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年产xx台指纹识别设备项目申报材料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年产xx台指纹识别设备项目

申报材料

规划设计/投资分析/产业运营

摘要

指纹识别是将识别对象的指纹进行分类比对从而进行判别,可以方便的实现指纹识别解锁、指纹识别支付等功能。指纹识别技术作为生物体特征识别技术之一在新世纪逐渐成熟,进入了人类的生产生活领域。在全球电子设备行业快速发展的当下,指纹芯片市场需求量较高,发展前景较好。

该指纹识别设备项目计划总投资14270.83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2066.04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84.55%;流动资金2204.79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5.45%。

达产年营业收入16986.00万元,总成本费用13511.11万元,税金及附加245.24万元,利润总额3474.89万元,利税总额4199.43万元,税后净利润2606.17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1593.26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24.35%,投资利税率29.43%,投资回报率18.26%,全部投资回收期6.98年,提供就业职位325个。

报告根据项目工程量及投资估算指标,按照国家和xx省及当地的有关规定,对拟建工程投资进行初步估算,编制项目总投资表,按工程建设费用、工程建设其他费用、预备费、建设期固定资产借款利息等列出投资总额的构成情况,并提出各单项工程投资估算值以及与之相关的测算值。

目前,我国生物识别技术产品依然主要以指纹识别为主,占比为36%;手形识别作为与指纹识别关联性较大的技术,市场占比为26%;而技术难度更大的人脸识别、声纹识别、虹膜识别分别占比为16%、11%和11%。

报告主要内容:项目概论、项目建设及必要性、产业分析、建设规划分析、选址可行性分析、工程设计方案、工艺技术、项目环境影响分析、项目安全管理、项目风险应对说明、项目节能评估、进度方案、投资估算、项目经济评价、项目总结等。

年产xx台指纹识别设备项目申报材料目录

第一章 项目概论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第十二章第十三章第十四章第十五章第十六章

项目建设及必要性 产业分析 建设规划分析 选址可行性分析 工程设计方案 工艺技术

项目环境影响分析 项目安全管理 项目风险应对说明 项目节能评估 进度方案 投资估算 项目经济评价 项目招投标方案 项目总结

第一章 项目概论

一、项目承办单位基本情况

(一)公司名称 xxx科技发展公司 (二)公司简介

公司致力于一个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具有全球化、市场化竞争力的新型一流企业。公司是跨文化的组织,尊重不同文化和信仰,将诚信、平等、公平、和谐理念普及于企业并延伸至价值链;公司致力于制造和采购在技术、质量和按时交货上均能满足客户高标准要求的产品,并使用现代仓储和物流技术为客户提供配送及售后服务。

公司坚持走“专、精、特、新”的发展道路,不断推动转型升级,使产品在全球市场拥有一流的竞争力。公司自成立以来,在整合产业服务资源的基础上,积累用户需求实现技术创新,专注为客户创造价值。

公司一直注重科研投入,具有较强的自主研发能力,经过多年的产品研发、技术积累和创新,逐步建立了一套高效的研发体系,掌握了一系列相关产品的核心技术。公司核心技术均为自主研发取得,支撑公司取得了多项专利和著作权。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问题导向,面向未来发展,服务公司战略,制定科技创新规划及年度实施计划,进行核心工

艺和关键技术攻关,建立了包括项目立项审批、实施监督、效果评价、成果奖励等方面的技术创新管理机制。

(三)公司经济效益分析

上一年度,xxx投资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284.70万元,同比增长30.98%(2905.70万元)。其中,主营业业务指纹识别设备生产及销售收入为10439.75万元,占营业总收入的84.98%。

上年度主要经济指标

序号 1 2 2.1 2.2 2.3 2.4 2.5 2.6 2.7 3 项目 营业收入 主营业务收入 指纹识别设备(A) 指纹识别设备(B) 指纹识别设备(C) 指纹识别设备(D) 指纹识别设备(E) 指纹识别设备(F) 指纹识别设备(...) 其他业务收入 第一季度 2579.79 2192.35 723.47 504.24 372.70 263.08 175.39 109.62 43.85 387.44 第二季度 3439.72 2923.13 964.63 672.32 496.93 350.78 233.85 146.16 58.46 516.59 第三季度 3194.02 2714.34 895.73 624.30 461.44 325.72 217.15 135.72 54.29 479.69 第四季度 3071.18 2609.94 861.28 600.29 443.69 313.19 208.80 130.50 52.20 461.24 合计 12284.70 10439.75 3445.12 2401.14 1774.76 1252.77 835.18 521.99 208.80 1844.95 根据初步统计测算,公司实现利润总额2868.36万元,较去年同期相比增长268.60万元,增长率10.33%;实现净利润2151.27万元,较去年同期相比增长422.66万元,增长率24.45%。

上年度主要经济指标

项目 完成营业收入 完成主营业务收入 主营业务收入占比 营业收入增长率(同比) 营业收入增长量(同比) 利润总额 利润总额增长率 利润总额增长量 净利润 净利润增长率 净利润增长量 投资利润率 投资回报率 财务内部收益率 企业总资产 流动资产总额占比 流动资产总额 资产负债率 单位 万元 万元 12284.70 10439.75 84.98% 30.98% 2905.70 2868.36 10.33% 268.60 2151.27 24.45% 422.66 26.78% 20.09% 25.68% 31607.87 28.20% 8913.69 25.73% 指标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二、项目建设符合性

(一)产业发展政策符合性

由xxx科技发展公司承办的“年产xx台指纹识别设备项目”主要从事指纹识别设备项目投资经营,其不属于国家发展改革委《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年修正)有关条款限制类及淘汰类项目。

(二)项目选址与用地规划相容性

年产xx台指纹识别设备项目选址于某工业园区,项目所占用地为规划工业用地,符合用地规划要求,此外,项目建设前后,未改变项目建设区域环境功能区划;在落实该项目提出的各项污染防治措施后,可确保污染物达标排放,满足某工业园区环境保护规划要求。因此,建设项目符合项目建设区域用地规划、产业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等规划要求。

(三)“三线一单”符合性

1、生态保护红线:年产xx台指纹识别设备项目用地性质为建设用地,不在主导生态功能区范围内,且不在当地饮用水水源区、风景区、自然保护区等生态保护区内,符合生态保护红线要求。

2、环境质量底线:该项目建设区域环境质量不低于项目所在地环境功能区划要求,有一定的环境容量,符合环境质量底线要求。

3、资源利用上线:项目营运过程消耗一定的电能、水,资源消耗量相对于区域资源利用总量较少,符合资源利用上线要求。

4、环境准入负面清单:该项目所在地无环境准入负面清单,项目采取环境保护措施后,废气、废水、噪声均可达标排放,固体废物能够得到合理处置,不会产生二次污染。

三、项目概况

(一)项目名称

年产xx台指纹识别设备项目

全面屏成为重要趋势,手机解锁方案迎来变革。目前各大一线手机品牌屏占比均超过80%屏,升降式摄像头、刘海屏、AAHole等高屏占比技术路线正百花齐放。由于传统手机解锁方案需要占用一定的手机面积,因此在全面屏化的发展将带动手机解锁方案产业链的升级。

指纹识别是将识别对象的指纹进行分类比对从而进行判别。指纹识别技术作为生物体特征识别技术之一在新世纪逐渐成熟,进入了人类的生产生活领域。近几年指纹识别技术快速发展,在众多生物体识别技术中属于比较成熟的一种识别方式,而且随着智能手机热潮的袭来,指纹识别已经广泛应用在智能手机领域:手机解锁、支付信息、消息确认等。

(二)项目选址 某工业园区

(三)项目用地规模

项目总用地面积46930.12平方米(折合约70.36亩)。 (四)项目用地控制指标

该工程规划建筑系数71.91%,建筑容积率1.11,建设区域绿化覆盖率6.39%,固定资产投资强度171.49万元/亩。

(五)土建工程指标

项目净用地面积46930.12平方米,建筑物基底占地面积33747.45平方米,总建筑面积52092.43平方米,其中:规划建设主体工程32120.04平方米,项目规划绿化面积3326.90平方米。

(六)设备选型方案

项目计划购置设备共计168台(套),设备购置费4599.68万元。 (七)节能分析

1、项目年用电量493484.79千瓦时,折合60.65吨标准煤。 2、项目年总用水量15704.50立方米,折合1.34吨标准煤。 3、“年产xx台指纹识别设备项目投资建设项目”,年用电量493484.79千瓦时,年总用水量15704.50立方米,项目年综合总耗能量(当量值)61.99吨标准煤/年。达产年综合节能量22.93吨标准煤/年,项目总节能率25.02%,能源利用效果良好。

(八)环境保护

项目符合某工业园区发展规划,符合某工业园区产业结构调整规划和国家的产业发展政策;对产生的各类污染物都采取了切实可行的治理措施,严格控制在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内,项目建设不会对区域生态环境产生明显的影响。

(九)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构成

项目预计总投资14270.83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2066.04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84.55%;流动资金2204.79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5.45%。

(十)资金筹措

该项目现阶段投资均由企业自筹。 (十一)项目预期经济效益规划目标

预期达产年营业收入16986.00万元,总成本费用13511.11万元,税金及附加245.24万元,利润总额3474.89万元,利税总额4199.43万元,税后净利润2606.17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1593.26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24.35%,投资利税率29.43%,投资回报率18.26%,全部投资回收期6.98年,提供就业职位325个。

(十二)进度规划

本期工程项目建设期限规划12个月。

项目承办单位一定要做好后勤供应和服务保障工作,确保不误前方施工。将整个项目分期、分段建设,进行项目分解、工期目标分解,按项目的适应性安排施工,各主体工程的施工期叉开实施。对于难以预见的因素导致施工进度赶不上计划要求时及时研究,项目建设单位要认真制定和安排赶工计划并及时付诸实施。

四、项目评价

1、本期工程项目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政策和规划要求,符合某工业园区及某工业园区指纹识别设备行业布局和结构调整政策;项目的建设对促进

某工业园区指纹识别设备产业结构、技术结构、组织结构、产品结构的调整优化有着积极的推动意义。

2、xxx投资公司为适应国内外市场需求,拟建“年产xx台指纹识别设备项目”,本期工程项目的建设能够有力促进某工业园区经济发展,为社会提供就业职位325个,达产年纳税总额1593.26万元,可以促进某工业园区区域经济的繁荣发展和社会稳定,为地方财政收入做出积极的贡献。

3、项目达产年投资利润率24.35%,投资利税率29.43%,全部投资回报率18.26%,全部投资回收期6.98年,固定资产投资回收期6.98年(含建设期),项目具有较强的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4、国家发改委出台《关于鼓励和引导民营企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实施意见》,对各地、各部门在鼓励和引导民营企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提出了十条要求,包括清理规范现有针对民营企业和民间资本的准入条件、战略性新兴产业扶持资金等公共资源对民营企业同等对待、支持民营企业充分利用新型金融工具,等等。这一系列的措施,目的是鼓励和引导民营企业在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势企业。引导民间投资参与制造业重大项目建设,国务院办公厅转发财政部发展改革委人民银行《关于在公共服务领域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指导意见》,要求广泛采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为推动《中国制造2025》国家战略实施,中央财政在工业转型升级资金基础上整

合设立了工业转型升级(中国制造2025)资金。围绕《中国制造2025》战略,重点解决产业发展的基础、共性问题,充分发挥政府资金的引导作用,带动产业向纵深发展。重点支持制造业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发展,加强产业链条关键环节支持力度,为各类企业转型升级提供产业和技术支撑。

综上所述,项目的建设和实施无论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还是环境保护、清洁生产都是积极可行的。

五、主要经济指标

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

序号 1 1.1 1.2 1.3 1.4 1.5 1.6 2 2.1 2.1.1 2.1.1.1 2.1.2 2.1.2.1 2.1.3 项目 占地面积 容积率 建筑系数 投资强度 基底面积 总建筑面积 绿化面积 总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 土建工程投资 土建工程投资占比 设备投资 设备投资占比 其它投资 单位 平方米 指标 46930.12 1.11 71.91% 171.49 33747.45 52092.43 3326.90 14270.83 12066.04 3929.53 27.54% 4599.68 32.23% 3536.83 备注 70.36亩 万元/亩 平方米 平方米 平方米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绿化率6.39% 万元 2.1.3.1 2.1.4 2.2 2.2.1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其它投资占比 固定资产投资占比 流动资金 流动资金占比 收入 总成本 利润总额 净利润 所得税 增值税 税金及附加 纳税总额 利税总额 投资利润率 投资利税率 投资回报率 回收期 设备数量 年用电量 年用水量 总能耗 节能率 节能量 员工数量 万元 24.78% 84.55% 2204.79 15.45% 16986.00 13511.11 3474.89 2606.17 1.11 479.30 245.24 1593.26 4199.43 24.35% 29.43% 18.26% 6.98 168 493484.79 15704.50 61.99 25.02% 22.93 325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年 台(套) 千瓦时 立方米 吨标准煤 吨标准煤 人 第二章 项目建设及必要性

一、指纹识别设备项目背景分析

目前,我国生物识别技术产品依然主要以指纹识别为主,占比为36%;手形识别作为与指纹识别关联性较大的技术,市场占比为26%;而技术难度更大的人脸识别、声纹识别、虹膜识别分别占比为16%、11%和11%。

具体来看,在指纹识别市场中,主要产品包括指纹锁、指纹门禁机、指纹考勤机、指纹仪、指纹电子产品等。其中指纹门禁机、指纹考勤机应用最广,因为在门禁系统的单个产业链中,生物识别技术的应用就主要限于门禁及考勤,而指纹识别产品在其中占据主导地位,指纹识别门禁系统是生物门禁市场的首选。

此外,得益于在手机及其他领域的持续渗透,指纹电子产品增长显著,大部分指纹模组厂商在整体出货量上较上年都有了明显提升。数据显示,2017年全年指纹模组出货量为672.67KK,相较2016年486.05KK的出货量,增长了38.40%。

手形识别在生物识别技术也占有重要的地位,主要产品包括掌形机(或掌形仪)、指形机等。手形识别是速度最快的一种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它对设备的要求较低,图像处理简单,且可接受程度较高。

不过,由于手形特征不像指纹和掌纹特征那样具有高度的唯一性,因此,手形特征只用于满足中/低级安全要求的认证。

人脸识别由于非侵犯性好、安全性高、无论室内还是户外均可使用等特性,一直比“认卡不认人”的IC卡更具发展前景。国内人脸识别技术产品主要有人联通、人证一体机、E面通等,涉及公司包括汉王科技、飞瑞斯、银晨智能等。

声纹识别是从说话人发出的语音信号中提取声纹信息,并对说话人进行身份验证的生物识别技术,主要流程为语音信号处理、声纹特征提取、声纹建模、声纹比对、判别决策等。目前,声纹识别应用产品主要有声纹证件、公安系统、银行系统、USBVoiceKey等。

虹膜识别是一个尚未开发的,有着巨大潜力的处女地。我国市场上有多家致力于虹膜识别产品的公司,但目前国内的公司大多代理国外产品,可自行生产虹膜识别产品的厂商仅少数几家。

随着技术的成熟与进步,生物识别技术将会得到深化与普及,并开始得到更大范围的采用。在今后几年中,应用将越来越多样化,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成本的不断降低,生物识别将会出现长足的发展,应用前景可期。

以人脸识别为例,人脸识别作为生物识别领域中最自然、最可靠的技术,在中国这样一个具有世界第一庞大人口基数的发展中国家拥有非凡的地位。人脸识别应用的发展潜力在现阶段的中国体现得尤其重要,巨大的人口基数,以及越来越频繁的流动性,如何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有效的身份认证,一直是业内持续关注的焦点。

随着人脸识别技术不断成熟,市场需求将加速释放,应用场景不断被挖掘。在个人应用领域,纯粹的人脸识别技术与智能手机及平板电脑等智能终端结合,应用场景简单;在企业应用领域,主要是门禁、考勤等产品需求;在政府应用领域,人脸识别的项目工程一般应用在公共安全领域(包括出入境管理、智慧城市等领域)。

在此背景下,人脸识别市场前景日趋明朗,规模不断扩大。2024年我国多座火车站在乘客身份识别中使用人脸识别技术,市场规模明显提高,约为27.6亿元,较2017年增长26%,处在快速发展阶段。预计未来五年人脸识别市场规模将保持20%以上的增长速度,到2024年市场规模达到100亿元左右。

二、指纹识别设备项目建设必要性分析

全面屏成为重要趋势,手机解锁方案迎来变革。目前各大一线手机品牌屏占比均超过80%屏,升降式摄像头、刘海屏、AAHole等高屏

占比技术路线正百花齐放。由于传统手机解锁方案需要占用一定的手机面积,因此在全面屏化的发展将带动手机解锁方案产业链的升级。

屏下指纹主要有两种解决方案,超声波式和光学式。超声波指纹识别的原理与声呐类似,先发出超声波,然后接收靠特定频率的信号反射来探知指纹的具体形态。光学式指纹识别的原理是将手指放在光学镜片上,手指在内部光源照射下,用棱镜将其投射在电荷耦合器件上,进而形成脊线呈黑色、谷呈白色的数字化的、可被指纹设备算法处理的多灰度指纹图像。

屏下指纹识别迅速崛起,屏下指纹镜头有望受益。普通电容式指纹识别虽然体验度比较好,技术成熟,但是在全面屏化的时代下,正面式识别将影响屏占比,而背面式操作不便且需要挖孔。而屏下指纹识别方案既满足了全面屏化的要求,同时也符合用户传统的操作习惯,有望成为手机生物识别发展的新趋势。目前屏下指纹主要搭载在高端机型上,渗透率低,但是未来市场空间巨大。

随着光学指纹识别产业链的初步成熟,供应链的进一步完善,屏下指纹识别应用规模将显著扩大,同时,随着国内OLED面板厂商的生产能力逐渐导入,目前只适用于OLED屏幕的光学式和超声波式屏下指纹识别方案的成本将会逐渐下降,光学式屏下指纹识别方案的渗透率

将进一步提升。2024光学式指纹识别模组的出货量超过9000万颗;2024年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出货量预计将超过1.75亿颗;至2024年预计将超过2.8亿颗。

光学屏下指纹识别技术产业链成熟且成本较低,而超声波指纹识别技术目前还不能大规模量产,成本及功耗也比较高,因而国内主要手机厂商普遍选择了光学屏下指纹方案。未来随着华为、三星、OPPO、vivo等安卓厂商将屏下指纹方案从旗舰机渗透至中高端机型,成本将快速下降,渗透率将快速提升。在光学式指纹识别的推动下,作为必要组件的屏下指纹镜头将有望迎接爆发式增长。

此外,3Dsensing也是重要的生物识别方案。自iPhoneX在智能手机中首次搭载3DSensing以来,其2024年发布的iPhoneXR、iPhoneXS、iPhoneXSMax均采用3Dsensing。3Dimaging&sensing市场规模将从2016年的13亿美元增长至2024年的90亿美元,CAGR达到37.3%,2024年3D成像设备有望超过10亿个。

第三章 产业分析

一、指纹识别设备行业分析

指纹识别是将识别对象的指纹进行分类比对从而进行判别,可以方便的实现指纹识别解锁、指纹识别支付等功能。指纹识别技术作为生物体特征识别技术之一在新世纪逐渐成熟,进入了人类的生产生活领域。在全球电子设备行业快速发展的当下,指纹芯片市场需求量较高,发展前景较好。

我国近几年电子产品更新换代速度较快,带动了指纹芯片行业的发展,目前行业内竞争激烈,行业企业正逐步向产业化、规模化发展。随着指纹识别芯片产业化发展,将带动行业迎来一个新的发展机遇,预计2024年中国内指纹识别智能手机渗透率将达到90%,市场规模将达到18.3亿美元。

从国内品牌竞争情况来看,2024年汇顶科技出货量依旧位列第一;台产神盾光学在大陆市场积极布局,与各品牌积极合作,出货量持续攀升,目前位列第二;思立微由于和华为、OPPO两大品牌积极合作,因此在品牌智能机产量快速提升的带动下,思立微指纹识别芯片出货量也在不断增长,目前位列国内第五。目前屏下指纹常见的使用在智

能终端设备上,但未来随着其应用领域不断扩大,其产量将迎来爆发,行业整体发展良好。

屏下指纹技术主要分为基于光学的屏下指纹识别与超声波指纹识别两派,其中光学的屏下指纹识别是目前的主流,汇顶以及思立微能够达到大批量生产。但在超声波指纹识别方面,安全性更高、研发难度较大,目前国内尚未完成研究,思立微企业也只处于前期工艺设计阶段。超声波指纹识别是未来AI、物联网以及人机交互传感器信息交流不可少的接入口,因此未来指纹识别行业将向超声波方向发展,未来前景较好。

随着智能设备的带动,指纹识别行业迅速兴起,但就目前来看,我国指纹识别技术尚未全面普及,未来尚有一定发展空间。在技术方面,我国有汇顶科技以及思立微两大企业,能够保证光学的屏下指纹识别芯片的量产,但在更为高难度、高安全方面的超声波指纹识别方面,国内技术尚处于研发阶段。但在未来,处于安全起见,超声波指纹识别发展前景较好。

二、指纹识别设备市场分析预测

指纹识别是将识别对象的指纹进行分类比对从而进行判别。指纹识别技术作为生物体特征识别技术之一在新世纪逐渐成熟,进入了人

类的生产生活领域。近几年指纹识别技术快速发展,在众多生物体识别技术中属于比较成熟的一种识别方式,而且随着智能手机热潮的袭来,指纹识别已经广泛应用在智能手机领域:手机解锁、支付信息、消息确认等。

指纹识别技术是众多生物特征识别技术中的一种,所谓生物特征识别技术(biometrics),系指利用人体所固有的生理特征或行为特征来进行个人身份鉴定,由于生物识别所具有的便捷与安全等优点使得生物识别技术在身份认证识别和网络安全领域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可用的生物特征识别技术有指纹、人脸、声纹、虹膜等,指纹是其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

从20世纪60年代起新型的电子计算机技术进人指纹鉴定领域,为指纹鉴定自动化开辟了新的途径。近几年,指纹识别技术应用到智能手机上,成为支持手机解锁、在线支付的重要基础技术。在未来,基于FIDO等协议,指纹识别等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将全面取代现有的密码体系。在指纹识别算法上,最初是对指纹分类技术的研究,以提高指纹档案检索的效率。目前主流的指纹识别算法则基于指纹纹线的端点、分叉点等细节特征。随着指纹识别技术在移动设备的应用,指纹

采集芯片的尺寸日益小型化,基于汗孔、纹线形状等3级特征的识别算法受到日益重视。

对于处理好的指纹图像,指纹的纹路已经十分清晰,要进行指纹识别必须要进行特征提取,分离出那些具体的特征点来代替不同的纹路,首先提取指纹的特征端点和叉点,将端点叉点图像进行九宫格分割,利用指纹特征分布的灰度值是不同的这个特性,将指纹图像的端点和叉点分离出来,对于奇异点的提取利用Poincare公式,利用这个公式提取方向场周围剧烈变化的点,我们在计算机中使用不同的算法分别实现各个特征点的提取过程。

活体检测与指纹识别结合,避免遗留指纹被窃取而造成的不良后果,包括人脸识别、虹膜识别等多种识别技术的综合性生物特征识别,提高识别结果的准确性;将指纹识别与信息登记一体化,建立庞大的数据库,经过指纹就可以查询登记信息,包括学生信息、公民信息、获奖信息等,进行开锁操作,包括门锁、车锁、手机锁等,这样的一体化信息会极大的方便人们的生产生活。

由于指纹容易伪造,其被盗用的概率不可忽视,指纹识别设备对于活体识别的需求将显著提升。并且指纹识别技术因其易获得性造成指纹被盗用,指纹识别技术在应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有待进一

步提高,因此,结合其他生物特征(如虹膜、声纹、静脉等),克服单一生物是被技术的不足,将会是指纹识别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此外,随着可穿戴式设备与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指纹识别技术在可穿戴设备的应用将更为广泛。

但指纹识别的应用仍存在一些问题,鉴于亲属之间指纹存在相似性,算法的精度不高容易导致识别错误,而且在接触东西时遗留的指纹信息容易被他人引用,安全性不高,这就要求我们模式识别过程中提升算法的精度,并且综合除指纹外其它方面信息综合识别。

第四章 建设规划分析

一、产品规划

项目主要产品为指纹识别设备,根据市场情况,预计年产值16986.00万元。

通过以上分析表明,项目承办单位所生产的项目产品市场风险较低,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和广阔的市场发展空间,因此,项目产品市场前景良好,投资项目建设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其市场可拓展的空间巨大,倍增效应显著,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和广阔的市场空间。项目承办单位应建立良好的营销队伍,利用多媒体、广告、连锁等模式,不断拓展项目产品良好的营销渠道,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项目承办单位计划在项目建设地建设项目,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与xx省同行业其他企业相比,拥有“立地条件好、经营成本低、投资效益高、比较竞争力强”的优势,因此,发展相关产业前景广阔。

二、建设规模

(一)用地规模

该项目总征地面积46930.12平方米(折合约70.36亩),其中:净用地面积46930.12平方米(红线范围折合约70.36亩)。项目规划总建筑面积52092.43平方米,其中:规划建设主体工程32120.04平方米,计容建筑面积52092.43平方米;预计建筑工程投资3929.53万元。

(二)设备购置

项目计划购置设备共计168台(套),设备购置费4599.68万元。 (三)产能规模

项目计划总投资14270.83万元;预计年实现营业收入16986.00万元。

第五章 选址可行性分析

一、项目选址原则

对各种设施用地进行统筹安排,提高土地综合利用效率,同时,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和设备,达到“节约能源、节约土地资源”的目的。

二、项目选址

该项目选址位于某工业园区。

园区创办于1995月,1998年省政府批准为省级园区,园区面积为20平方公里,内设工业区、港区、科技园区、金融区、商业区、风景旅游区、私营经济投资区、高效农业区、行政服务区、居民区等十大功能区。园区区位条件优越,区内已基本实现供水、排水、供电、通讯、道路、码头和开发场地“六通一平”。已开通4条主干道,10条支干道,总长度为50公里;建有11万伏的发电站,家有4条电力出口线,长度为30.5公里;供水全部开通;程控电话直通国内外各地。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促使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当地经济转型的主导力量,成为全省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在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市积极应对复杂多变经济形势,深入实施振兴发展战略,扎实做好打基础利长远工作,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效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在加快振兴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征程上迈出了扎实步伐。经济实力稳步增强,预计2024年实现地区生

产总值1500亿元、人均GDP3.4万元,三次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为

14.8:38.8:46.4,与2010年相比,工业增加值率提高7.7个百分点,单位GDP能耗下降2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上升5.7个百分点。

三、建设条件分析

产品品牌优势明显。品牌是企业的无形资产;随着项目承办单位规模的扩大,公司将创品牌列为系统工程来做,通过广告宣传、各类国内会展、各种促销手段等形式来扩大品牌的知名度,按照“质量一流、服务至上”的原则来创出品牌的美誉度;经过这些市场运作,不仅可提高企业的整体形象,而且还能体现出品牌更大的价值。项目承办单位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自主创新、自主研发”的理念,始终把提升创新能力作为企业竞争的最重要手段,因此,积累了一定的项目产品技术优势。项目承办单位在项目产品开发、设计、制造、检测等方面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质量保证和管理体系,通过了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赢得了用户的信赖和认可。

四、用地控制指标

根据测算,投资项目建筑容积率符合国土资源部发布的《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国土资发【2008】24号)中规定的产品制造行业建筑容积率≥0.80的规定;同时,满足项目建设地确定的“建筑容积率≥1.50”的具体要求。该项目均按照项目建设地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及建设用地规划设计要求进行设计,同时,严格按照项目建设地建设规划部门与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提供的界址点坐标及用地方案图布置场区总平面图。

五、用地总体要求

本期工程项目建设规划建筑系数71.91%,建筑容积率1.11,建设区域绿化覆盖率6.39%,固定资产投资强度171.49万元/亩。

土建工程投资一览表

序号 项目 1 1.1 1.2 1.3 2 2.1 2.2 2.3 3 3.1 4 4.1 5 5.1 5.2 6 6.1 7 7.1 主体生产工程 主要生产车间 辅助生产车间 其他生产车间 仓储工程 成品贮存 原料仓储 辅助材料仓库 供配电工程 供配电室 给排水工程 给排水 服务性工程 办公用房 生活服务 消防及环保工程 消防环保工程 项目总图工程 场地及道路硬化 占地面积(㎡) 23859.45 14315.67 7635.02 1908.76 5062.12 1265.53 2632.30 1164.29 269.98 269.98 310.48 310.48 3206.01 1866.93 1339.08 904.43 904.43 134.99 9404.00 基底面积(㎡) 23859.45 14315.67 7635.02 1908.76 5062.12 1265.53 2632.30 1164.29 269.98 269.98 310.48 310.48 3206.01 1866.93 1339.08 904.43 904.43 134.99 建筑面积(㎡) 32120.04 19272.02 10278.41 1862.96 12982.05 3245.51 6750.67 2985.87 269.98 269.98 310.48 310.48 3206.01 1866.93 1339.08 904.43 904.43 134.99 1597.07 计容面积(㎡) 32120.04 19272.02 10278.41 1862.96 12982.05 3245.51 6750.67 2985.87 269.98 269.98 310.48 310.48 3206.01 1866.93 1339.08 904.43 904.43 134.99 1597.07 投资(万元) 2665.23 1652.44 852.87 159.91 783.43 195.86 407.38 180.19 18.33 18.33 16.39 16.39 193.47 78.73 81.85 61.40 61.40 60.23 7.2 7.3 8 场区围墙 安全保卫室 绿化工程 合计 1597.07 134.99 3744.37 134.99 9404.00 134.99 9404.00 134.99 131.05 3929.53 33747.45 52092.43 52092.43 六、节约用地措施

采用大跨度连跨厂房,方便生产设备的布置,提高厂房面积的利用率,有利于节约土地资源;原料及辅助材料仓库采用简易货架,提高了库房的面积和空间利用率,从而有效地节约土地资源。undefined

七、总图布置方案

(一)平面布置总体设计原则

达到工艺流程(经营程序)顺畅、原材料与各种物料的输送线路最短、货物人流分道、生产调度方便的标准要求。按照建(构)筑物的生产性质和使用功能,项目总体设计根据物流关系将场区划分为生产区、办公生活区、公用设施区等三个功能区,要求功能分区明确,人流、物流便捷流畅,生产工艺流程顺畅简捷;这样布置既能充分利用现有场地,有利于生产设施的联系,又有利于外部水、电、气等能源的接入,管线敷设短捷,相互联系方便。

(二)主要工程布置设计要求

应与场外道路衔接顺畅,便于企业运输车辆直接进入国道、高速公路等国家级道路网络,场区道路应与总平面布置、管线、绿化等协调一致。

道路在项目建设场区内呈环状布置,拟采用城市型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形式,可以满足不同运输车辆行驶的功能要求。道路设计注重道路之间的贯通,同时,场区道路应尽可能与主要建筑物平行布置。

(三)绿化设计

场区绿化设计要达到“营造严谨开放的交流环境,催人奋进的工作环境,舒适宜人的休闲环境,和谐统一的生态环境”之目的。场区植物配置以本地区树种为主,绿化设计的树木花草配置应依据项目建设区域的总体布置、竖向、道路及管线综合布置等要求,并适合当地气象、土壤、生态习性与防护性能,疏密适当高低错落,形成一定的层次感。

(四)辅助工程设计

1、投资项目采用雨、污分流制排水系统,分别汇集后排入项目建设区不同污水管网。给水系统由项目建设地给水管网直供;场区给水网确定采用生产、生活及消防合一系统的供水方式,在场区内形成环状,从而保证供水水压的平衡及消防用水的要求。

2、投资项目厂房排水方案采用室内悬吊管接入主管排至室外,室外排水采用暗沟、雨水井、检修井、下水管组成的排水系统。

3、室外电源采用三相四线制380V/220V,室内采用三相五线制,照明灯具电压为220V;场内动力、照明负荷按“Ⅲ类”用电负荷设计;自10KV电网引一路架空线作为主电源引入场内10KV终端杆,经避雷器保护后,以电缆方式引入场内配电室。供电回路及电压等级确定:配电系统采用TN-C-

S制,供电电压为380V/220V,电压波动不超过额定电压的±10.00%,电源频率为50.00±0.50Hz。为节约电能,设计中选用节能型电器产品,照明选用光效高的光源和灯具,采用低压静电电容补偿以降低无功损耗。合理安排生产,加强用电监督管理,对计量仪表定期校验,确保其计量的准确性。

4、短距离的运输任务将利用社会运力解决,基本可以满足各类运输需求,因此,投资项目不考虑增加汽车运输设备。本项目所涉及的原辅材料的运入,成品的运出所需运输车辆,全部依托社会运输能力解决。

5、主体工程及原材料仓库等均采用自然通风为主、机械换气通风为辅;对生产系统中个别温度高、粉尘多的工位采取机械强制通风方案,以保证良好的生产环境。

八、选址综合评价

建设项目平面布置符合产品制造行业、重点产品的厂房建设和单位面积产能设计规定标准,达到《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国土资发【2008】24号)文件规定的具体要求。

第六章 工程设计方案

一、建筑工程设计原则

二、项目总平面设计要求

功能分区合理,人流、车流、物流路线清楚,避免或减少交叉。建筑布局紧凑、交通便捷、管理方便。

三、土建工程设计年限及安全等级

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是根据建筑物结构破坏可能产生的后果(危及人的生命、造成经济损失)的严重性来划分的,本工程结构安全等级设计为Ⅰ级。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的规定,投资项目建筑物结构设计符合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的规定,投资项目建筑物结构设计符合Ⅷ度抗震设防的要求,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2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抗震设防类别为乙类,各建筑物均采取相应抗震构造设计。砌体结构应按规范设置地圈梁及构造柱,建筑物耐火等级为Ⅱ级。

四、建筑工程设计总体要求

本项目设计必须认真执行国家的技术经济政策及现行的有关规范,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按照市规划和环境保护等规划的要求,统筹安排、因地制宜,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功能齐全、确保建筑工程质量。建筑设计是根据生产工艺提出的设计条件结合总图位置,进行平

面布局,空间组合,结构选型,全面考虑施工、安装及检修要求,既要充分满足生产经营要求,又要注重建筑的形象。

五、土建工程建设指标

本期工程项目预计总建筑面积52092.43平方米,其中:计容建筑面积52092.43平方米,计划建筑工程投资3929.53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7.54%。

第七章 工艺技术

一、原辅材料采购及管理

投资项目原料采购后应按质量(等级)要求贮存在原料仓库内,同时,对辅助材料购置的要求均为事先检验以保证辅助材料的质量和生产需要,不合格原材料不得进入公司仓库,应严把原材料质量关,确保生产质量。投资项目所需要的原材料、辅助材料实行统一采购集中供应,并根据所需原材料的质量、价格、运输条件做到货比三家。

二、技术管理特点

投资项目项目产品制造质量控制将按ISO9000体系标准组织生产,从业务流程与组织结构等方面来确保产品各环节处于受控状态,同时,项目承办单位推行精益生产(JIT、LEAN)、供应商库存管理(VMI)、全面质量管理(TQM)等先进的管理手段和管理技术。在项目产品制造过程中,根据客户需要直接或间接将产品的生产、检验要求转化为公司内部质量控制标准,加强过程控制,确保产品制造质量的稳定。项目承办单位“倡导预防、健康安全、遵纪守法、持续和谐”的质量方针,实现持续改进。

三、项目工艺技术设计方案

(一)工艺技术方案要求

生产工艺设计要满足规模化生产要求,注重生产工艺的总体设计,工艺布局采用最佳物流模式、最有效的仓储模式、最短的物流过程、最便捷

的物资流向。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和高效率专用设备,使用高质量的原辅材料,稳定和提高产品质量,制造高附加值的产品,提高项目承办单位市场竞争能力。

(二)项目技术优势分析

投资项目采用的技术与国内资源条件适应,具有良好的技术适应性;该技术工艺路线可以适应国内主要原材料特性,技术工艺路线简洁,有利于流程控制和设备操作,工艺技术已经被国内生产实践检验,证明技术成熟,技术支援条件良好,具有较强的可靠性。

四、设备选型方案

项目拟选购国内先进的关键工艺设备和国内外先进的检测设备,预计购置安装主要设备共计168台(套),设备购置费4599.68万元。

第八章 项目环境影响分析

未来五年,是落实制造强国战略的关键时期,是实现工业绿色发展的攻坚阶段。资源与环境问题是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推动绿色增长、实施绿色新政是全球主要经济体的共同选择,资源能源利用效率也成为衡量国家制造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推进绿色发展是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必然途径。我国工业总体上尚未摆脱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的发展方式,资源能源消耗量大,生态环境问题比较突出,形势依然十分严峻,迫切需要加快构建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绿色制造体系。加快推进工业绿色发展,也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工业稳增长调结构的重要举措,有利于推进节能降耗、实现降本增效,有利于增加绿色产品和服务有效供给、补齐绿色发展短板。推进清洁生产管理服务的载体创新,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化手段,构建“互联网+”清洁生产信息化服务平台。推进清洁生产管理服务的模式创新,对于大型企业,继续发挥其清洁生产引领示范作用;对于行业、工业园区和集聚区,探索开展清洁生产整体推行模式;对于中小企业,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尝试清洁生产义务诊断等创新服务模式。鼓励清洁生产中心、行业协会、咨询机构等创新服务模式,加快向市场化方向转变,不断提升服务机构的服务能力。

一、建设区域环境质量现状

项目所在地区域内地下水环境质量较好,各类指标满足功能区划要求,拟建项目区域周围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执行《地下水质量标准》

(GB/T14848-93)中的Ⅲ类标准要求,水质现状较好。投资项目所在地大气环境质量功能区划定为Ⅱ类区,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Ⅱ级标准,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较好,符合功能区划要求。

二、建设期环境保护

(一)建设期大气环境影响防治对策

对施工现场实行科学化管理,使砂石料统一堆放,水泥应设置专门库房堆存,并尽量减少搬运环节,搬运时做到轻拿轻放,防止包装袋破裂。避免大风天气作业;应避免在大风天气状况下进行水泥、散砂等建筑材料的装卸作业,不要在大风天气开挖地面,减少大风造成的施工扬尘。对施工场地、施工道路应适时洒水、清扫,在施工场地每天洒水抑尘作业四至五次,可使扬尘造成的TSP污染距离减小到30.00米以内范围。

(二)建设期噪声环境影响防治对策

项目建设承包单位应加强施工管理,合理安排施工作业时间,午间(12:00-14:00)及晚间(22:00-6:00)严禁高噪设备施工,降低人为噪声,合理布局施工现场,严格按照施工噪声管理的有关规定执行,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应严格执行《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中的有关规定,避免施工噪声扰民事件的发生。施工过程中各种运输车辆的运行还

年产xx台指纹识别设备项目申报材料

年产xx台指纹识别设备项目申报材料规划设计/投资分析/产业运营摘要指纹识别是将识别对象的指纹进行分类比对从而进行判别,可以方便的实现指纹识别解锁、指纹识别支付等功能。指纹识别技术作为生物体特征识别技术之一在新世纪逐渐成熟,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16c1536mbt423gj8gje700kc52051d00kdd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