距,可将地震分为远震(震中距大于1000千米);近震(100~1000千米);地方镇(<100千米)
除了按震源深度、震级和震中距划分以外,还可以按成因来划分,构造地震(多且大,90%以上);火山地震(7%);塌陷地震(少且小)
注意:区分震级和烈度
一次地震,震级只有一个,但烈度可以有多个。震级可由地震仪器的记录推算出来;烈度是根据人对地震的感觉和地面及地面上的房屋、工程建筑、器具等遭受地震影响和破坏的程度来确定的。
(5)特点:突发性强、破坏性大、社会影响深远、防御难度大
(6)危害:造成人员伤亡;房屋建筑、工程设施水坝堤防等遭到破坏;生命线工程遭到破坏;地表破坏
练习题
(7)地震带的分布:地震多分布于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处,地壳不稳定,呈带状分布。地震带主要分布在:①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和非洲板块交界处;②环太平洋地震带,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美洲板块交界处及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交界处。
2、滑坡和泥石流 ? 滑坡
(1)定义:山地斜面坡上不稳定的岩体与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滑动面整体向下滑动的地质现象。
(2)形成条件:岩体比较破碎;地势起大;植被覆盖较差。 (3)多发地区:山地丘陵区;工程建设频繁的地区。 (4)影响强度的因素:滑坡体的位置;滑坡体的体积。 根据滑坡示意图,滑坡可以分为几部分:
滑动的岩块、土体称为滑坡体 岩体、土体下滑的底面为滑动面
滑坡体向下滑后在斜坡上形成的阶梯状地形称滑坡阶梯 滑坡体向下滑动时在斜坡顶部形成的陡壁称为滑坡壁 ? 泥石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