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氮素矿化试验研究方法及其应用
彭银燕 黄运湘*
【摘 要】摘要 通过查阅大量土壤氮素矿化研究资料,归纳土壤氮素矿化研究的主要试验方法,并对目前运用最广泛的培养方法的特点、应用领域和最新研究成果进行详细地介绍,以为不同土壤环境条件下氮素矿化的研究提供参考和指导。
【期刊名称】现代农业科技 【年(卷),期】2011(000)024 【总页数】4
【关键词】关键词 土壤;氮素矿化;室内培养法;原位培养法
氮是植物必需营养元素之一。植物需要的氮有50%~80%来自于土壤,土壤中95%以上的氮是以有机形态存在,植物无法直接吸收利用,只有通过矿化作用转化为有效氮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1]。因此,土壤有机氮的数量及其矿化量是衡量土壤供氮能力的重要指标。
土壤有机氮的矿化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矿化的强度和数量不仅取决于有机氮源的多少,而且受土壤环境和植物生长的影响。土壤氮素矿化量的估算方法大致有4种:一是化学方法,在实验室用各种浸提剂提取测定,如土壤碱解氮含量的测定,其基于的原理是用1 mol/L NaOH溶液作用于土壤以提取有机氮中易分解的部分,实际上也就是促其矿化[2]。与其他方法相比,该方法具有快速、简单等优点。二是培养方法,在土壤既定的条件下进行培养,土壤中的微生物将有机形态的氮矿化为无机形态的氮。培养方法操作比较简单,并尽可能地模拟出了土壤的自然环境,能较客观地反映土壤的供氮能力,是估算土壤氮
素矿化量最常用的方法。三是植物吸收法,通过田间试验,以无肥区土壤无机氮的变化和植物吸氮量来计算土壤表观矿化量[3],其结果是田间综合因素的反映,通常被认为是其他方法的检验标准。四是模型方法,利用数学模型来预测作物生育期间土壤氮素的矿化,模型方法尽管被认为是最有效的工具,但模型的预测需要大量的前期工作做铺垫,并存在各种各样的偏差[3]。评价土壤氮矿化的4种方法各有其特点,且有各自的应用领域。培养方法由于操作简单,能较客观地反映土壤的供氮能力,为国内外学者广泛应用。由于试验条件和研究目的不同,培养方法又分为室内培养法和原位培养法,该文重点阐述培养方法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
1 室内培养法
室内培养法一般是在实验室内将一定量的土壤样品调节到一定湿度后,在一定温度下进行一段时间的培养,之后测定土壤所释放出的矿质氮[4]。这类方法有合理的基础,因为在培养期间使氮素矿化的微生物,正是在作物生长期间使土壤有机氮转变成对作物生长的有效氮的微生物[5]。室内培养法分为好气培养法和淹水培养法。 1.1 好气培养法
好气培养法是应用最早的培养方法,目前以1972年Standford和Smith提出的间歇淋洗法[6]使用最为广泛,其操作简单、快速,适用于大批量和连续培养测定[7]。好气培养法又包括室内恒温好气培养法和室内恒温好气培养—间歇淋洗法。室内恒温好气培养法由于没有进行间歇淋洗模拟植物对氮的吸收,可能会减缓或阻碍所培养土壤的后期矿化过程。
1.1.1 室内恒温好气培养法。即在一定温度下培养,一般为25~40℃,选择适
当的时间或方式进行通气,培养期间注意补足培养过程中散失的水分。根据土壤性质和试验目的设置培养时间和间隔。余 泺等[8]采用室内恒温好气培养法,探讨长期定位试验田不同耕作方式下土壤氮素矿化和硝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土壤氮素矿化和硝化作用均增强,几种耕作方式下土壤氮素矿化和硝化作用均表现为35℃>30℃>25℃。保护性耕作与水旱轮作和常规平作之间的矿化量存在显著的差异,垄作免耕>厢作免耕>水旱轮作>常规平作。李亚娟等[9]利用青紫泥和潮土研究水分状况与供氮水平对土壤可溶性氮素形态变化的影响,研究表明,加氮处理及淹水培养均能显著提高青紫泥的NH4+-N含量;除加氮处理淹水培养第7天外,潮土NH4+-N含量并未因加氮处理或淹水培养而明显升高。无论加氮与否,控水处理显著提高2种土壤的NO3--N含量。鲁彩艳等[10]采用室内恒温好气培养法研究长期不同施肥制度培育的土壤氮矿化势和供氮潜力,研究结果表明,长期不同施肥制度培育的土壤氮矿化势和供氮潜能明显不同,有机肥明显优于化肥,二者相结合的效果更明显。 1.1.2 室内恒温好气培养—间歇淋洗法。称取一定量过筛的风干土壤和等量石英砂加水湿润后充分混匀,使其形成具有良好结构的土砂混合物。然后小心地转入预先铺有一层玻璃丝和10 g石英砂的淋洗管中,再在其上铺少量玻璃丝,以免淋洗时淋洗液直接冲击土砂混合物。淋洗管的底端用橡皮塞塞住,放入恒温培养箱中,在一定温度条件下进行培养,培养期间用重量法维持土壤水分。收集的淋洗液用流动分析仪测定NH4+-N和NO3--N含量。
郝金菊等[11]以坡地不同利用方式定位试验为研究对象,运用室内恒温好气培养—间歇淋洗法和计算机模拟模型,求得土壤氮素矿化参数,结果表明,在35℃条件下进行好气培养,一级动力学方程能够很好地拟合试验数据,模拟方程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