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房宫赋》课后练习
一、仔细阅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1.第一段是怎样以既简练又夸张的笔法,对阿房宫进行总括性描写的? 2.第二段是怎样写阿房宫内的奢靡的?
3.第三段中的大段排比是围绕哪两个对立方面展开的?表明两者之间是什么关系?
4.最后一段的议论以秦为中心,上下延伸,总结历史教训。这一段的哪些话是作者在向当朝统治者敲警钟? 设题意图
本题让学生掌握作者是如何运用铺叙手法证明论点的,体会形象描写对说理的重要性。 参考答案
1、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只用十二个字就勾勒出秦灭六国和阿房宫的建成,笔法简练,突兀有力。“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写出了阿房宫占地之广、建筑之高,是一种夸张的写法,“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写阿房宫的依山傍水的走势,非常简练。 2.第二段从两个方面来写阿房宫内的奢靡。一方面写宫人们的华贵生活,另一方面写秦人对珍宝毫不爱惜,到处丢弃。
1 / 1文档可自由编辑
3.第三段中的大段排比是围绕“秦始皇”和“老百姓”两个对立面展开的。表明两者之间的矛盾关系:秦始皇穷奢极欲、挥霍无度,老百姓在辛勤劳作。老百姓的怒气已经积压在心中了,只是不敢说罢了。
4.“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是作者在向当朝统治者敲警钟。
二、铺叙、夸张、渲染是赋体的特征。就本文而言,把阿房宫写得越穷奢极丽,才能更有力地显示秦王朝崩溃的必然性。反复诵读本文,结合学过的《赤壁赋》等文章,仔细体会赋体的特征。 设题意图
通过诵读,体会赋体在句式、声律、结构方面的特征。 参考答案
“赋”这种文体以楚辞为滥觞。苟况《赋篇》第一次以赋名篇。“赋”出现于战国后期,到汉代才形成确定的体制。关于赋的特点,刘勰《文心雕龙·诠赋》说:“赋者,铺也;铺采搞文,体物写志也。”“体物写志”指赋的内容特征,即通过摹写事物来抒发情志,寄托讽喻之意;“铺采摘文”指赋的形式特征,即注重铺叙,词藻华荚,浓墨重彩。另外,赋把散文的章法与诗歌的韵律结合在一起,句式长短错落,声韵和谐,多用排比和对偶。既适合铺陈事理,又保存了诗意。
赋体的流变大致经历了骚赋、汉赋、骈赋、律赋、文赋等阶段。骚赋指楚辞体的作品,体制未定,是诗向赋的过渡,如屈原的《离骚》。汉赋也称古赋,篇幅较长,极尽铺陈排比之能事,多采用主客问答形式,韵散夹杂,喜用典故难字,被视为赋体正宗,如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骈赋又称俳赋,
1 / 1文档可自由编辑
是东汉抒情小赋在六朝的变体,多为四六言,讲究平仄押韵骈偶用典,辞藻绮丽,体格渐卑,如江淹的《恨赋》、《别赋》。律赋是唐宋时代科举考试所采用的一种试体赋,题目、字数、韵式、平仄都有严格限制。文赋是在唐宋古文运动的影响下产生的一种散文化的赋体,不刻意追求对偶、声律、辞采、典故,句式参差错落,押韵比较自由,通篇贯穿着散文的气息,重视清新流畅,苏轼的《赤壁赋》是文赋的典型作品。
杜牧《阿房宫赋》是开文赋先声的作品。赋体“铺采搞文,体物写志”的特点在这篇文章中体现得很鲜明。文章通过华美的辞采对阿房宫的建筑和宫中的奢靡生活都进行了详尽地铺叙和渲染,文末言志,阐述天下兴亡的道理,并委婉地讽喻唐敬宗,希望他不要让“后人而复哀后人”。同时,本文和《赤壁赋》,都体现了文赋的典型特征。文中句式灵活多变,骈散相间,错落有致,气势畅达,末段全为散体,流动着一股清新质朴之风。 三、背诵全文,完成下列各题。 设题意图
本题意在通过反复诵读培养学生对赋体妁语感;设计文言虚词和文言实词活用的习题,是为了让学生掌握这些文言词汇的使用规律,并且能够单一反三,触类旁通,提高文言文阅读的能力。 参考答案
1.解释下列各句中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之
秦人视之亦不甚惜(代词,它们,指六国的珍宝) 燕赵之收藏(结构助词,的)
1 / 1文档可自由编辑
《阿房宫赋》课后练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