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术创编 2024.02.02 欧阳美创编 2024.02.02
一、单项选择(共20题)
时间:2024.02.02 创作:欧阳术 1、货币促进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结合的作用体现在( D ) A.货币是经济的分配工具 B.货币是宏观调控的工具
C.货币是“社会的选票” D.货币是经济的第一推动力 2、体现价值形式发展质的飞跃的是( C) A.货币形式 B.扩大的价值形式
C.一般的价值形式 D.简单的价值形式
3、在金属货币制度各构成要素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 D ) A.货币单位的规定 B.银行券的发行规定 C.黄金准备规定 D.币材的规定
4、下列哪项金融资产可划入狭义货币量( A ) A.支票存款 B.存折存款 C.通知存款 D.存单存款 5、下列属于准货币的选项( A) A.定期存款 B.活期存款 C.通货 D.M2
6、货币在执行( A )职能时,可以是观念上的货币D A.国际货币 B.贮藏手段 C.支付手段 D.价值尺度
7、下列有关币制的说法正确的是( C)
A.平行本位制下会产生“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 B.双本位制下容易出现“双重价格”的现象
C.金银复本位制是一种不稳定的货币制度 D.双本位制下金币作为主币,银币作为辅币 8、货币危机性最大的职能是(B ) A.流通手段 B.支付手段 C.国际货币 D.贮藏手段
9、下列关于货币层次说法正确的是(C )
A.M2以外的短期资产称为准货币 B.M1包括通货、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
C.通货和活期存款具有充分的流动性 D.准货币可以直接充当交易中介
欧阳术创编 2024.02.02 欧阳美创编 2024.02.02
欧阳术创编 2024.02.02 欧阳美创编 2024.02.02
10、最能体现货币相对独立性的职能是( C ) A.价值尺度 B.流通手段 C.支付手段 D.国际货币
11、一般认为,狭义的货币是指( B) A.通货 B.通货+活期存款
C.通货+商业银行存款 D.所有短期流动资产
12、“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主要发生在以下哪种货币制度下?( B )
A.银本位制 B.平行本位制 C.双本位制 D.跛行本位制
13、货币执行支付手段职能的特点是( C )
A.货币是商品交换的媒介 B.货币是一般等价物
C.货币作为价值的独立形式进行单方面转移 D.货币运行伴随商品运动
14、货币的产生是( C )
A.由金银的天然属性决定的 B.国家的发明创造
C.商品在交换过程中内在矛盾发展的产物 D.人们互相协商的结果
15、货币在( B )时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 D A.商品买卖 B.交纳税款
C.支付工资 D.表现和衡量商品价值
16、按照目前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货币层次划分口径,M1包括( D )
A.现金 B.活期存款
C.储蓄存款 D.A和B之和
17、货币在执行贮藏手段这一职能时,能自发的调节(C ) A.信贷规模 B.货币必要量 C.货币流通量 D.生产规模 18、货币的本质特征是( C) A.普通商品 B.特殊商品
C.一般等价物 D.特殊等价物
19、本币在商品流通和债务支付过程中具有( B)的特点 A.有限法偿 B.无限法偿
C.债权人可以选择接受与否
欧阳术创编 2024.02.02 欧阳美创编 2024.02.02
欧阳术创编 2024.02.02 欧阳美创编 2024.02.02
20、典型的金本位制是(C )
A.金块本位制 B.金汇兑本位制 C.金币本位制
二、多项选择(共10题)
1、货币两大基本职能是(CD ) A.支付手段 B.国际货币 C.价值尺度 D.流通手段
2、下列哪些不属于信用货币的特征(AD ) A.可代替金属货币 B.是一种信用凭证
C.依靠银行信用和政府信用而流通 D.是足值的货币 3、价值尺度与价格标准的区别在于( ABCD ) A.内在与外在 B.目的与手段
C.自发与人为规定 D.变化不一样 4、货币层次控制重点的确定原则有( ACD ) A.相关性 B.流动性 C.可测性 D.可控性
5、金银复合本位制的主要缺陷有( ABC )
A.造成价值尺度的多重性 B.违反独占性和排他性 C.引起兑换比率的波动 D.导致币材的匮乏 6、世界货币是指世界范围内发挥(ACDE )的货币 A.价值尺度 B.外汇储备
C.支付手段 D.贮藏手段 E.流通手段 7、纸币可以是( ABC )
A.信用货币 B.代用货币 C.国家货币 D.铸币 8、金本位制包括(BCE )
A.复本位制 B.金块本位制
C.金汇兑本位制 D.跛行本位制 E.金币本位制 9、货币形式主要经历过了(ABCD ) A.实物货币 B.金属货币 C.信用货币 D.电子货币
10、在金本位制下,黄金流进会引起(AC)
A.信用扩张,通货增加 B.本位币汇价上长升 C.物价上涨 D.贸易顺差 E.外汇收入增加
欧阳术创编 2024.02.02 欧阳美创编 2024.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