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政策法规试题(含答案)
1.依法治校是指学校以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和文件规定为依据,完善 内部各项管理制度和纪律 ,使学校管理的各个方面都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2. 《教育法》规定,国家建立以 财政拨款 为主、其他多种渠道筹措教育经费为辅的体制。
3.《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依法保障 适龄儿童、少年 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4.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 自知道该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60 日内提出行政复议申请。
5.根据《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规定,营业性歌舞厅以及其他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场所,应当设置 未成年人禁止进入 的标志。
6.《刑法》是规范有关 犯罪 和 刑罚 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7.《学校卫生工作条例》规定,学生每天学习时间(包括自习),中学不超过 8 小时,小学不超过 6 小时。 8.实施教育行政处罚的机关,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外,必须是 县级以上 人民政府的教育行政部门。 9.参加教师资格考试有作弊行为的,其考试成绩作废, 3 年内不得再次参加教师资格考试。 10.学校对校舍、体育设施、消防设施、各种仪器设备安全状况,应当 每月 检查一次。 11.参加继续教育是中小学教师的 权利和义务
12.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应立足于教育和保护,从小抓起,对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及时进行 预防和矫治 13.学校应当尊重未成年学生的 受教育权 ,不得随意开除学生。 14.《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以及其他组织之间的 财产关系 和 人身关系 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15.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期间,行政处罚 不停止 执行。
16.《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第十四条规定,学校每学年至少举行一次以 田径 项目为主的全校性运动会。 17.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 , 惩罚为辅 的原则。 18.《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于 2004 年 7 月 1 日正式施行。
19.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的规定,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包括十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和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
20.权利是以 法律形式规定 并加以保障的人们所应当或可以享有的一种利益。 二、选择题(分单项选择和多向选择,共30分 )
(一)单项选择(共10小题,每小题1分,计10分)
1.有关法律规定:\对使用特殊音响警报和红色回转警灯的警车,其它车辆应当避让。\这体现了行政职权的什么特征?( C )
A、优益性 B、单方性 C、强制性 D、执行性
2.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规定,对未成年人犯罪一律不公开审理的年龄是( B ) A、14周岁以下 B、14周岁以上不满16周岁 C、16周岁以上不满17周岁 D、18周岁以下 3.对民办学校重大问题拥有决策权的是( D )
A、校长 B、教职工代表大会 C、学校工会 D、学校董事会
4.王某担任某县高二英语教师期间通过了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学校以王某服务期未满、学校英语教师不足为由不予批准王某在职学习。王某欲以剥夺其参加进修权利为由提出申诉,受理申诉的机构应当是( A ) A、当地县教育局 B、当地县人民政府 C、地市教育局D、省教育厅
5.有的学校在学生手册中规定:\禁止男女生之间互访宿舍。\此规定从法学的角度看,也可以解释为:\男女生不得无故进入异性宿舍。\这一解释属于( A ) A、目的解释 B、文法解释 C、历史解释
6.\学校应当于每年的教师节组织教师宣誓活动。\这是( D )的规定。 A、《教育法》 B、《XX省实施〈教师法〉办法》
C、《教师法》 D、《XX市实施〈教师法〉若干规定》
7.依据我国相关法律,下列有可能成为行政诉讼被告的是( C ) A、某教育局局长 B、某市市长 C、某市公安局D、某乡镇党委书记
8.《教育法》规定,明知校舍或者教育教学设施有危险,而不采取措施,造成人员伤亡或者重大财产损失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追究( B ) A、民事责任 B、刑事责任 C、一般责任 D、行政责任 9.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国务院有权制定和发布( B ) A、教育法律 B、教育行政法规
C、教育政府规章 D、教育单行条例
10.某寄宿小学派车接送学生,途中有学生提出要上厕所,司机在路边停车5分钟,5分钟过后,司机没有清点人数就将车开走。小学生王某从厕所出来发现车已经开走,急忙追赶。在追赶过程中摔倒在地,将门牙跌落三颗。王某的伤害由谁承担责任?( B )
A、司机负责 B、某寄宿学校负责
C、司机和某寄宿学校共同负责 D、司机和王某共同负责 (二)多项选择(共10小题,每小题2分,计20分) 1.法律责任的类型有( ABCD )
A、民事法律责任 B、行政法律责任 C、刑事法律责任 D、违宪责任
2.张某作为一名受教育者,依法享有的权利有( ABCD ) A、参加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各种活动 B、使用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图书资料
C、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获得奖学金、贷学金、助学金 D、完成规定的学业后获得相应的学业证书、学位证书 3.教师可以采用的行政救济途径主要有( AD )
A、行政复议 B、民事诉讼 C、仲裁 D、教师申诉
4.教职工代表大会是学校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其职责是( ABC ) A、听取校长工作报告,审议学校重大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
B、听取和反馈教职工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团结教职工支持校长正确行使职权 C、决定有关教职工福利的重要事项,监督校长和学校其他负责人的工作 D、罢免校长
5.学校可以解聘教师的情形有( BCD ) A、不能团结同事,其他教师不愿与之共事的
B、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 C、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
D、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 6.下列属于体罚学生的情形是( BC ) A、让1-2年级的小学生一个生字抄写10遍 B、王某上课讲话,老师令其抄课文5遍
C、李某等八人上自习课讲话,老师令李某等八人到学校运动场跑10圈 D、体育课教师在课堂上为纠正某学生的不规范动作,令其反复练习4次 7.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的特点有( ABCD ) A、权力和自由的广泛性 B、权利和自由的现实性 C、权利和义务的平等性 D、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 8.对未成年人的监护人的设定包括( AB )
A、法定监护 B、指定监护 C、委托监护 D、代理监护 9.我国现行的学校教育制度是( ABCD )
A、学前教育 B、初等教育 C、中等教育 D、高等教育 10.学校对高中生可以进行以下何种处分?( ABD ) A、警告 B、记过 C、送劳动教养 D、开除学籍
三、简答题(共6小题,1-4小题各3分,5-6小题各4分,计20分) 1.法的要素有哪些?
答:(1)法律规则;(2)法律原则;(3)法律概念。
2.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我国所保护的知识产权有哪几种? 答: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发现权、发明权和其他科技成果权。 3.什么是行政复议?
答:行政复议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利益,按照法定程序和条件向作出该具体行政行为的机关或者法律法规规定的机关提出申请,受理申请的行政机关依法定程序对该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复查并作出复议决定的行动。
4.教师与学生之间有哪些法律关系?
答:⑴教育和被教育的关系;⑵管理和被管理的关系;⑶保护和被保护的关系;⑷互相尊重的平等关系。
第 1 页 共 12 页
5.简要回答学校的法定义务。 答:(1)遵守法律、法规。
(2)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执行国家教育教学标准,保证教育教学质量。 (3)维护受教育者、教师及其他职工的合法权益。
(4)以适当方式为受教育者及其监护人了解受教育者的学业成绩及其他情况提供便利。 (5)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收取费用并公开收费项目。 (6)依法接受监督。
6.简要回答教师的法定权利。
答:⑴ 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
⑵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充分发表意见; ⑶ 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
⑷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期的带薪休假;
⑸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
⑹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
四、案例分析(共2小题,每小题10分,计20分)
1.李某有一女李霞14岁, 系农村某镇初中二年级学生。李某认为女孩上学无用,还不如早下来赚钱,遂于2003年暑假将李霞送到邻镇一个体户处打工。开学一周后,学校老师、领导、村干部多次上门家访,李某拒不说明其去向,有时还恶语相报:\孩子读不读书是咱们自家的事,你们不要狗咬耗子--多管闲事。\
请问:⑴该案例中有没有违法行为?⑵违反了什么法律规定?⑶违法主体是谁?⑷应该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答案要点:(1)有违法行为。
(2)违反了《义务教育法》第11条和《未成年人保护法》第9条、第28条等规定。 (3)李某及个体户。
(4)《义务教育法》第15条规定,除因疾病或者特殊情况,经当地人民政府批准的以外,适龄儿童、少年不入学接受义务教育的,由当地人民政府对他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批评教育,并采取有效措施责令送子女或者被监护人入学。对招用适龄儿童、少年就业的组织或者个人,由当地人民政府给予批评教育,责令停止招用;情节严重的,可以并处罚款、责令停止营业或者吊销营业执照。《未成年人保护法》第49条规定,企业事业组织、个体工商户非法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由劳动部门责令改正,处以罚款;情节严重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吊销执照。 2.某校初中班主任吴老师在批改作业时,发现学生高某的作业本中夹了一封写有XXX收的信件,吴老师顺便拆封阅读了此信。这是高某写给一位女同学的求爱信,吴老师看了十分生气,后在班会上宣读了此信,同时对高某提出了批评。次日高某在家留了一张字条后离家出走。高某家长找到吴老师理论并要求将高某找回。吴老师解释说:\我作为教师,对学生进行教育和管理是我的职责,我批评高某是为了教育和爱护他。他是从家中出走的,与我的工作没有关系。\
请问:⑴吴老师的哪些做法不正确?试述你的判断所依据的法规及条款。⑵吴老师的解释是否正确?为什么? 答案要点:⑴吴老师私自拆阅学生高某信件的行为和在班会上宣读高某信件的行为是不正确。因为上述行为违反了《未成年人保护法》第30条和第31条的规定。
⑵吴老师的解释不正确,因为吴老师有对学生进行教育和管理的职责,但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必须建立在尊重学生人格、平等相待的基础上。《教师法》规定,教师要\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尊重学生、平等对待学生是教师的最基本的职业道德,不能借口教育和爱护学生而侵犯学生的合法权益。本案例中吴老师不适当的教育方式对学生高某的离家出走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评重点学校惹官司 教育部首次被诉至法院
2010年04月05日 19:21法制晚报【大 中 小】 【打印】 共有评论1条
沈阳一学校3次申请重点职高评定均落选 要求撤销之前评定 并赔偿损失 法院已立案 评重点学校惹官司 教育部首被诉
本报讯(记者 王巍)由于没得到“重点”头衔,沈阳民族艺术学校将教育部诉至法院,记者今日获悉,一中院目前已经受理该案。这是本市法院首次受理针对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评估认定行为提起的行政诉讼案件。
2008年,沈阳民族艺术学校通过辽宁省教育厅向教育部申报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评估认定,经辽宁省教育厅初审遴选推荐,该校进入教育部的评估程序。但最终经专家评审委员会评估,认定该校有12项指标为C等,达不到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标准,故未确认该学校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
沈阳民族艺术学校诉称:该学校先后于2003年、2004年、2008年三次通过辽宁省教育厅向被告教育部申报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的评估认定,但2003年、2004年两次均因辽宁省教育厅未推荐而未能获得认定。
2008年,学校再次通过辽宁省教育厅向教育部申报评估,并与辽宁省其他16所职业学校一起获得推荐。
但该校再次落选。部分学校根本达不到要求,却被认定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
沈阳民族艺术学校诉请,法院撤销教育部2008年对该校未予确认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的行为,并责令教育部将该校认定为重点,赔偿相关损失。
该学校同时请求法院确认教育部2003年、2004年两年未确认该校国家级重点学校的行为违法,撤销教育部2003年、2004年、2008年的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的认定行为,并赔偿相关损失。
教育部答辩称,教育部关于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的评估认定行为,属于不具有强制力的行政指导行为,并不设定或变更学校的权利义务,故该行为不属于法院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
该案已定于近期开庭。 A 1.依法治校是指学校以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和文件规定为依据,完善 内部各项管理制度和纪律 ,使学校管理的各个方面都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2. 《教育法》规定,国家建立以 财政拨款 为主、其他多种渠道筹措教育经费为辅的体制。 3.《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依法保障 适龄儿童、少年 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4.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 自知道该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60 日内提出行政复议申请。 5.根据《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规定,营业性歌舞厅以及其他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场所,应当设置 未成年人禁止进入 的标志。 6.《刑法》是规范有关 犯罪 和 刑罚 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7.《学校卫生工作条例》规定,学生每天学习时间(包括自习),中学不超过 8 小时,小学不超过 6 小时。 8.实施教育行政处罚的机关,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外,必须是 县级以上 人民政府的教育行政部门。 9.参加教师资格考试有作弊行为的,其考试成绩作废, 3 年内不得再次参加教师资格考试。 10.学校对校舍、体育设施、消防设施、各种仪器设备安全状况,应当 每月 检查一次。 11.参加继续教育是中小学教师的 权利和义务 12.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应立足于教育和保护,从小抓起,对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及时进行 预防和矫治 13.学校应当尊重未成年学生的 受教育权 ,不得随意开除学生。 14.《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以及其他组织之间的 财产关系 和 人身关系 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15.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期间,行政处罚 不停止 执行。 16.《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第十四条规定,学校每学年至少举行一次以 田径 项目为主的全校性运动会。 17.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 教育为主 ,惩罚为辅 的原则。 18.《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于 2004 年 7 月 1 日正式施行。 19.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的规定,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包括 十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和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 20.权利是以 法律形式规定 并加以保障的人们所应当或可以享有的一种利益。 单项选择 1.有关法律规定:\对使用特殊音响警报和红色回转警灯的警车,其它车辆应当避让。\这体现了行政职权的什么特征?( C ) A、优益性 B、单方性 C、强制性 D、执行性 2.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规定,对未成年人犯罪一律不公开审理的年龄是( B ) A、14周岁以下 B、14周岁以上不满16周岁 C、16周岁以上不满17周岁 D、18周岁以下 3.对民办学校重大问题拥有决策权的是( D ) A、校长 B、教职工代表大会 C、学校工会 D、学校董事会 4.王某担任某县高二英语教师期间通过了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学校以王某服务期未满、学校英语教师不足为由不予批准王某在职学习。王某欲以剥夺其参加进修权利为由提出申诉,受理申诉的机构应当是( A ) A、当地县教育局 B、当地县人民政府 C、地市教育局 D、省教育厅 5.有的学校在学生手册中规定:\禁止男女生之间互访宿舍。\此规定从法学的角度看,也可以解释为:\男女生不得无故进入异性宿舍。\这一解释属于( A ) A、目的解释 B、文法解释 C、历史解释 6.\学校应当于每年的教师节组织教师宣誓活动。\这是( D )的规定。 A、《教育法》 B、《山东省实施〈教师法〉》 C、《教师法》 D、《青岛市实施〈教师法〉若干规定》 7.依据我国相关法律,下列有可能成为行政诉讼被告的是( C ) 第 2 页 共 12 页
A、某教育局局长 B、某市市长 C、某市公安局 D、某乡镇党委书记
8.《教育法》规定,明知校舍或者教育教学设施有危险,而不采取措施,造成人员伤亡或者重大财产损失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追究( B ) A、民事责任 B、刑事责任 C、一般责任 D、行政责任 9.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国务院有权制定和发布( B )
A、教育法律 B、教育行政法规 C、教育政府规章 D、教育单行条例
10.某寄宿小学派车接送学生,途中有学生提出要上厕所,司机在路边停车5分钟,5分钟过后,司机没有清点人数就将车开走。小学生王某从厕所出来发现车已经开走,急忙追赶。在追赶过程中摔倒在地,将门牙跌落三颗。王某的伤害由谁承担责任?( B )
A、司机负责 B、某寄宿学校负责 C、司机和某寄宿学校共同负责 D、司机和王某共同负责 多项选择
1.法律责任的类型有( ABCD )
A、民事法律责任 B、行政法律责任 C、刑事法律责任 D、违宪责任 2.张某作为一名受教育者,依法享有的权利有( ABCD ) A、参加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各种活动 B、使用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图书资料 C、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获得奖学金、贷学金、助学金 D、完成规定的学业后获得相应的学业证书、学位证书 3.教师可以采用的行政救济途径主要有( AD ) A、行政复议 B、民事诉讼 C、仲裁 D、教师申诉
4.教职工代表大会是学校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其职责是( ABC )
A、听取校长工作报告,审议学校重大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 B、听取和反馈教职工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团结教职工支持校长正确行使职权 C、决定有关教职工福利的重要事项,监督校长和学校其他负责人的工作 D、罢免校长 5.学校可以解聘教师的情形有( BCD )
A、不能团结同事,其他教师不愿与之共事的 B、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 C、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 D、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 6.下列属于体罚学生的情形是( BC )
A、让1-2年级的小学生一个生字抄写10遍 B、王某上课讲话,老师令其抄课文5遍 C、李某等八人上自习课讲话,老师令李某等八人到学校运动场跑10圈 D、体育课教师在课堂上为纠正某学生的不规范动作,令其反复练习4次
7.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的特点有( ABCD )
A、权力和自由的广泛性 B、权利和自由的现实性 C、权利和义务的平等性 D、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 8.对未成年人的监护人的设定包括( AB )
A、法定监护 B、指定监护 C、委托监护 D、代理监护 9.我国现行的学校教育制度是( ABCD )
A、学前教育 B、初等教育 C、中等教育 D、高等教育 10.学校对高中生可以进行以下何种处分?( ABD ) A、警告 B、记过 C、送劳动教养 D、开除学籍 简答题
1.法的要素有哪些?
答:(1)法律规则;(2)法律原则;(3)法律概念。
2.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我国所保护的知识产权有哪几种? 答: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发现权、发明权和其他科技成果权。
3.什么是行政复议?
答:行政复议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利益,按照法定程序和条件向作出该具体行政行为的机关或者法律法规规定的机关提出申请,受理申请的行政机关依法定程序对该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复查并作出复议决定的行动。
4.教师与学生之间有哪些法律关系?
答:⑴教育和被教育的关系;⑵管理和被管理的关系;⑶保护和被保护的关系;⑷互相尊重的平等关系。 5.简要回答学校的法定义务。
答:(1)遵守法律、法规。 (2)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执行国家教育教学标准,保证教育教学质量。 (3)维护受教育者、教师及其他职工的合法权益。 (4)以适当方式为受教育者及其监护人了解受教育者的学业成绩及其他情况提供便利。 (5)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收取费用并公开收费项目。 (6)依法接受监督。
6.简要回答教师的法定权利。
答:⑴ 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 ⑵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充分发表意见; ⑶ 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 ⑷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期的带薪休假; ⑸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 ⑹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 案例分析
1.李某有一女李霞14岁, 系农村某镇初中二年级学生。李某认为女孩上学无用,还不如早下来赚钱,遂于2003年暑假将李霞送到邻镇一个体户处打工。开学一周后,学校老师、领导、村干部多次上门家访,李某拒不说明其去向,有时还恶语相报:\孩子读不读书是咱们自家的事,你们不要狗咬耗子--多管闲事。\
请问:⑴该案例中有没有违法行为?⑵违反了什么法律规定?⑶违法主体是谁?⑷应该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答:(1)有违法行为。 (2)违反了《义务教育法》第11条和《未成年人保护法》第9条、第28条等规定。 (3)李某及个体户。 (4)《义务教育法》第15条规定,除因疾病或者特殊情况,经当地人民政府批准的以外,适龄儿童、少年不入学接受义务教育的,由当地人民政府对他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批评教育,并采取有效措施责令送子女或者被监护人入学。对招用适龄儿童、少年就业的组织或者个人,由当地人民政府给予批评教育,责令停止招用;情节严重的,可以并处罚款、责令停止营业或者吊销营业执照。《未成年人保护法》第49条规定,企业事业组织、个体工商户非法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由劳动部门责令改正,处以罚款;情节严重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吊销执照。
2.某校初中班主任吴老师在批改作业时,发现学生高某的作业本中夹了一封写有XXX收的信件,吴老师顺便拆封阅读了此信。这是高某写给一位女同学的求爱信,吴老师看了十分生气,后在班会上宣读了此信,同时对高某提出了批评。次日高某在家留了一张字条后离家出走。高某家长找到吴老师理论并要求将高某找回。吴老师解释说:\我作为教师,对学生进行教育和管理是我的职责,我批评高某是为了教育和爱护他。他是从家中出走的,与我的工作没有关系。\
请问:⑴吴老师的哪些做法不正确?试述你的判断所依据的法规及条款。⑵吴老师的解释是否正确?为什么? ⑴吴老师私自拆阅学生高某信件的行为和在班会上宣读高某信件的行为是不正确。因为上述行为违反了《未成年人保护法》第30条和第31条的规定。
⑵吴老师的解释不正确,因为吴老师有对学生进行教育和管理的职责,但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必须建立在尊重学生人格、平等相待的基础上。《教师法》规定,教师要\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尊重学生、平等对待学生是教师的最基本的职业道德,不能借口教育和爱护学生而侵犯学生的合法权益。本案例中吴老师不适当的教育方式对学生高某的离家出走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B 填空题 1.教育法是调整各级各类教育的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2.教育法规定国家保护教师的合法权益,改善教师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 3.教师主要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形式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 4.依法治校是依法治教的要求,也是落实学校办学自主权、提高管理效率、保护有关法律关系主体合法权益的需求。 5 .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不低于或者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并逐步提高。 6 .中国公民在各级各类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中专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应当依法取得教师资格。 7 .《教师法》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 8. 学校依法对学生的人身安全承担教育、管理、保护责任。 9 .《教师法》明确规定实行教师资格制度、教师职务制度和教师聘任制度,从而奠定了教师任用与管理的新机制,构成了教师管理法律制度的核心。 10. 在我国,教师节是每年的9月10日。 单项选择题 1. 根据法律的规定,我国义务教育学校的内部管理体制为______( D )。 A、教师负责制 B、校务委员会负责制 C、家长委员会负责制 D、校长负责制 2. 教师资格证书的适用的地域范围是:______( A )。 A. 在全国范围适用 B. 只在本地区适用 C. 只在本校适用 D. 在外国也适用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______。( C ) A 权利 B 义务 C 权利和义务 D 权力 第 3 页 共 12 页
4. 学校不履行法律法规规定的义务,情节严重或者造成严重后果,根据有关法律规定,______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D )
A 校长 B 学校负责人 C 有关直接负责人 D 学校负责人和有关直接负责人 5.教师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当自知道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______日内提起行政复议申请,法律、法规规定超过此时限的除外。( D )
A.15 B.20 C.30 D.60
6. ____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 A ) A.义务教育 B.中等教育 C.职业教育 D.高等教育
7. 在学生伤害事故处理中,学校责任适用的归责原则是:____( A ) A、过错责任原则 B、无过错责任原则C、严格责任原则 D、公平原则
8.学校____聘用曾经因故意犯罪被依法剥夺政治权利的人担任工作人员。( B ) A.可以 B.不得 C.特殊情况可以 D.经批准可以
9.教师对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侵犯其合法权益的,或者对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作出的处理不服的,可以向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诉,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在接到申诉的次日起____内作出处理。( C )A.15 日 B.20 日 C.30 日 D.60 日
10. 侵占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校舍、场地及其他财产的,依法承担____( C )。 A.行政责任 B.刑事责任 C.民事责任 D.AB两种责任 多项选择题
1.教师法律救济的途径是指教师认为其权益受到损害时,请求解决或补偿的渠道或方式。一般可分为:(ABC )A.司法救济 B.行政救济 C.社会救济 D.自力救济
2. 以下哪些处罚种类属于教育行政处罚:( ABCD )。
A.警告、罚款 B.责令停止招生 C.撤销教师资格 D.吊销办学许可证 3. 李某是一名教师,可以行使的权利有:( ABC )
A、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B、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C、在寒暑假期带薪休假D、责令上课不遵守纪律的学生离开教室
4.学生伤害事故的处理途径有:(ABC )A.自行协商解决; B.申请调解;C.伤害事故的赔偿;D.不理睬 5.根据现有教育法律、法规规定,可以依法提起学生行政申诉的对象和内容包括:( ABCD )
A.对学校给予的处分不服的 B.对学校侵犯其合法财产权的C.对学校侵犯其人身权的 D.对学校侵犯其知识产权的 6. 我国教育法规定的在校学生的权利有:( ABCD )
A、参加教育教学活动权 B、获得资助权 C、获得公正评价权 D、申诉、诉讼权 7.学校作为法人的主要特点:( ABC )
A.公益性 B.民事活动范围的有限性C.财产的受限性 D.盈利性
8. 为保障教师完成教学任务,保证教师权利的实现,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学校应当履行的职责有:( ABCD ) A、提供符合国家安全标准的教育教学设施和设备B、提供必须的图书、资料及其他教育教学用品C、对教师在教育教学、科学研究中的创造性工作给以鼓励和帮助D、支持教师制止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
9.教师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所在学校、其他教育机构或者教育行政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解聘。( BCD ) A.因不可抗力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B.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C.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D.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
10. 国家建立统一的义务教育教师职务制度。教师职务分为:( ABC ) A.初级职务 B.中级职务 C.高级职务 D.特级职务 简答题
1、学校应履行哪些义务?
(1).遵守法律、法规。 (2).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执行国家教育教学标准,保证教育教学质量。 (3).维护受教育者、教师及其他职工的合法权益。 (4).以适当方式为受教育者及其监护人了解受教育者的学业成绩及其他有关情况提供便利。 (5).遵照国家有关规定收取费用并公开收费项目。 (6).依法接受监督。 2、教师应当依法履行哪些义务?
教师应当履行下列义务:(一)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二)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三)对学生进行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的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文化、科学技术教育,组织、带领学生开展有益的社会活动;(四)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五)制止有
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六)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
3、教育法律原则的具体内容是哪些?
(1)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原则(2)尊重和保障受教育权的原则(3)教育优先发展的原则(4)维护受教育者健康成长的原则
4、学校安全工作的职责有哪些?
(1)保证设施安全(2)完善安全制度(3)落实安全教育(4)安全管理到位(5)及时救治伤病(6)常备应急预案
论述题
结合实际,谈谈如何实施依法治校、构建和谐校园。
拙人认为依法治校,构建和谐和校园可从如下“五强化”入手,抛砖引玉,欢迎指正。 (一)坚持依法治校,强化教育教学管理。 学校要认真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法》有关教育教学的法律规定,依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要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坚持面向全体学生,教书育人,坚持德育为首,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义务教育学校严格禁止拒收服务范围内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严格禁止举办重点校、重点班,严格禁止未经教育行政部门审定批准的教材、教辅资料进校园,严格禁止举办针对中、小学生的文化补习班,严格禁止组织学生参加未经教育主管部门批准的各项竞赛活动,严格禁止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及违规补课等增加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和心理负担的行为。 (二)坚持依法治校,强化师德师风管理。
按照《教育部关于印发〈关于加强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若干意见〉的通知》(教基[2000]28号)精神,强化师德师风教育,着力解决师德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以全面提高教师职业道德素养为中心,以“当人民满意的教师”为目标,以教书育人、关爱学生、为人师表为重点,使学校教师形成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积极向上的良好职业道德氛围。
(三)坚持依法治校,强化校园文化管理。
强化校园文化和环境建设,充分发挥校园隐性教育的功能。学校要提高对校园文化和环境建设的认识,建立健全学校文化和环境管理工作机制,增强搞好校园文化和环境的主动性、创造性和持久性,让每一个校园绿化、净化、美化、人文化,努力营造一个“以美促德、以美益智”的育人环境。 (四)坚持依法治校,强化学校收费管理。
认真落实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及收费政策,健全学校收费管理自我约束机制,结合“价格服务进校园”工作的实施,进一步规范学校收费行为,坚决杜绝乱收费行为。积极申报和争创“价格诚信单位”,创建“价格服务进校园示范学校”,为素质教育的实施、和谐校园的构建创造良好的条件。 (五)坚持依法治校,强化学校安全管理。
强化学校安全管理,维护正常的教育教学和生活秩序,保障师生人身和财产安全。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加强安全教育,规范安全制度,落实安全责任,建设安全校园。
教 育 理 论 试 题
一、填空题:(10分,每空1分)
1.在维果斯基看来,儿童的现有水平与经过他人帮助可达到的较高水平之间的差距叫________________。 2.新课程的三维目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3.教师的备课要求做好三方面的工作,即钻研教材、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4.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可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
5.在知、情、意、行四个德育环节中,知是基础,_________是关键。
6.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人的行为选择的内部准备状态或反应的倾向性称之为____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10分,每题1分) 1.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 )。
A.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B.转变旧的学习方式 C.倡导建构的学习 D.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2.“教学过程最优化”的教学思想是由( )提出的。 A.赞科夫 B.巴班斯基 C.苏霍姆林斯基 D.凯洛夫
3.中国古代就有“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种启发之说,提出这一思想的是( )。 A.孟子 B.荀子 C.墨子 D.孔子
第 4 页 共 12 页
4.华生在《行为主义》一书中写道:“给我一打健康的儿童,如果在由我所控制的环境中培养他们,不论他们的前辈的才能、爱好、倾向、能力、职业和种族情况如何,我保证翻其中任何一个人训练成我所选定的任何一种专家——医生、律师、艺术家、富商、甚至乞丐和盗贼。”这种观点过于低估了下列哪种因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 A.遗传 B.环境 C.教育 D.教师 5.中国历史上最早提出“教学相长”的著作是( )。 A.《大学》 B.《中庸》 C.《学记》 D.《春秋》
6、学生通过自身的学习活动而发现有关要领或抽象原理的一种学习策略叫做( )。 A、发现教学 B、合作学习 C、情境教学 D、个别教学 7.杜威所主张的教育思想被称作是( )。 A.存在主义教育思想 B.要素主义教育思想 C.实用主义教育思想 D.永恒主义教育思想
8.在17世纪,对班级授课制给予了系统的理论描述和概括,从而奠定了它的理论基础的教育家是( )。 A.北欧的尼德兰 B.捷克的夸美纽斯 C.法国的斯图谟 D.德国的福禄培尔
9.“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要求教学必须遵循的原则是( )。 A.因材施教原则 B.巩固性原则 C.启发性原则 D.循序渐进的原则 10.人们常说“教育有法而教无定法”,这反映教师劳动具有( )。 A.连续性特点 B.创造性特点 C.长期性特点 D.示范性特点 三、简答题:(4分)
1.你认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应具有什么样的能力结构?
四、论述题:(6分)
上课时,初二(5)班的王刚同学不认真听课,不遵守课堂纪律,青年教师李强发现后先是高声呵斥,说王刚是“害群之马”、“朽木不可雕也”,然后将王刚强行推出教室,在走廊内罚站。 请分析说明:1.李强老师的做法违背了教师职业道德的哪些要求?
2.李强老师的做法侵犯了学生的哪些合法权益?你认为在这种情况下应该怎样做才对?
参 考 答 案
一、填空题:
1. 最近发展区 2.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 了解学生 设计教法 4. 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5. 行 6.态度 二、选择题:
1. D 2. B 3. D 4. A 5. C 6. A 7. C 8. B 9. C 10. B 三、简答题:
1.(1)必须具备组织教育和教学的能力,表现在善于制定教学计划,编写教案,组织教学,与家庭、社会配合等方面;
(2)具备语言表达能力,教师语言应具有科学性、逻辑性和启发性,并善于结合姿态、表情、手势,使语言更具表现力;
(3)具备组织管理能力,表现在善于组织和管理班集体,对学生和班级日常工作良好地组织管理方面; (4)具备自我调控能力,对于出现的新情况,教师能及时分析调整,使工作达到最优化的程度。 四、论述题:
(1)依法执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
(2)侵犯了学生的人身权、名誉权、受教育权。正确做法有多种多样,(略)。说明:本题答案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可酌情灵活赋分。
一、单项选择题
1.渗透在生产、生活过程中的口授身传生产、生活经验的现象,称之为(A)。 A.自然形态的教育 B.自我教育 C.家庭教育 D.社会教育 2.人类社会最早诞生的教育学是以(B)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的。
A.初等教育 B.普通中小学教育 C.中等教育 D.一般教育现象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思想出自(C)。 A.《学记》 B.《大学》 C.《论语》 D.《师说》 4.“教学相长”、“循序渐进”等教学原则最早出自(A)。 A.《学记》 B.《论语》 C.《尚书》 D.《孟子》
5.反映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柏拉图教育思想的代表作品是(C)。 A.《教育论》 B.《雄辩术原理》 C.《理想国》 D.《巨人传》 6.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形态的学科,形成于(A)。
A.资本主义社会初期 B.封建社会末期 C.奴隶社会初期 D.原始社会末期 7.首先提出普及教育的思想,并详细论证班级上课制的教育著作是(C)。
A.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 B.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C.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D.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
8.教育史上最早提出教学的教育性原则的教育家是(B)。 A.裴斯泰洛奇 B.赫尔巴特 C.夸美纽斯 D.柏拉图
9.教育史上两大对立学派——传统教育派与现代教育派——的代表人物分别是(C)。 A.凯洛夫和赫尔巴特 B.杜威和赫尔巴特 C.赫尔巴特和杜威 D.夸美纽斯和杜威 10.“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是(D)的重要主张。
A.实践教育学派 B.实证教育学派 C.传统教育学派 D.实用主义教育学派 11.周恩来称赞的“一个无保留追随党的党外布尔什维克”的民主教育家是(D)。 A.蔡元培 B.徐特立 C.杨贤江 D.陶行知
12.首次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探讨社会主义教育原理且在世界上有较大影响的教育学家是(C)。 A.苏霍姆林斯基 B.杨贤江 C.凯洛夫 D.赞可夫 13.强调学生的“一般发展”,要求“以最好的教学效果来达到学生最理想的发展水平”的苏联教育家是(B)。 A.巴班斯基 B.赞可夫 C.加里宁 D.凯洛夫
14.1920年,教育家保罗·朗格朗在其出版的著作中提出了(D)思想。 A.最优化教学 B.范例教学 C.发展教育 D.终身教育 15.1956年出版《教育目标分类学》,将教育目标分为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三个主要部分的美国教育家是(A)。
A.布鲁姆 B.布鲁纳 C.根舍因 D.斯金纳
16.1901年,由立花铣三朗讲述、王国维翻译的(B)刊载于《教育世界》上,是一部在我国流行面广、影响力较大的日本教育著作。 A.《教育论》 B.《教育学》 C.《大教育学》 D.《教育原理》
17.1919年,著名教育家(C)来华讲学,此后西方教育学说在我国广泛传播开来。 A.桑代克 B.盖顿 C.杜威 D.克伯屈
18.解放初期,在我国流行最广、影响最大的苏联的教育学教材是(A)。
A.凯洛夫的《教育学》 B.冈察洛夫的《教育学》 C.巴拉诺夫的《教育学》 D.巴班斯基的《教育学》 19.“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思想最早出自(A)。 A.《论语》 B.《学记》 C.《四书集注》 D.《孟子》 20.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是(C)。 A.《论语》 B.《师说》 C.《学记》 D.《孟子》
21.最早提出教育要适应儿童的年龄阶段,进行德智体多方面和谐发展教育的教育思想家是(B)。 A.柏拉图 B.亚里士多德 C.昆体良 D.苏格拉底 22.被称为世界上第一部研究教学法的书是(D)。
A.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B.柏拉图的《理想国》 C.斯宾塞的《教育论》 D.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 23.首次在科学分类中将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划分出来的是英国哲学家(B)。 A.卢梭 B.培根 C.拉伯雷 D.洛克
24.一般认为,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是(B)。
A.柏拉图的《理想国》 B.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C.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 D.斯宾塞的《教育论》 25.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在大学里讲授,最早始自德国哲学家(C)。 A.柏拉图 B.赫尔巴特 C.康德 D.梅依曼 26.最早提出教学具有教育性的教育家是(D)。 A.杜威 B.夸美纽斯 C.凯洛夫 D.赫尔巴特
第 5 页 共 12 页
教师职称理论考试复习资料汇编+天津2015年真题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