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第四章第2节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导学案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高一年级生物·问题导学单

课题:必修一4—2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班级: 组名: 姓名: 评价:

【目标导读】1、了解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

2、掌握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学说的基本内容。(重点) 【预习导引】(自主阅读,独立完成)

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阅读P60-67页,完成下面的表格) 阅读教材 P65第2段 P65第3段 P65第3段 时间 实例(实验) 结论(假说) 19世纪末 物质更容易通过细胞膜 欧文顿认为膜是由 组成的 20世纪初 将细胞膜分离提纯,并进行化学分析 1925年 红细胞膜中脂质铺成单分子层后,面积是红细胞表面积的 倍 膜的主要成分是 和 细胞膜中的脂质分子排列为连续的 层 P66第2段 P67第2段 P67第3段 1959年 1970年 1972年 电镜下细胞膜呈清晰的 罗伯特森认为生物膜由 三层结构 人鼠细胞杂交实验 经过不断观察及实验数据的分析 三层结构构成 细胞膜具有 性 桑格和尼克森提出了生物膜的 模型 【课堂探究】 探究活动一:问题生成与整理

我的问题 问题解析 探究活动二: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 1、尝试构建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2、课堂答辩:(1)先选择哪种成分的模型构建生物膜?为什么? (2)蛋白质的排布有哪几种方式?蛋白质有什么作用? (3)膜的两侧是否都有糖分子?为什么?

知识精华 课堂板书及笔记生成 【课堂作业】

1、如下图所示,若将细胞膜的磷脂分子提取后,放入盛水容器中,磷脂分子的稳定分布方式为( )。 A. B. C. D. 2、下列结构中不含磷脂的细胞器是( )

A、核糖体和染色体 B、线粒体和中心体 C、核糖体和中心体 D、高尔基体和内质网

自我感悟 学生自主学习及合作探究后的方法总结、体会等 第 1 页

3、一分子CO2从叶肉细胞的线粒体基质中扩散出来,进入相邻细胞叶绿体基质内,共需要穿过几层磷脂分子层( ) A、5 B、6 C、10 D、12 4、下图能正确表示细胞膜结构的是( )。

5、异体器官移植手术往往很难成功,最大的障碍就是异体细胞间的排斥,这主要是由于细胞膜具有识别 作用,这种生理功能的结构基础是( )

A. 细胞膜由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构成 B.细胞膜的外表面有糖被 C.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D.细胞膜具有一定的选择透过性 【课后作业】

6、右图是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图,据图回答:

(1)图中[B]________的基本组成单位是________,构成细胞膜基本支架 的结构是[ ]____________。

(2)与细胞膜的识别功能有关的结构是[ ]____________。

(3)吞噬细胞吞噬细菌的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________性,这是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不同细胞细胞膜的生理功能不同,主要取决于细胞膜上的____________结构?

(5)细胞膜的外侧是________(M、N)侧,判断的依据是 。 (6)细胞膜的这种结构模型被称为____________。

7、现有①人的成熟红细胞、②人的口腔上皮细胞、③蛙的红细胞、④鸡肝研磨液等实验材料及用具,请 完成下列实验设计,分析有关问题。

(2)将选取的上述材料放入___________中,由于___________作用,一段时间后细胞将破裂。

(3)科学家将膜结构中的磷脂分子提取出来,铺在水面上,测得磷脂占有面积为S,那么该细胞膜的表面 积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人发现,在一定温度条件下,细胞膜中的磷脂分子均垂直排列于膜表面。当温度上升到一定程度

时,细胞膜的脂类分子有75%排列不整齐,细胞膜厚度变小,而膜的表面积扩大,膜对离子和分子的 通透性提高。对上述实验现象合理的解释是 ( )

A.膜的主要成分是磷脂分子 B.细胞膜的成分不是一成不变的

C.膜面积变化受温度的影响 D.构成质膜的磷脂分子是可以运动的,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1)为获得纯净的细胞膜,应选取 (序号)做实验。选用该材料的原因是

高一年级生物·问题导学单答案

课题:必修一4—2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班级: 组名: 姓名: 评价:

【目标导读】1、了解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

2、掌握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学说的基本内容。(重点) 【课堂探究】(小组合作,讨论解决问题)

探究活动一 :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阅读P60-67页,完成下面的表格)

阅读教材 P65第2段 P65第3段 时间 实例(实验) 结论(假说) 19世纪末 凡是可以溶于脂质的 物质更容易通过细胞膜 欧文顿认为膜是由 脂质 组成的 20世纪初 将膜分离提纯,并进行化学分析 膜的主要成分是 脂质 和 蛋白质 第 2 页

P65第3段 1925年 红细胞膜中脂质铺成单分子层后,是红细胞表面积的 两 倍 细胞膜中的脂质分子排列为连续的 两 层 P66第2段 P67第2段 P67第3段 1959年 1970年 1972年 电镜下细胞膜呈清晰的 暗——亮——暗 罗伯特森认为生物膜由 三层结构 人鼠细胞杂交实验 经过不断观察及实验数据的分析 蛋白质—脂质—蛋白质 三层结构构成 细胞膜具有 流动 性 桑格和尼克森提出了生物膜的 流动镶嵌 模型 探究活动一:问题生成与整理 我的问题 问题见教学设计 问题解析 课堂上合作探究解决 探究活动二: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 3、尝试构建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4、课堂答辩:(1)先选择哪种成分的模型构建生物膜?为什么?

答:磷脂分子层;因为磷脂分子作为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支架。 (2)蛋白质的排布有哪几种方式?蛋白质有什么作用?

答:有三种。镶嵌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双分子层、横跨整个磷脂双分子层。 蛋白质决定膜的功能,细胞膜的功能越复杂,蛋白质的种类越多。 (3)膜的两侧是否都有糖分子?为什么?

答:只外侧具有糖分子,它与蛋白质形成具有保护、润滑和识别作用的糖蛋白,即糖被。 【课堂作业】

知识精华 课堂板书及笔记生成 1、如下图所示,若将细胞膜的磷脂分子提取后,放入盛水容器中,磷脂分子的稳定分布方式为( B )。 A. B. C. D. 2、下列结构中不含磷脂的细胞器是( C )

A、核糖体和染色体 B、线粒体和中心体 C、核糖体和中心体 D、高尔基体和内质网 3、一分子CO2从叶肉细胞的线粒体基质中扩散出来,进入相邻细胞叶绿体基质内,共需要穿过几层磷脂分子层( D ) A、5 B、6 C、10 D、12 4、下图能正确表示细胞膜结构的是( C )。

5、异体器官移植手术往往很难成功,最大的障碍就是异体细胞间的排斥,这主要是由于细胞膜具有识别 作用,这种生理功能的结构基础是( B )

B. 细胞膜由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构成 B.细胞膜的外表面有糖被 C.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D.细胞膜具有一定的选择透过性 6.右图是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图,据图回答:(1)图中[B]_蛋白质_的

自我感悟 学生自主学习及合作探究后的方法总结、体会等 第 3 页

基本组成单位是_氨基酸_,构成细胞膜基本支架的结构是[D]_磷脂双分子层_。 (2)与细胞膜的识别功能有关的结构是[E]__糖蛋白__。

(3)吞噬细胞吞噬细菌的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__流动_性,这是因为 ___组成细胞膜的蛋白质分子和磷脂分子是可以运动的___。

(4)不同细胞细胞膜的生理功能不同,主要取决于细胞膜上的___蛋白质__结构?

(5)细胞膜的外侧是___M__(M、N)侧,判断的依据是 M侧有多糖与蛋白质形成的糖蛋白,糖蛋白位于细胞膜外侧 。

(6)细胞膜的这种结构模型被称为__流动镶嵌模型_。

7.现有①人的成熟红细胞、②人的口腔上皮细胞、③蛙的红细胞、④鸡肝研磨液等实验材料及用具,请完成下列实验设计,分析有关问题。

(1)为获得纯净的细胞膜,应选取 ① (序号)做实验。选用该材料的原因是 除细胞膜外无其它膜结构。 (2)将选取的上述材料放入_蒸馏水(清水)中,由于___渗透___作用,一段时间后细胞将破裂。

(3)科学家将膜结构中的磷脂分子提取出来,铺在水面上,测得磷脂占有面积为S,那么该细胞膜的表面积约为__________S/2__________。

(4)有人发现,在一定温度条件下,细胞膜中的磷脂分子均垂直排列于膜表面。当温度上升到一定程度时,细胞膜的脂类分子有75%排列不整齐,细胞膜厚度变小,而膜的表面积扩大,膜对离子和分子的通透性提高。对上述实验现象合理的解释是 ( D )

A.膜的主要成分是磷脂分子 B.细胞膜的成分不是一成不变的

C.膜面积变化受温度的影响 D.构成质膜的磷脂分子是可以运动的,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第 4 页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第四章第2节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导学案

高一年级生物·问题导学单课题:必修一4—2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班级:组名:姓名:评价:【目标导读】1、了解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2、掌握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学说的基本内容。(重点)【预习导引】(自主阅读,独立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16cxx2v9r92xn8u9whcj4n25q6ny0j004j3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