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文
我最喜欢的一本书——《文化苦旅》
《文化苦旅》是余秋雨先生的代表作,是由东方出版中心1992年首次出版的散文集。在书中,作者以山水风物寻求文化灵魂与人生真谛,并探索中国历史文化的命运与中国文人的人格构成,从而揭示了中华文化的精神内涵。对于书中所写的各处名胜古迹,作者早已了解颇多,但还是坚持长途跋涉去实地考察,并以其深厚的文史功底与强大的历史感知能力向读者艺术性地复现了已然消失的历史。其间迁客骚人的逸闻趣事、惊心动魄的家族秘史和神秘诡异的墓园,都使我在欣赏这些极具风韵的名胜的同时也感受到了浅浅低低的哀愁与历史的凝重感。我想这大概是因为这本书名叫《文化苦旅》,所以,它阐述的核心便在这“苦”字上吧。有人将这“苦”理解为中国历史命运流离不定之苦、传统文化遗失之苦与中国文人人生道路跌宕之苦,但读罢此书,我认为还应当有文化传承难以为继之苦。
显然历史已无法转身,然而此书带给了我巨大的历史穿梭感。透过此书,我仿佛见到了柳宗元跨过千年飘然孑立、青衫灰暗、神色孤伤的样子,想象着华发苍然的苏东坡,触摸到苏小小离去时的倾世容颜。
因此,我喜欢这本书的原因不是我能与作者产生强烈的共鸣,我喜欢以上提到的历史人物也并不因为他们生前身后的声名,而是诸如此类的历史人物,他们的心境不被世人了解,他们的悲伤中蕴含着美丽,他们为历史注入了人文力量,使我们五千年的中华历史蒙上了一层神秘凄美的面纱。于是我在这个时代以望穿秋水的目光去探寻历史,因为历史本身就具有一种旷世奇美。
有人说此书可以疗文坛时疾,何为修养,何为高尚,何为文章,《文化苦旅》的每一篇章都能给你答案。是否真是如此,我不知道。不知道历史对今天的我们而言,是一时失魂的吟唱,是一地冰冷的尘埃,还是一个品不尽其味的存在。诚然,历史不会重新来过,但我想说,正如作者书中所说:“我们,是飞天的后人。”仅从这个方面来说,此书确实值得一读。
看吴越之地的才子风度,听三峡之巅的神女高歌,品沙原隐泉的清凉甘甜,仰余先生的名家风范,请从打开《文化苦旅》开始。
点评:本文开头简要介绍了《文化苦旅》这本书的基本情况,主体部分以点带面地叙述了该书的主要特色、文化意义,结尾说明了推荐这本书的理由,号召读者认真品味此书。
第五单元写作 论证要合理
一、《怀疑与学问》一文中指出做学问不要盲从或迷信,要有怀疑的精神。请你也写一段文字论证这个观点。200字左右。
这是一道小作文,根据题意可知:写一段议论性文字,字数在200字以内。
观点:做学问要有怀疑精神。 论据:理论论据、事实论据。
论述:对说用材料具体分析。明确要求就可以按照要求写作。
示例:任何时候任何地点任何人做学问都不能盲从或者迷信,都要有怀疑精神。孟子说过“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这句话就是告诉我们:任何学问想要成功都要经过自己的怀疑,都要进行思考和辨别,不能都听前人的或者别人的观点。哥白尼的“日心说”如果不是他怀疑流传了几百年的“地心说”,他怎么会成功呢?怀疑才会创造出新学问,怀疑才会想象出新发明,怀疑精神才是科技发展的根本,我们应该崇尚怀疑精神。
点评:这篇作文分三层,第一层点明观点,要有怀疑精神。第二层分别用理论和事实论据证明观点,第三层总结怀疑精神的重要性要我们崇尚怀疑精神。
二、俗话说“知足常乐。”有的人却说:“知足未必常乐。”请围绕“知足与快乐”这一话题,自定立意,自拟标题,写一篇议论文。不少于600字。 例文
知足者常乐
平生修得随缘性,粗茶淡饭也知足。
——题记
桌上放着半杯水,悲观的人会抱怨它的不足;乐观的人则会庆幸还有半杯水,因而后者得到了满足。
同样的半杯水,两种截然不同的感慨。这告诉我们对待任何事物都要抱定一颗平常心,学会用感恩的心来感谢生活,感谢命运。等我们懂得了知足,生活便少了几分抱怨,多了一些光明。
“熊掌不可兼得”,这是发人深省的。一个人如果痴心妄想,那他贪婪的心就永远不会满足,甚至可能会付出惨重的代价。
嫦娥抛弃夫君,偷食仙丹,妄图成仙,换来的却是广寒宫的无限冷清与寂寥;和珅位高权重,仍不知满足,留下了千古骂名。而庄子、陶潜等隐士淡泊名利,逍遥世外,却成就了千古流芳的美谈。
世事就是这样的辩证,上帝让坏人享尽安乐,但最终以严厉的惩罚为代价;上帝给予好人平安与幸福,
却让好人历经磨难。这是公平的,所以不要怨天尤人。人生就这样,没有绝对令你满意的事,关键在于你是否得到满足,能够乐观的对待生活。
不过知足并非一味的安于现状,不求进取,而是一种适可而止的生活态度。如错把知足当做安于现状,裹足不前,那你只会成为井底之蛙。
知足就是父母买给你玩具模片儿你能够自己拼好,知足就是朋友送你卡片儿你不挑三拣四,知足就是珍惜一切来之不易的东西,包括生命。知足了菜根嚼着也香,知足了心里永远有有着温暖的阳光。
知足就要避免心理失衡。人们在给予的同时往往期待、索要着,他们付出了就一定要要求有回报,结果却往往不尽如人意。那是因为他们把得失看的太重、不易满足,当然也往往会大失所望了。
请记住:学会满足,才能心底敞亮,少缺烦恼。学会知足,才能更好的体会人生风雨兼程的艰辛和幸福;也只有人人懂得知足,我们的社会大家庭才能和谐、平静、适意而真诚。因为知足常乐啊!
总评:本文是一篇结构完整、论证有力的议论文。题目就摆明了观点,以题记的形式开篇,新颖贴题;然后以“半杯水”的故事引出论题,接着引用孟子的话,列举嫦娥、和珅、庄子、陶潜的事例进行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