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地区是我国最早开始大规模人工种植羊肚菌的一个地方,这里有着非常多值得其他地区学习的羊肚菌人工种植的经验。今天在这里主要和大家分享一些有关四川地区人工种植羊肚菌的具体栽培方法,以及需要特别注意的相关事项,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四川羊肚菌栽培方法如下:1、羊肚菌选地要求
一般选择地势平坦,交通便利、水源方便、阴凉潮湿,土壤疏松、透气性好、肥沃,不易板结的地块,pH中性;环境无牲畜危害、无污染、不积水,具有树木遮荫的场地。
2、羊肚菌整地要求
整地时除去杂草及农作物废弃物,于播种前60d均匀于地面洒入5%的生石灰,用于调节pH值,杀灭土壤中的杂菌、害虫。开沟,沟深25~30cm,沟宽0.8~1.5m,沟间距20~30cm,将地用水淹透。
3、羊肚菌搭建遮阳棚注意事项
遮阳棚除需要有良好的通风和遮阳效果之外,还要有充足的保湿效果。遮阳棚四周用遮阳网围起(目前普遍采用的遮阴网为4~6针黑色遮阳网)。遮阳棚分平棚和拱棚两种:拱棚以地形风向走势,长度据田地而定,宽5~8m,拱高2.2~2.5m。平棚搭建根据田地面积决定,长宽任意,建议棚高1.8~2.2m,以利于通风。为起到良好的保湿效果和方便管理,只留1~2个进出口,方便进出大棚。
4、羊肚菌播种时机选择
11月底至12月初进行播种,播种前浅翻土壤,然后直接将菌瓶内栽培种播撒至土壤中,播完后,覆盖腐殖土1~3cm,再在上面覆盖2cm的阔树叶。
5、羊肚菌“营养袋”补料分析
播种后大约1周,菌丝将长满畦面,形成“菌霜”,在播种10~15d,应及时补放营养袋,给菌丝提供补充营养。把侧边划口的营养袋按间距70cm左右均匀平放在菌厢上面,轻轻压实,最大限度地使眼内物质接触到土壤,使羊肚菌菌丝可以直接接触“外援营养袋”中的培养料,每厢放2排。菌丝将慢慢长进“外援营养袋”中并吸收营养,并向土层内的菌丝传送。待菌丝长满“外援营养袋”
时,“外援营养袋”的营养逐渐通过菌丝转移至土壤中的菌丝后,移走“外援营养袋”。
6、羊肚菌栽后田间管理
1、菇前管理出菇前管理主要是温度和湿度的管理。出菇前棚内温度以20℃~24℃为宜。当温度超过25℃时,要及时揭开四周遮阳网,进行通风透气、降低温度。羊肚菌在出菇前要注意土壤及棚内空气湿度的变化,土壤湿度75%~80%、空气湿度85%左右为佳。
2、出菇管理翌年4月初,子实体便可发生,羊肚菌生长出菇快,要及时逐批次采收,以免造成采收不及时,会因为气温、湿度等原因造成坏菇和减产。出菇后,棚内温度不得超过25℃。温度过高,菌体生长过快,质量极差,多木质化,易造成菇体萎蔫或死亡,加上潮湿的环境就慢慢腐烂,极大地影响外观品质和口感,还会造成减产。所以温度过高时要及时通风降温,人工喷水降温或及时采摘。棚内湿度不可太大,土壤湿度控制在75%~80%,空气湿度控制在60%~70%。
7、羊肚菌采摘和加工
1、采摘羊肚菌一般丛生,成熟后若不及时采摘,很容易被虫食,所以要及时采收。采摘时用手捏住菌柄,左手摇动连同菌根一起拔出,也可用锋利的小刀从菇体基部斜切,将菇摘下,并用小刀将菇体下面附带的土壤泥脚等杂物削掉,轻放于干净的篮子。采收时要注意不要伤到附近的小羊肚菌。每天要及时采收,直至不再有子实体出现。
2、加工羊肚菌采摘后要及时摊开,放置在通风良好的场地,及时晾干或烘干,否则会被线虫和菌蛆啃咬。干燥后的羊肚菌用密封塑料袋盛装,并放置在干燥、阴凉、通风良好、无异味的房间,并离地面30cm以上。羊肚菌在运输时包装要严实密封,尽可能减少挤压,避免碰撞,保持菇形完整。
以上就是四川省德立隆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为大家介绍的关于四川羊肚菌种植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四川羊肚菌种植 - 图文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