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孝昌二中导学案
班级______________
科目:地理 主备:汪振强 审核: 高一地理组 日期:20170512 课 题:人地关系思想演变 学习目标: 1. 知识目标:了解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根据有关资料,归纳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以及城市与乡村地区之间、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出现环境问题的差异。 2. 能力目标:能结合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实际和现今社会突出的环境问题,分析环境问题出现的原因及提出自己应对的措施。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和树立人地和谐的观念和思想,保护环境和热爱环境。 课型_______ 学习指导 学习容与过程 纠错\\笔记 导入语:地球是第一步:独学 人类赖以生存预习展示案 知识点一:人地关系的历史回顾 的家园,而如1.采集渔猎时代— 自然—人地关系基本协调。 今,我们每天都2.农业文明时期— 自然—人地关系局部出现不协调。 要面临地球母3.工业文明时期— 自然—人地关系全面不协调。 i. .w. . .. . 亲带给我们惩4.20世纪70年代—谋求人地协调—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罚(一组图片展示) (1)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要占据一定的空间,从环境中获取 知识点二:直面环境问题 1、人与环境的关系: 重难点提示: 【学习重点与难点】 1、理解人与环境的关系 2、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后果。 和 。 (2)人类的新代和消费活动的废弃物排放到 中去。 2、 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及表现: (1)资源短缺 原因: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 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 表现:水资源、生物资源、 等资源短缺。 (2)生态破坏 原因: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 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 表现:主要是水土流失、 、生物多样性减少、土壤的盐碱化、[来源:Z_xx_k.Com] 预习学法指导: 森林锐减等。【自研自探】 (3)环境污染 原因:人类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 。 【温故知新】 表现: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噪声污染、放射性污染、海洋污染。 3、环境问题的分布差异 (1)局域性环境问题 a.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差异 发达国家:环境问题以 为主。 发展中国家:环境问题以 、 为主。 i. .w.
. .. . 【知识】b. 城市与乡村的差异 城市:主要表现为 。[来源学科网ZXXK] 乡村:主要表现为 。 (2)全球性环境问题 主要有 、 、热带雨林的破坏、 、生物多样性锐减、海洋污染。 知识点三: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 1.提出: 开始,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思想并得到公认。 1.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 ,而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 。[来源学科网] 2.涵: 持续发展 持续发展 持续发展。其中 是基础, 是条件, 是目的。 3原则: 、 、 。 第二步:合作探究(对学、群学) 合作探究一: 下图是“几种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的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厄尔尼诺现象对东南亚的______________(国家)的气候影响最为显著。 (2)目前图中的A区域面临的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试分析其产i. .w.
. .. . 生的人为因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北美东部及欧洲西部是全球酸雨问题最严重的地区,试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 合作探究二: 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提出是20世纪人类社会发展观的重大进步,结合下面的材料,回答 问题。 材料一 “凡所行事,皆模于天地阴阳之端,至如树木以时伐,禽兽以时杀,春夏则生育之,秋冬则肃杀之,使物遂其性,民安其所,是围天地之道而无过越也。”——摘自宋·衡《周易义海撮要》卷七 材料二 可持续发展复合系统是以人为核心,由社会、经济和生态三大子系统共同构成。 (1)材料一可反映出我国古代已出现可持续发展思想的雏形,材料中表现比较突出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的观念。 (2)填出材料二图中字母代表的可持续发展复合系统的子系统,并与对应的容连线。 A:________ ①是可持续发展实施的基础 B:________ ②是可持续发展实施的条件 C:________ ③是可持续发展实施的目的 (3)判断下列实施可持续发展的行为,分别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哪一i. .w.
. .. . 原则要求? ①2009年9月22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在纽约召开 ②2009年8月8日,经国务院批准我国在12个省区新建17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③、等省区大力研究煤炭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技术 第三步:教师点拨 第四步:基础达标检测与巩固训练(互测互教) 1. 读“玛雅社会的农业生产模式”(图6-1),回答下列问题。 (1)填容:①建筑材料 ②燃料 ③农田 ④水土流失 ⑤文明衰落 (2)玛雅文明在公元前形成________洲。 (3)从图中能看出,玛雅文明的农业用地是采用砍伐和焚烧森林植被而形成的,而这种方式在土地生产力下降后最少需___________年地力才能恢复重新使用。 (4)从图中还得到另一信息,在热带雨林地区一旦森林被砍伐,___________就不可避免产生,这说明在热带雨林地区___________(外力作用)非常严重。 (5)从中看出玛雅文明在十五、十六世纪消失的重要原因之一是i. .w.
人地关系思想演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