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2018年四川省攀枝花市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注释】①乙卯:指1195年,这年作者71岁,在家乡绍兴隐居。重五:农历五月五日,端午节。②棕包分两髻:粽子有两个尖尖的角,古时又称“角黍”。③艾束著危冠:高高的帽子上插上艾枝。 (1)诗句“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写了端午节的什么习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结合全诗内容,概括诗人“笑”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1)比喻(或对偶);吃粽子、插艾枝 (2). (2)山村景色美好;节日气氛浓厚;较早做完天的事情;能轻松享用晚餐。(意思对即可)

【解析】(1)本题考查对诗歌修辞与内容的理解。结合诗句的意思来思考即可。诗句“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的意思是“吃了两只角的粽子,高冠上插着艾蒿”。粽子有两个尖尖的角,就像“发髻”,这是运用了比喻的修辞。从句式来看,这两句“粽包”与“艾束”,“分两髻”与“著危冠”词性相对,属于对偶。“粽包”是端午节吃粽子习俗,“艾束”是高高的帽子上插上艾枝。据说艾叶气,熟芬芳,能通九窍,去疾病,故载于帽子上。从这两句中可以看出端午节的习俗有:吃粽子、插艾枝。

(2)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对诗句中关键词语的理解。答题时需要通晓全文大意,理解相关的语句,分析其含义。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在端午节这天的生活习惯。“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写山村景色美好,火红的石榴花开满山村。“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作者吃了两角的粽子,高冠上插着艾枝,节日气氛浓厚。“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写诗人较早做完天的事情,到了晚上,他身心愉快地喝起酒来。这些都是诗人“笑”的原因。 (三)古诗文默写

11. 请在下列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句子。

(1)但愿人长久,______。(苏轼《水调歌头》) (2)此中有真意,______。(陶渊明《饮酒》)

(3)浊酒一杯家万里,______。(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4)怀旧空吟闻笛赋,______。(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5)纷纷暮雪下辕门,______。(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6)______,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7)______,佳木秀而繁阴。(欧阳修《醉翁亭记》)

(8)______,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其一)》)

【答案】 (1). 千里共婵娟 (2). 欲辨已忘言 (3). 燕然未勒归无计 (4). 到乡翻似烂柯

人 (5). 风掣红旗冻不翻 (6). 会当凌绝顶 (7). 野芳发而幽香 (8). 天街小雨润如酥 【解析】这是考查学生默写古诗文的能力。复习古诗文名句,首先是要熟练背诵古诗文名篇、名段和名句;其次是要字字落实,默写中不能出现错别字、更不能丢字添字;第三是要正确理解古诗文篇段和名句的大意和基本内容。默写时,要注意婵、娟、辨、勒、掣、凌、幽、酥几个易错的字形。写完之后,要重新读一下诗句,看有没有张冠李戴的现象发生。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微型小说,完成下列小题。

一碗热汤 赵向辉

立冬的一场雨,让这个小城的路面变得更凉了。

傍晚,一个老婆婆蹒跚走在大街上,她遇到餐馆就往里看两眼,直到看见这家义连香饭店。老婆婆慢悠悠推门走了进去,里面客人很多,她在角落一张没人的桌子前坐了下来。

服务员上前问:“阿婆,吃点什么呀?”老婆婆哆嗦着说:“我有两块钱,能花一块钱喝碗热乎汤吗?”服务员怔了一下说:“能,等一下,我去端。”

服务员没有直接去服务台,而是先进了员工更衣室。

过了十来分钟,服务员端着一碗热腾腾的打卤面、一碗热汤,还有一个肉饼,送到了老婆婆的餐桌上。

“我只有两块钱,不要肉,也不要面条,只喝汤就行。”老婆婆依旧哆嗦着说,而且,说完就留下了两行泪水。“婆婆,没事的,今天店里有活动,只要就餐就可赠送肉饼和打卤面,放心吃吧。”服务员亲切地说。

老婆婆吃着面条,喝着汤,脸上挂着笑容。

一会儿,一位帅气的男士走到老婆婆身边问:“阿婆,怎么不吃肉饼啊?是不好吃吗?”老婆婆微微一笑:“拿回去,给瘫在床上的老伴吃,他很长时间没吃过肉了。”

“您今天这是出来做什么呀?”

“给老伴买药,就剩下了两块钱,实在冷得厉害,我怕自己感冒病倒,再也不能照顾老伴,所以想花一块钱喝碗热汤再往家走。”

“您家住哪儿?” “住在税务局那块儿。”

男士离开老婆婆的餐桌,进了经理室。大约五分钟后,男士拿着一个纸箱子出来,和几个服务员私语了几句,然后喊道:“我是餐厅的经理,今天,餐厅搞活动,凡来就餐者,都有一次抽奖机

会,抽中-二三等奖的当场兑现。”

有顾客嘀咕,这不年不节的,也不是开业周年庆典啥的,搞什么抽奖活动啊?

男士用左手拿着箱子走过三桌,三桌都没抽中。等到了老婆婆桌前,他说:“阿婆,吃好了吧,请您从里面抽一张奖券。”老婆婆茫然地望着男士。男士把箱子放低,示意老婆婆伸手进去拿出一张纸来。老婆婆还是茫然,但是她照做了,拿出来一小张粉色的方块纸。男士很利索地用右手拿过老婆婆手中的粉纸,把箱子倒了-下手,然后又倒回来,突然举起右手中的粉纸说:“阿婆中一等奖了!奖金两千元!”

大家鼓起掌来。男士从衣袋里拿出整整齐齐的一沓现金,递给老婆婆说:“阿婆,这是奖金,收好了啊。”老婆婆说:“我不能要你的钱,我家里有钱。”男士说:“这不是我白给您的,是您抽奖中奖了,放心拿着吧。”老婆婆像在和男士说话,又像是自言自语:“今天我的运气真好,吃了赠送的面,还中了这么大的奖,看来老天还是舍不得让我和老头子死的。”

一名男服务员拿着一串汽车钥匙走到老婆婆身边说:“阿婆,正好我下班,顺路送您回家吧。”老婆婆泪眼婆娑地上了一辆小轿车。

继续抽奖,有两桌客人抽中了二三等奖,粉纸上分别写着免单和半价。结账时,这两桌客人都按原价结清了饭钱。一人说:“我看出来了。”另一人说:“你们都是好人,我会常来这里吃饭的。”

客人都离开后,最先接待老婆婆的服务员问:“经理,你怎么想到这个点子的?太棒了!”经理说:“还得感谢你呢,我经过时正好听到了你和阿婆的对话,又看到你在前台拿出二十多元钱给阿婆买饭,决定帮老人家一把,匆忙中策划了抽奖活动,却被人看穿了。”

开车出去的男服务员回来后,把车钥匙交给经理后说:“车上和老婆婆聊天,她已经80多岁了,太可爱了,像我太奶奶。”

(选自《小小说月刊》2018年5期,有删改)

12. 老婆婆走进义连香饭店只是想花一元钱喝碗热汤,却受到了特别的对待。请概括老婆婆受到的第一次特别对待。 第一次特别对待:______;

第二次特别对待:经理以中两千元“大奖”的方式给她帮助;

第三次特别对待:经理安排服务员以下班顺路带老婆婆为名专车送她回家

13. 小说的开头写道:“立冬的一场雨,让这个小城的路面变得更凉了。”此自然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

14. 婆婆已“抽中”一等奖,达到了经理的目的。作者为什么还要安排“继续抽奖”这一情节? 15. 文中划线句子用了人物描写的哪些手法?有什么作用?

16. 依据全文,概括老婆婆的性格特点。

【答案】12. 服务员背着老婆婆给她买了一碗打卤面,一个肉饼。

13. 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环境。推动情节的发展。因为天冷,老婆婆才会想要喝一碗热汤。环境的寒冷和服务员,经理的热心形成了对比,突出了小说的主题。

14. 二三等奖还未抽出,如果不继续的话,经理就食言了。写继续抽奖才能引出顾客看穿这一活动并放弃领奖的内容。表明顾客受到经理善心的感染,突出了善心的传递,深化了小说的主题。 15. 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突出经理不想让客人看穿他刻画安排这次抽奖活动为帮助老婆婆的心理,表现了经理的善良和机智

16. 为人实诚,本分。关爱老伴,有责任心。坚强乐观。要求不高,容易满足。 【解析】

12. 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概括。认真阅读相关段落,概括内容即可。根据第四、五段中的“服务员没有直接去服务台,而是先进了员工更衣室。过了十来分钟,服务员端着一碗热腾腾的打卤面、一碗热汤,还有一个肉饼,送到了老婆婆的餐桌上”可知第一次特殊的对待是服务员背着老婆婆给她买了一碗打卤面,一个肉饼。

14. 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需要考生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结合上下文来分析。细读文本可知,经理之所以安排继续抽奖有两个原因:一个是因为这是经理的承诺,不能食言;一个是正是因为抽奖继续,所以顾客们才会看出抽奖的真相,并放弃的领奖。表现了本文传递善心的主题。 15. 本题考查描写方法的判断与作用分析。人物描写的方法有:外貌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细读画线句可知,这个句子中有经理的语言,还有他的动作,所以描写方法是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根据全文内容可知,经理的这些动作和语言都是假装出来,是为了让老婆婆相信,这次抽奖是真的,表现了经理的善良和聪明。

16. 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分析人物形象,应做到通观全文,筛选重要信息,从人物的言行中分析其中蕴涵的精神或品质。老婆婆在这么冷的天气里为老伴出门买药,可知她是一个关心老伴,有责任心的人;从她只想喝一碗热汤,可知她是一个容易满足,要求不高的人。

第Ⅱ卷 表达 四、语言文字运用

17. 下列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李老头最终还是决定进城去和儿孙共同生活,只为了享受天伦之乐。 ....B. 随着最新证据的出现,原来已经比较明朗的案情又变得扑朔迷离。 ....C. 一看群情激愤,小偷只好在大家众目睽睽之下,拿出钱包,低头认错。 ....D. “中国梦”并非可望而不可即,我们应为实现这个伟大的梦想而奋斗。 ......【答案】C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对成语的积累与理解能力,平时要有一定的成语的积累,做题时还要会根据句子的意思,理解成语的意思。选择题一般可用排除法选择出正确答案。C.众目睽睽,指大家的眼睛都注视着,与前面的“大家”语意重复,使用不当。故选C。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对成语的积累与理解能力,要求学生在日常读书与写作中,注意多积累,多思考,正确使用成语,拿不准的,多查字典。要想正确地运用成语,必须准确理解成语的意义,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词义的范围、词义的轻重、感情色彩等。 18. 找出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

A. 花香藕具有补心脾、润秋燥、收缩血管、清热补血,深受食客喜爱。 B. 候风地动仪的主要构成部分是由触发机关和报警装置组成的。 C. 十年过去了,汶川大地震的幸存者大多走出了地震带来的阴影。 D.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不仅要落实到位,而且要宣讲到位。 【答案】C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病句辨析能力。解答此题,要逐项审读,从句意、用词、修辞、结构、词语搭配等多方面去考虑,结合病句常见类型及通过读来辨析作答。A.缺少宾语中心语,在“清热补血”之后加上“的功效”;B.句式杂糅,可把“由……组成的”去掉,也可把“的主要构成部分”去掉;C.没有语病;D.语序不当,应该是“不仅要宣讲到位,而且要落实到位”。故选C。 19. 在以下语段空白处依次填入四个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_____._____._____._____.晋朝人读诗,是兰亭集会、曲水流觞。唐朝人读诗,是高朋满座、冠盖京华。革命者读诗,是狱中绝笔、肝胆相照。而我们的方式,就是《中国诗词大会》。 ①世易时移,诗心不改 ②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

③天才诗人青史留名,但他的身后却并不寂寞,因为诗意是属于每个人的

2018年四川省攀枝花市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注释】①乙卯:指1195年,这年作者71岁,在家乡绍兴隐居。重五:农历五月五日,端午节。②棕包分两髻:粽子有两个尖尖的角,古时又称“角黍”。③艾束著危冠:高高的帽子上插上艾枝。(1)诗句“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写了端午节的什么习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17kw139mnf10e609m87w9sc9l3ppgr01a0n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