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构建探究式教学课程评价指标体系-精品文档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构建探究式教学课程评价指标体系

一、构建探究式教学课程评价指标体系应遵循的原则 1. 有效性原则。即探究式教学课程评价指标体系的效度,是指探究式教学课程评价指标体系所能反映实际教学的程度,也就是说评价指标体系要尽可能最大程度上衡量实际教学。 2. 可靠性原则。即探究式教学课程评价指标体系的信度,是指评价指标的一致性程度,也就是说不同的评价主体在不同时间,对同一个人进行评价所得出的结论应具有一致性。 3. 区分度原则。即指探究式教学课程评价指标体系能够区分好的教学和差的教学的程度[1],这要求指标体系中各项指标之间是相互独立的,避免重复性指标,另外指标的权重和评分标准要设计合理。

4. 明确性原则。即指标的描述和阐释要清晰、明确,避免产生歧义和理解错误。

5. 可接受性原则。即探究式教学课程评价指标体系应是被评价者普遍接受和认可的,被评价者认为该指标体系具有公正性,并符合和尊重高校教学规律与高校教学工作特点的。 6. 实用性原则。评价系统的设计和实施都要花费人力、财力和物力,因此在构建探究式教学课程评价指标体系时要考虑成本效益原则。指标体系的设计最好简明、便于理解和操作,不能过于烦琐、复杂,尽可能以最低的花费,取得最大的效果。

二、探究式教学课程评价指标的构建

探究式教学课程评价最主要的目的不是为了证明、惩罚,而是为了诊断、改进。因此,探究式教学课程评价指标应从常规性转向多样化;学生学业评价的主体由单一的教师评价转向教师、学生本人、同学等多元化的评价主体;教师教学效果的评价由他评主体转向他评和自评相结合的多元主体;评价模式由奖惩性评价转向发展性评价,使考核评价成为一个继续学习的过程。 大一统的评价方法有可能阻碍教育教学的创新; 不考虑学科特点或者一味在各种类别的课程中寻求普适性或妥协的评价指标,也会使教学评估失去促进教学工作改进的针对性。评估类别划分永远无法穷尽所有课程的特点和教师不同的教学风格,过细的评估分类也会使质量评价及比较失去意义,因此本研究中产生的量化评价表一定要与相应的质性评价相结合使用。 1. 探究式教学课程评价指标的提取

本文中的评价指标是由参与实践的师生共同商讨产生的。由于探究式教学课程的实践性,其评价内容主要包括师生课堂表现和探究式教学课程作品评价。评价主体对这些指标分配权重并给予适当的分数,这样量化的评价量表就形成了。在此评价量表的基础上,增加学生对老师的评价,同学之间的评价,老师对学生的评价等“质性”评价内容,便形成了一个“量化”与“质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量表。 (1)学生课堂表现评价指标

探究式教学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以及实现“教”与“学”的和谐。学生是教学质量评价的最终受益者,探究式教学质量评价更重要的任务是强调学生个体成长的独特性和差异性,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我们要将学生整体培养目标的实现程度与各种能力的和谐发展作为核心内容纳入教学质量评价的范畴。具体而言,教学质量的评价不仅要有利于引导教师注重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同时也要促进教师在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发展性学习能力的训练,帮助学生树立主动参与的意识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新问题、获取新知识、掌握新信息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团队精神及协助能力,积极开发学生的潜力。

基于以上的考虑,我们将学生课堂表现的一级评价指标分为学习态度、合作精神、探究过程三个维度(详见表1)。再通过“学习态度”五个方面,来考核学生是否能积极参与到探究性课程中来;对开展的探究主题能否积极地完成;在遇到困难的时候,是否有坚忍不拔的精神。通过“合作精神”四个方面,培养良好的独立工作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通过“探究过程”五个方面,能反映出学生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2)学生作品评价指标

学生作品有可能是大型作业、课程设计、设计性(创新性)实验、阶段测验、主题调查、读书报告、论文等。评价量表从思想性和科学性、创造性、艺术性三个维度来评价学生作品(详见

表2)。通过对学生第一手材料或原始资料的分析,来判断教师开展探究式教学的实际成效。具体来说,就是通过“思想性和科学性”四个方面对学生作品的思想内容和文字表达方面进行一个初步的评判;通过“创造性”四个方面来判断作品是否有创新,是否有不同于他人的构想或设计;通过“艺术性”两个方面来对学生作品提出了一个更高的要求。 (3)教师课堂表现评价指标

如前所述,学生学业评价的主体我们主张由单一的教师评价转向教师、学生本人、同学等多元化的评价主体。评价指标量表只是一个评分工具,只有与多方面的质性评价结合使用才可以达到比较理想的效果。这一点也适用于对教师的评价。

教师评价量表中(详见表3),通过“教学内容”四个方面,来考核教师的教学是否反映了现代大学教学特点;是否反映教师教学个性风格;是否注意突出教学重难点,并考虑学生的接受情况。通过“教学方法”八个方面,来诊断教师教学方法方面存在的优缺点,用于改进教学。通过“教学效果”四个方面,能反映出教师实施探究式教学课程对于学生的意义和价值。 2. 探究式教学课程评价指标评分标准等级

评分标准是指某评价指标的完成情况与被评价者在该指标上得分的关系[2]。评分标准等级是指对被评价者在评价指标上的不同表现状态与差异的类型进行的划分[3]。在本研究中采用的是4级评分标准,划分为“优、良、中、差”,分别赋予5分、

4分、3分、2分(④③②①)的分值。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学生课堂表现70分、学生作品50分、教师教学绩效80分、总分200的评价量表。 为了避免量化评价带来的弊病,我们要将评价量表与师生的质性评价结合使用,使等级定量评价与描述性质性评价相结合形成最终评价。这份最终评价要反馈给指导教师和学生本人,既可以用于各阶段的形成性评价,也可以用于终结性评价。它可以在探究式教学课程的某个研究主题中多次进行,每一个评价阶段本身就是鉴定、引导、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 三、探究式教学课程评价主体与方法

学生课堂表现和学生作品评价的主体由单一的教师主体转向教师、学生本人、同学等多元化的评价主体。尤其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我评价和自我反思、改进,使评价成为学生学会自我反思、发现自我、欣赏他人的过程。评价方法由原来“一考定全局” [4]的终结性评价转向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相结合、课内教学与课外自主学习相结合的全程评价。尤其要重视“形成性评价”和“诊断性评价”,它们能反映教学评价的全面性、导向性、实效性、过程性和发展性特点。考核形式可以采用习题作业、问题讨论、随堂测验、项目训练(小论文、小设计等)、社会调查等方式,加强教学过程中平时学习情况的考查,提倡多样化的考核方式,多方面地测量学生能力水平,测量学生全面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即使是书面考试也尽量采用开放性的、需要学生创造性解答的试题形式。

教师教学绩效评价的主体由他评主体转向他评和自评相结合的多元主体。传统的评价主体主要是领导、同事等,教师本人被视为被动的测评对象。其实,只有教师真正参与了测评,并接受测评结果,测评才能真正发挥促进教学的目的。在保留原有“他评”主体(即学生、领导、专家、同事等)的同时,引入教师自评主体,重视教师自我反馈、自我调控、自我完善、自我认识的作用,鼓励教师主动、积极地参与评价,从而最终实现学校、教师、学生的共同进步以及三者的全面、协调和共同发展。教师教学绩效评价的方法由偏重量的评价转向质的评价与量的评价相整合。传统教师评价主要采用量化考核评价的方法,以数据的形式对教师的工作状况作出评价结论。虽然操作比较方便,易对结果进行判断比较,在一定程度上对学校管理、教师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但是从这些抽象的数据中看不出教师个人的教学风格,也衡量不出教师的教学效果、创新能力等,教师工作的生动性、丰富性也无法得以体现。而质的评价正好弥补了这些缺陷。它具有浓浓的人文关怀气息,体现出对人的充分尊重与关爱,能调动评价者与被评价者的主观能动性,突出评价的激励功能。探究式教学课程评价应该是质性评价与量化评价的结合。

构建探究式教学课程评价指标体系-精品文档

构建探究式教学课程评价指标体系一、构建探究式教学课程评价指标体系应遵循的原则1.有效性原则。即探究式教学课程评价指标体系的效度,是指探究式教学课程评价指标体系所能反映实际教学的程度,也就是说评价指标体系要尽可能最大程度上衡量实际教学。2.可靠性原则。即探究式教学课程评价指标体系的信度,是指评价指标的一致性程度,也就是说不同的评价主体在不同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16iy03xbbd423gj8gje700kc52051d00kdv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