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
第15讲 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
考点1| 两次工业革命 NO.1识记——主干梳理·知识自查
一、蒸汽时代的到来 1.条件
(1)政治:“光荣革命”后,英国社会稳定。
(2)经济:人口、资本流动自由,经济稳步发展,工场手工业十分兴旺。 (3)市场:到18世纪中期,海内外市场不断扩张。
(4)技术:许多行业兴起了技术革新的热潮,开始用机器生产替代手工生产。 [轻巧识记] 英国发生工业革命的条件 2.成就
2024年 领域 棉纺 织业 冶金业、采矿业 动力 交通 3.完成 发明家 约翰·凯伊 哈格里夫斯 阿克莱特 — 瓦特 史蒂芬孙 — 成就 发明飞梭 发明手摇纺纱机 发明水力纺纱机 出现一系列重大技术发明,炼铁、采煤技术提高 改进“万能蒸汽机” 制成火车机车 制成以蒸汽为动力的汽轮 19世纪中期:机器制造业诞生,机器制造业的机器化标志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完成。 4.影响
(1)使生产力飞速提高,新兴工业部门涌现,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2)欧美国家纷纷仿效,在政府的主导下开展工业革命,纺织业和铁路业成为两个领先的部门。 [轻巧识记]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二、进入电气时代 1.时间: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
2.范围:英国、德国、美国和法国等几个工业发达的国家。 3.特点:科学成为技术进步的最重要推动力。 4.成就
(1)电力:19世纪初,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1866年,德国人西门子研制出实用的发电机;爱迪生发明电灯等。
(2)交通:戴姆莱和狄赛尔先后发明了内燃机;汽车、飞机等新型交通工具出现。 (3)化学:李比希最早提出使用有机化肥;柏琴发现第一种人工合成染料。
2024年
(4)钢铁:出现了多种新的炼钢法。 5.影响
(1)新的工业部门兴起,旧的工业部门由于技术改造而得到飞跃发展;重工业成为整个工业的主导。 (2)企业的规模越来越大,生产和资本日益集中,进入大企业时代。 [易混辨析] 两次工业革命的区别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明是生产技术革新的需要推动了新技术的发明。第二次工业革命则是科学技术研究取得突出成就,转化为生产力的结果。
NO.2理解——史料研习·史论归纳
工业革命的影响
史料一 政治革命只是推翻了封建制度的专制统治,而工业革命则①彻底改造了英国社会。在工业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相辅相成下,引发了经济、社会以及政治等方面的全方位变革,使英国的国际地位和国家实力产生了巨大变革。
——《对工业化的重新认识及其现实意义》
史料二 19世纪的思想一方面②以旧思想为基础,对旧学说进行延续,另一方面是对现实的反思,尤其是对工业革命引发的社会现实的反思。正如帕尔默认为“工业化和法国革命两种力量联合在一起,导致了1815年以后种种新学说和运动的产生”。
——《论帕尔默“变革世界的引擎”》
史料三 从这③污秽的阴沟里泛出了人类最伟大的工业溪流,肥沃了整个世界;从这肮脏的下水道中流出了纯正的金子。人性在这里获得了最为充分的发展,也达到了最为野蛮的状态;文明在这儿创造了奇迹,而文明人在这儿却几乎成了野蛮人。
——1835年托克维尔评论曼彻斯特
[学会读史]
主旨归纳 史料一:工业革命对英国社会的彻底改造 史料二:工业革命对19世纪思想的影响 史料三:工业革命的负面影响 [学会用史] (1)工业革命对英国社会的变革是多方面的。根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工业革命给英国社会所造成的变革性影响。
提示:经济:机器大生产取代手工操作;城市化进程加快。社会: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诞生;工人运动兴起。政治:推动1832年议会改革,代议制不断完善。思想:自由主义思潮兴起。国际地位:成为“世界工厂”。
(2)如何理解史料三中“文明在这儿创造了奇迹,而文明人在这儿却几乎成了野蛮人”?应该怎样正确应对文明转型?
信息解读 ①→工业革命带来的影响是全方位的,英国因此成为“世界工厂” ②→工业革命对思想领域的影响 ③→说明工业革命带来的环境污染 2024年
提示:理解:工业文明在取代农业文明的过程中,资产阶级不断加紧剥削工人阶级和掠夺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同时,也给自然环境带来了很大的污染和破坏。应对:加快科技进步与新技术发展;建立新的资源配置体系;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史论归纳
比较两次工业革命
项目 动力 发明者 科技含量 发展进程 起始部门 经济结构和生产组织 第一次工业革命 蒸汽 工匠 经验主义,科学与技术未真正结合 首发英国,逐步扩展到其他国家 轻工业 工厂取代手工工场成为主要生产组织形式 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建立经济霸权 自由主义取代重商主义经济思想 掠夺原料,输出商品 第二次工业革命 电力 科学家和工程师 科学理论指导,与生产技术紧密结合 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重工业 进入大企业时代,垄断组织出现 欧美其他工业国家崛起,冲击英国的经济霸权 垄断资本家在一定程度上放弃了自由竞争的信条 资本输出,瓜分世界 经济格局 经济思想 殖民扩张 NO.3应用——对点训练·落实强化 1.(2017·海口期末)19世纪中叶,隐私成为英国中产阶级的重要家居观念。随着住房空间的增大,家庭中的个人独立领域与不同功能的空间开始出现,并强调“仆人必须与主人分开”。这说明当时英国 ( )
A.资产阶级强调等级观念 B.民生住房得到有效保障 C.经济发展影响生活观念 D.阶级结构发生显著变化
C [资产阶级强调的是民主平等而非等级观念,故A项错误;材料并非强调住房问题得到了保障,故B项错误;由于工业革命的进行,资产阶级更加希望自由、民主和人权,个人隐私希望得到尊重,故C项正确;19世纪中叶,社会中的主要阶级结构并未发生显著变化,故D项错误。]
2.(2017·枣庄高三统考)据统计,1760-1780年,英国农业增长率为每年0.1%;1780-1801年则为0.8%,同期英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增长率为1.4%,工业年增长率为2%。这说明当时英国 ( )
A.农业在经济中的地位下降 B.形成有机联系的国内市场 C.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D.工业化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2024年
D [1760-1801年间英国在进行工业革命,英国农业增长率不能代表农业在经济中地位的变化,故A项错误;材料仅反映出英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无法推测国内市场的变化,故B项错误;材料也没有反映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和城市化进程,故C项错误;工业革命的进行提高了农业生产率,推动了农业的发展,故D项正确。]
3.“1879年10月21日,美国科学家爱迪生在纽约的一个实验室里,亮起了一盏电灯。当这个消息传到证券交易所,煤气行业的股票应声下跌,因为人们预感到,煤气灯的时代即将成为过去,电灯的时代来临了。”这说明了 ( )
A.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于电器的发明和应用 B.煤气行业开始为新兴电力工业所淘汰 C.证券交易所操纵着美国的经济运行 D.科学技术直接影响着社会经济生活
D [题干材料主要讲述爱迪生发明电灯,并不能看出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于电器的发明和应用,故A项错误;题干指的是煤气灯时代即将成为过去,而不是煤气行业即将淘汰,故B项错误;仅根据题干不能看出证券交易所操纵着美国的经济,恰恰是科学技术的进步影响着美国的经济,故C项错误,D项正确。]
考点2| 工业时代的经济组织和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NO.1识记——主干梳理·知识自查
一、第一次工业革命后:工业时代 1.基本生产组织形式:工厂制度。 2.企业特点
(1)工厂将生产资料和工人集中在一起,通过使用机器进行大批量生产。 (2)工厂实行细致的分工和严格的纪律。
(3)中小企业占多数,企业主既是资本所有者,又是企业经营管理者。 [易混辨析] 工场与工厂的区别
工场是以手工劳动为主,以分散的家庭生产为组织形式;工厂是实行大机器生产,集中生产,分工细致。 二、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大企业时代
1.原因: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经济迅猛发展,生产和资本出现集中趋势,企业规模越来越大。 2.特点
(1)大企业控制着一个或多个部门的生产与经营。 (2)大企业由高级专业人才进行管理。 (3)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提高了生产效率。 三、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1.方式:19世纪末20世纪初,通过国际贸易、资本输出和武力逼迫等方式,以欧美为中心的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1)国际贸易:工业革命后,国际贸易的格局和规模都发生巨大变化。19世纪最后30年,国际贸易额增长了3倍。
(2)资本输出: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资本输出即对外投资的规模不断扩大,加强了欧美投资国与资金接受国
2024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7单元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第15讲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教师用书岳麓版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