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小测
一、选择题
1.王安石在向宋神宗呈送的《言事书》中说:“汉之张角,三十六方同日而起,而所在郡国,未能发其谋;唐之黄巢,横行天下,而所至将吏无敢与之抗者。汉、唐之所以亡,祸自此始。”他是要说明( )
A.农民起义具有很大的威力 B.汉唐的灭亡是由于发生了农民起义 C.避免农民起义是不现实的
D.统治者不改革就会重蹈前朝的覆辙
2.王安石变法一度收到了“广蓄积,平物价,使农人有以赴时趋事,而兼并不得乘其急”的效果,这主要是因为他在变法中实行了( )
A.青苗法 B.免役法 C.市易法 D.均输法
3.苏辙曾评论王安石变法:“熙宁(宋神宗年号)以前……诸役人常苦逆送,自新法以来,官吏皆请雇钱,役人既便,官亦不至阙(耽误)事。”苏辙所称的“新法”是指( )
A.青苗法 B.市易法 C.免役法 D.均输法
4.王安石变法前,某地主只需向政府交纳379缗的地税。王安石变法时,他却要向政府缴纳1 553缗的地税。这主要是因为( )
A.王安石提高了赋税征收的标准 B.方田均税清查出了原先隐瞒的地产 C.政府借变法向地主们勒索财富 D.王安石把政府土地分配给地主耕种
5.“在20世纪末叶提及王安石,我们只更感到惊异:在我们之前900年,中国即企图以金融管制的办法操纵国事,其范围与深度不曾在当时世界里任何其他地方提出。”“以金融管制的办法操纵国事”指的是王安石实行的( )
A.青苗法 B.免役法 C.保甲法 D.市易法
6.王安石的某项变法措施达到了“便转输,省劳费,去重敛,宽农民,庶几国可足用,民财不匮”的目的,相关的措施应是( )
A.青苗法 B.免役法 C.市易法 D.均输法
7.假如你生活在宋神宗熙宁三年,若参加科举考试,怎样才能被“高校”录取( ) A.背诵诗赋词章 B.学习“四书五经” C.联系实际,学习经义策论 D.依靠“恩荫”
8.梁启超认为王安石变法中有两项措施在宋代起到了近代“文明国家”的银行作用。这两项措施应当是( )
①青苗法 ②募役法 ③市易法 ④均输法
A.②③ B.①③ C.①④ D.①② 二、非选择题
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王安石)向皇帝保证任用熟于“理财”的人就能确保“民不加赋而国用饶”。司马光……认为,“理财”非古代的政府所为。政府应该确保它的政策不会妨碍人民使自己富裕起来。税收只是为了让政府能维持秩序。青苗钱破坏了富人必要的社会职能。
——[美]包弼德《斯文:唐宋思想的转型》
材料二 王安石变法……有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就是他更多地重视商品货币的作用……想尽量用经济的办法管理国家财政,反映了宋代商品货币在社会生活中的活跃,也证明王安石的变法思想和变法举措有很大的前瞻性。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1)材料一中王安石、司马光围绕什么问题进行了激烈争论?结合所学,指出这一争论的实质,并回答变法触动了哪部分人的既得利益。
(2)王安石采取哪些措施确保“民不加赋而国用饶”?变法重视商品货币作用的原因是什么?
10.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以诗赋记诵求天下之士,而无学校养成之法;以科名资历叙朝廷之位,而无官司课试之方。
——王安石《本朝百年无事札子》
材料二 苟不可以为天下国家之用,则不教也,苟可以为天下国家之用者,则无不在于学。
——王安石《上仁宗皇帝言事折》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说明当时北宋在人才选用上存在哪些弊端。
(2)材料二体现了王安石怎样的教育思想?在这一思想指导下,王安石是如何改革科举考试的?
参考答案
1.解析:王安石呈递《言事书》的主要目的是用前朝灭亡的事例来警醒统治者,以此
来推进改革。
答案:D
2.解析:“使农人有以赴时趋事,而兼并不得乘其急”,意思是说保证了农民的生产时间,使农民不误农时,限制了高利贷者对农民的盘剥。由此,可判断A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正确答案。
答案:A
3.解析:根据“诸役人常苦逆送”“官吏皆请雇钱”等信息可判断,苏辙所称的“新法”是指免役法。
答案:C
4.解析:王安石推行方田均税法,重新丈量土地,根据土地的多少和肥瘠收取赋税,地主原先隐瞒的许多土地被清查出来。
答案:B
5.解析:王安石变法时,政府在东京设置市易务,出钱收购滞销货物,在市场短缺时再卖出去。王安石用这种办法来稳定物价,稳定市场秩序。
答案:D
6.解析:根据王安石的均输法,政府采购物资的原则是“徙贵就贱,用近易远”,这就减轻了运输的负担,节省了大量开支,有利于减轻农民负担。因此,D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正确答案。
答案:D
7.解析:宋神宗熙宁三年正是王安石变法时期,依据其改革科举的措施可知,C项正确。
答案:C
8.解析:市易法的主要内容是在京城设市易务,负责平价收购商人滞售的货物,赊货给商贩贩卖,也向商贩发放贷款,贷款需要纳息,故市易法具有银行的作用。青苗法比较容易理解。故选B项。
答案:B
9.参考答案:(1)政府要不要“理财”。祖宗之法是否可变。触犯了大官僚大地主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