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6 树和喜鹊教案及教学反
思
6 树和喜鹊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只、窝、孤”等生字,正确、规范地书写“单、居、招”等生字。认识部首“、丷”。
2.借助汉语拼音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互助友爱的精神和合作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识字、写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难点:了解课文内容,感悟朋友间的真挚友谊。 [教学课时] 2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达标检测一、故事导入,了解课文内容
1.播放课文录音,加上适当的配乐,让学生边听边思考、边记忆。
2.用自己的语言在小组里讲一讲刚才听到的故事。大家相互补充,比比谁讲得完整又准确。(教师指导表达困难的学生)
3.揭题:刚才这个动听的故事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一篇新课文《树和喜鹊》。(板书课题,齐读课题)1.课文讲了和的故事。二、自读课文,识记生字 1.学生自读课文,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自己读准,并标上记号。 2.反复读课文,重点识记不认识的字。
3.出示生字卡片,检查学生对生字的认读情况。
(1)用“我来当小老师”“介绍我的好朋友”等方式让学生互帮互学。
(2)教师重点指导学生普遍认读有困难的生字。 4.指导书写,认清字形。2.选出正确的读音,打“√”。 一只(zhīzhǐ) 种树(zhǒngzhòng)
快乐(lèyuè)三、熟读课文,整体感知
1.全班齐读课文。开火车朗读课文。教师指导正音。 2.学生轻声读课文。画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3.教师提问:你读懂了什么? 4.学生自由发言。
甲:我读懂了一棵树上有一只喜鹊。 乙:我读懂了树很孤单,喜鹊也很孤单。
丙:我读懂了后来树有了邻居,喜鹊也有了邻居。
丁:我读懂了最后树很快乐,喜鹊也很快乐。3.给下面的词语注音。 孤单() 邻居() 招呼() 安静()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达标检测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读了一篇非常有爱的故事——树和喜鹊的故事。有没有哪位同学能够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呢?4.读一读,记一记。 从前喜鹊孤单 后来邻居快乐
安安静静叽叽喳喳二、学习第1、2自然段,理解“孤单”的意思 1.指名读课文第1、2自然段,让学生说一说读懂了什么。 2.指一名学生发言,其他同学给予补充。(树和喜鹊都很孤单)
3.重点引导理解“孤单”一词。(老师板书“孤单”)
(1)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什么是“孤单”。为什么“树很孤单,喜鹊也很孤单”? (2)你有过这种经历吗?当你周围既没有朋友,也没有家人,你自己是怎么想的?感觉如何?
4.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指导朗读第1、2自然段。5.用“孤单”写一个句子。 三、学习第3~6自然段
1.教师指导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 (1)后来树和喜鹊还孤单吗?为什么? (2)为什么“树很快乐,喜鹊也很快乐”? 2.分段朗读课文。小组比赛读课文。 3.分小组自由讨论,全班师生交流。
(1)树和喜鹊后来不孤单了,因为有了好多树和好多喜鹊,树有了邻居,喜鹊也有了邻居。 (2)因为树和喜鹊都有邻居,他们也互相成为彼此的邻居,他们每天都快乐地生活在一起,所以“树很快乐,喜鹊也很快乐”。 4.教师小结。
(1)结合生活实际,同学们说说在课间或者是课上该怎样互相帮助、互相合作呢,引导学生学会合作、团结友爱。
(2)小结:正是因为树和喜鹊彼此成为了邻居,互相帮助,互相合作,所以后来他们都很快乐。6.照样子,把句子写完整。 例:树有了邻居,喜鹊也有了邻居。 (1)爷爷在河边钓鱼,我也。(2), 也。7.照样子,写词语。 安静——安安静静
快乐——开心——四、拓展思维
1.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自己有过像树和喜鹊这样的经历和感受吗。展开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推荐诗歌《没有不好玩儿的时候》。五、书写生字,巩固生字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6 树和喜鹊教案及教学反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