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塔里木盆地塔东2油藏形成历史--原油稳定性与裂解作用实例研究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塔里木盆地塔东2油藏形成历史--原油稳定性与裂解作用

实例研究

张水昌;王招明;王飞宇;梁狄刚;肖中尧;黄海平

【期刊名称】《石油勘探与开发》 【年(卷),期】2004(031)006

【摘要】塔里木盆地塔东2井寒武系储集层中的原油密度大、黏度高、非烃和沥青质含量高,发现了一些高浓度的特殊化合物(包括4-甲基甾烷、甲藻甾烷及其芳构化产物等),它们与寒武系岩石抽提物中的生物标志化合物的分布非常一致,却又明显不同于中、上奥陶统烃源岩及轮南油区的稠油,指示该原油起源于寒武系.该油藏经历了次生蚀变过程,大量生液态烃在中、晚奥陶世,生油过程在约10Ma内快速完成,此后地层继续埋深,经历了200~210℃古地温,灰岩孔、洞、缝甚至泥岩中大量存在的干沥青、原油中高含量的稠合芳烃以及重碳同位素组成是高温过程对油藏影响的重要证据.泥盆纪以后塔东2油藏抬升至地下1730m深度,其储集层温度降至约70℃(盐水包裹体均一化温度主要为60~90℃).新形成的断裂和构造裂缝沟通了寒武系早期裂缝系统中聚集的油气,导致油气向上扩散,遭受生物降解和蒸发分馏作用,而使原油进一步稠化,原油中高浓度25-降藿烷的存在以及原油的高含蜡是两种作用存在的主要证据.400Ma前形成的油藏在经历超过200℃的高温之后还能保存至今,表明原油具有高度的稳定性.图7参33

【总页数】7页(25-31)

【关键词】塔里木盆地;塔东2井;寒武系;生烃史;稠油;原油稳定性;原油高温裂解 【作者】张水昌;王招明;王飞宇;梁狄刚;肖中尧;黄海平

塔里木盆地塔东2油藏形成历史--原油稳定性与裂解作用实例研究

塔里木盆地塔东2油藏形成历史--原油稳定性与裂解作用实例研究张水昌;王招明;王飞宇;梁狄刚;肖中尧;黄海平【期刊名称】《石油勘探与开发》【年(卷),期】2004(031)006【摘要】塔里木盆地塔东2井寒武系储集层中的原油密度大、黏度高、非烃和沥青质含量高,发现了一些高浓度的特殊化合物(包括4-甲基甾烷、甲藻甾烷及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16ar47tklb3jk4h7sglc72h8v7sa9700vk0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