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毕业论文英文摘要(4)
本科毕业论文英文摘要
建立翻译学的呼声早在我国翻译界发出,这表明人们对翻译开始有了全新的认识。
但翻译学的建立是否应有国别特色也是译界长期争论的焦点之一。 有人说科学不分国界,因而翻译学无中西之分。
然而我国的翻译理论需要更新与提高,并且应该在传统的基础上更新,在原有的起点上提高。
语言文字是最带有民族特性的东西,各国的翻译理论都深深植根于本国的历史结构和特定文化土壤之中,中国的译学理论自然也应该带有中国的民族特色。 翻译学的建设任务艰巨,非一两代人所能顺利完成,更何况随着时代的发展,翻译的概念、标准及原则等都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我国前辈译家已摸索出了许多宝贵的经验,诸多现代译人也在不断地摸索,从语言的、文艺的等各个方面进行多视角、全方位的深入细致地探讨,这些都将会深深地打上民族文化的烙印。
结语
翻译这一大课题,值得我们探讨的地方是很多的,上文对英汉两种文化差异的各个方面的阐述也是比较粗略,但是只有对英汉两国的文化差异有更深的认识于了解才可以在翻译时做到让翻译保留其译作风格,让译文更原滋原味。
使得原创者的本意更好的传达给我们广泛的读者,而这些对于一部成功的译文是必不可缺的。
翻译的失误,往往并不是因为译者遇到了语音、词汇或语法方面的障碍,而是由于译者只注意语言形式的对等,忽略了转达语所承载的文化内涵所造成的。 在跨语言交际中,交际双方文化背景不同,传统习惯以及行为、思维模式各异,所有对言辞的文化内涵迥然,因此在翻译时,我们必须尊重译入语读者的思维模式、审美心理和价值观念等文化观念,不能把源语读者的文化观念强加给译入语读者,也不能用本文化类型和标准来解释其他文化。
因此,译者要加强对文化背景知识的学习,深刻了解中西文化差异,并通过两者的对比,做出对等的文化传译翻译技巧和原则,将原文内容灵活处理,相互
补充和完善,紧密联系习语的文化背景,回归原文内容以及文体风格的基础上,达到“信,达,雅”的标准,使翻译这一跨文化交际得以流畅和谐地完成。
参考文献 [1]郭著章. 李庆生.
英汉互译实用教程[M].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88. [2]罗新璋.
我国自成体系的翻译理论[A]. 翻译研究论文集[C].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4. [3]胡德香.
论中国翻译理论特色[J]. 中国翻译,1998. [4]谭载喜. 西方翻译简史[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 [5]彭长江. 顾延龄. 译海探秘[M].
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6]金惠康. 跨文化旅游翻译[M].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
[7]殷莉. 韩晓玲等编著.
英汉习语与民俗文化[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8]陈德彰. 翻译辩误[C].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 [9]马祖毅.
中国翻译简史——“五四”以前部分[M].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8. [10]黎难秋. 徐萍. 张帆.
中国科学翻译史各时期的特点、成果及简评[J]. 中国翻译,1999. [11]谭载喜.
中西翻译传统的社会文化烙印[J]. 中国翻译,2000.
本科毕业论文英文摘要【2】 (论文)外文翻译基本规范 一、要求
1、与毕业论文分开单独成文。 2、两篇文献。
本科毕业论文英文摘要4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