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寡人之于国也
执教:江张松
教材分析:
《寡人之于国也》是必修三第三单元第一篇课文,这一单元主要学习古代议论性散文,孟子的《寡人之于国也》是先秦散文,属于对话体论辩文。这篇文章里,孟子围绕着“如何实现王道”,展开他的论述,体现了他的“仁政”主张。学习本篇课文,现实意义在于掌握更多的文言词语和句式,深刻意义在于领略孟子的思想智慧的光芒。
学情分析:
经过必修一的古代记叙文和必修二古代说理性散文的学习,学生积累了一定的文言文学习基础,掌握了一定的文言文学习方法和规律,对学习本单元有一定的帮助。但由于初中基础不牢固,整体水平参差不齐,所以在学习本课时,重点还应放在文言常用词语和句式上,放在熟读和背诵课文上,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积累语言材料,形成一定的语感。
三维目标:
知识和能力目标
.
一 熟读和背诵课文。
二 重点文言词语和句式的整理。 三 初步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
过程和方法目标
一 通过提前预习的方式,结合《同步作业》相关内容,初步了解作者其人其文,解决部分字词的读音和词义问题。 二 在诵读的基础上,体会孟子文章的充沛气势和孟子的论辩智慧。
三 通过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养成文言文学习的一般性习惯,如对文言词语和句式的总结、归纳,等。 四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解决课文内容相关问题。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一 通过初步对孟子及其“仁政”思想的了解,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充分体会孟子这种思想学说的可贵性。 二 联系今天的科学发展观,了解孟子的发展生产方面主张的进步意义;
三 联系今天我国的人口政策,理解当今社会“民加多与否”对国家实力的影响。
.
教学重点:
一 掌握、理解本文的文言词语和句式。 二 初步领会孟子的“仁政”思想。 三 初步领会孟子思想的进步意义。 四 熟读,背诵。
教学难点:
一 孟子善用譬喻的论辩风格。
二 孟子思想的历史局限性和进步意义。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步骤:
一 导入
我国古代有一个少年,刚开始,他家住在坟墓的附近,他就经常喜欢学别人办丧事玩,他母亲觉得这样不好,不适合孩子成长,就搬到市场附近住下来。可是,这个少年又开始学商人做买卖玩,他母亲又觉得此地不适合于儿子的成
.
长,最后搬到一座书院旁边住下,后来这个孩子就以进退朝堂的规矩作为自己的游戏,这时,他母亲才放下心来,觉得这儿是理想的环境,定居下来。后来这个孩子长成以后,学识渊博,成为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又一位了不起的学者、大思想家,被人们称为“亚圣”,他是谁?(生答:孟子)对,他就是孟子。刚才讲的就是孟母三迁的故事。今天,我们来学习孟子的文章《寡人之于国也》,看看孟子的思想、主张是怎样的。
二 师范读课文,生注意字词读音。 三 合作探究
在预习的基础上,结合课文注释,文意上还有没有不懂的地方,如果有,请提出来。
生:有。
师:就该生问题分组合作探究,请一位同学解答。(如果学生不能解答,或解答不正确,教师指出)
四 整体把握,理清思路,划分结构
在理解文章大意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划分文章结构层次。
全文分为三部分:
.
第一部分(第1段),梁惠王提出“民不加多”的疑问。
第二部分(第2—4段),孟子分析“民不加多”的原因。
第三部分(第5—7段),孟子提出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
五 根据文章结构,分析文意 (一) 一个疑问
第一部分,梁惠王提出了“民不加多”的疑问。 教师提问:为什么梁惠王希望人口多呢?
生答:古代人口少,为了增加劳力和扩充兵员,希望 人口增多,以人口增多为好事。(见课文46页注释10) 教师提问:那今天的社会,还是不是这样呢?各个国家的领导人是不是还都希望自己国家人口越来越多呢?
明确:不是。当代社会,无论是在工厂,还是在农村的田间地头,还是在军队,都不再以人口数量多少作为实力的象征了,取而代之的是科技的发达程度。在当今社会,人口增多不仅不是好事,反倒值得我们担忧,因为地球资源有限,所以我们今天主张计划生育。但能不能因此就嘲笑梁惠王想要人口增多的想法呢?当然不能,时代不同,具体情况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