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学 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
课程代码: 0412 学年学季:20241
单项选择题
1、赫伯特里得等人发现的所谓儿童“心画”说明儿童具有( )行为层面的审美。
. . . .
天分 天然
理想 本能
2、审美层面有三个层次:( )的审美 、本能行为层面的审美、意识层面的审美。
. . . .
头脑层面 精神层面
身体层面 生理层面
3、科尔伯格把接受社会性质刺激的机会称为“( )承担机会” 。
. . . .
教师 角色 人物 学生
4、最早系统论述个体与类精神发生一致性的相互观念的人是( )。
. . . .
杜威 黑格尔 荣格 康德
5、被称为心灵探险的一份报告是梭罗的( )。
A.《瓦尔登湖》 B.《大教学论》 C.《大学》 D.《独立宣言》
. . . .
《大教学论》 《大学》
《独立宣言》 《瓦尔登湖》
6、在承认人具有先天知识方面,( )认为人具有先天的“集体无意识”。
. . . .
黑格尔 福禄贝尔
杜威 荣格
7、( )的《忏悔录》,全方位披露人性的“第一份参考资料”。
. . . .
黑格尔 卢梭 皮亚杰 杜威
8、对儿童道德认识的著名理论有两派,一是( )理论,二是信息加工理论 ,前者注重道德形式的研究,后者则侧重道德内容的研究。
. . . .
道德认可 道德发展
道德认识 道德形成
9、行为层面上的道德是动物的种本能,它同生理层面上的道德一样,完全听命于( )选择。
. . .
自然 自己 环境
.
集体
10、“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物也。”用中国传统美学的话语来说就是“( )与物游”。
. . . .
物 神 人 真
11、陆游的诗“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粹然无瑕疵,岂复须人为。”契合了康德美学理论中的( )。
. . . .
“自然说” “环境说”
“天才说” “人物说”
12、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由三个部分组成( )、自我、超我构成。
. . . .
本我 原我
自然我 忘我
13、( )诗人泰戈尔认为,童年是成长、长新的、成年则是停滞、保守的。成为面临着一个巨大的难题:异化。
. . . .
印度 法国
埃及 中国
14、儿童游戏是现实性与( )的统一。
.
超理想性
2024年西南大学春季作业0412]《儿童哲学》参考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