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与学科性质 ? 一、组织行为学的概念
组织行为学(organizational behavior),是研究一定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的科学。它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综合运用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生理学、生物学、经济学和政治学等知识,研究一定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规律性,从而提高各级领导者和管理者对人的行为的预测和引导能力,以便有效的实现组织预定的目标。
? 为了准确地掌握组织行为学概念的精神实质,必须明确四个要点: 1.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规律性。
把心理和行为作为一个统一体来研究,因为心理支配行为,行为反映心理。 2.组织行为学的研究范围是一定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规律性。
研究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性分为三个层次:个体、群体、组织。
3.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是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并 综合运用多学科的知识为手段。 在研究这三个层次时,不是孤立的研究,而是把它们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研究。 B=f(P*E)
个体行为=f(个人主观内在因素*客观外在环境因素)
4.研究组织行为学的目的,是在掌握一定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性的基础上,提高对人的行为的预测、引导和控制能力,以便有效的实现预期的组织目标。 第二节 组织行为学的理论框架和内容体系 ? 一、理论框架 ? ? ?
组织行为学在自身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特有的研究心理和行为规律性的理论框架。
这个框架是:以一定的外部资源作为投入,相继对个体、群体、组织和环境这四个层次依次进行分析,以所取得的组织绩效和人的满意度作为产出。 自变量:个体、群体、组织
因变量:生产率、缺勤率、流动率、工作满意度
1
效率和效益 人员满意度 人际关系 出勤率 人力的产出 社会环境 经济、文化、政治 第四层 组织外部环境 组织变革与发展 组织文化 事业生涯设计与开发 工作压力 组织设计 工作设计 激励 第三层 组织 领导决策 领导 信息沟通 群体行为与绩效 群体冲突 人际关系 第二层 群体 人力的投入 知觉与行为 价值观、态度与行为 个性差异和工作安排 第一层 个体 ? 二、内容体系(参见上页) ? 三、组织行为学的性质与特点
组织行为学是一门多学科、多层次相交叉的边缘性和综合性的学科。 1.多学科交叉性
综合应用多学科的知识在组织管理实践中来解释组织中人的行为。
交叉性学科是指在两种或者多种原有学科的相互交叉重叠中生长起来的新学科。 2.多层次相交切性 第三节 管理科学的发展
?
组织行为学是在现代管理科学和行为科学发展的过程中分化和派生出来的一门新兴的、独立的学科。
所谓管理,就是对社会生产总过程各环节的运动进行决策、计划、指挥、监督、组织、核算和调节。
有人类就有管理问题。因为人类活动与动物活动有两个根本区别:一是制造和使用劳动工具;二是劳动的目的性和集体性。从事集体劳动就需要进行组织和管理。
?
?
我国是具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在长期的生产劳动中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经验。我国古代的一部兵书——春秋末年孙武所著《孙子兵法》就包含了许多精辟的管理理论。国外的管理学家一致认为《孙子兵法》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论述管理问题的著作。日本企业界有人专门研究《孙子兵法》用以提高管理水平。早在秦始皇时代,我国就修建了万里长城,修造了通向全国各地的“驰道”,建造这样伟大的工程,如果没有卓越的组织管理才能和丰富的管理经验是不行的。
? 但是无论在我国或是外国,在古代还是中世纪,管理都没有形成为一门科学。
? 管理成为一门科学只有100多年的历史,随着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只有在用机器进行生产的
工厂出现以后,管理才逐渐成为一门科学。
2
? 管理科学的发展大致分为四个阶段。 管理科学发展的四个阶段
?
一、早期管理(经验管理或因袭管理)
一、“早期”是指从手工业生产向机器生产的转变初期(18世纪下半期)。这个时期的管
理有以下几个特 点: 1.管理方法:凭老板的个人经验,想怎么管就怎么管。 2.技术培训:师傅带徒弟。 3.劳动定额:没有科学的计算方法。 4.劳动时间:没有固定的时间,从早干到晚。 管理科学发展的四个阶段 ? 二、科学管理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管理才真正形成为一门科学。这一时期称为科学管理时期,泰勒是科学管理的主要代表人物。泰勒创立的一整套科学管理方法叫做?°任务管理法?±,它主要想解决效率的问题,大体包括四个环节:
1.通过时间动作研究确定标准作业(操作程序)。
2.培训职工,使每一个职工熟练掌握标准的操作方法,成为高效率的工作人员。
3.标准条件:设立专门机构保证提供标准条件,把工人使用的工具、机器、材料、作业环境加以标准
化。 4.高工资:为了鼓励工人完成工作定额,提倡有差别的、刺激性的计件工资制。
管理科学发展的四个阶段
20世纪初到30年代,以韦伯和泰勒为代表,称为科学管理学派。把组织看成一个封闭的系统,不考虑企业组织的外部环境、竞争、市场等状况。这时,组织管理的中心思想是:从管理对象来说,只注意对物的管理和对工作的管理,而忽视对人的管理;从管理的目的来说,只强调工作的高效率,而忽视对工作者各种需求的最大满足;从考虑工作者的需求来说,把工作者看成只有经济需求的经济人,而忽视工作者的社会心理需要。总之,科学管理学派把组织中的人看作为理性的人,一切均按事先规定好的规章制度、原理和原则来办事。 管理科学发展的四个阶段 ?三、现代管理
形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由于近代管理只是着重生产过程的分析和组织控制的研究,把劳动者当作机器或者工作的附属物,以至于让僵化的组织束缚了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而现代管理学说主要研究的是:人群关系和分析系统工程。由于研究方向的不同,现代管理分为两大学派:管理科学学派和行为科学学派。
1.管理科学学派:把现代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最新成果(主要是各种先进的数学方法、电子计算机技术与通讯技术、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等)广泛的运用到管理上来,形成了一系列新的组织管理技术和组织管理方法。把管理工作纳入了科学化的轨道,提高到一个前所未有的水平。 从渊源来说,?°管理科学?±是泰勒?°科学管理?±的继续和发展。
3
管理科学发展的四个阶段 2.行为科学学派
与管理科学学派并行发展的另一学派是行为科学学派。行为科学学派强调从心理学、社会学的角度研究管理问题。它重视社会环境、人们之间相互关系对于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影响。行为科学学派主要是补充早期的管理学说中对人的因素的忽视,特别是强调人与机器不同,不能像泰勒那样把人看成是一个没有社会性的活机器,管理者不但要研究人的肌肉活动、神经活动、操作的结构、疲劳、单调工作的影响等等,而且应当看到像人际关系、社会因素影响这些更高级、更复杂的问题。这样,在管理学理论中就展开了一个新的领域。这个领域从比较早期的霍桑试验开始,经过人际关系学说,到管理心理学、组织行为学的发展,成为当今管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管理科学发展的四个阶段 ? 四、系统管理理论
它是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管理理论。强调从整体出发,而不是从局部出发去研究事物的一种理论。它的核心是系统和权变。
所谓系统,是由具有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在一起,并且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这些组成部分通常被称为子系统。
系统理论用于管理,就是把组织(企业)看成是一个开放的社会技术系统。
所谓社会技术系统是指一个企业是由各种子系统构成的完整系统,其中包括目标价值系统、组织结构系统、心理社会系统、技术系统和管理系统等。
由于各子系统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所以某个子系统发生变化就会引起其他子系统发生变化。如:企业目标的改变(即目标价值系统的改变)就会引起组织机构、工程技术的相应改变,同时在人的心理上和人的关系方面引起一系列的变化。
不仅企业内部各子系统会发生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而且企业本身不是一个闭合的系统,而是要不断地与其他组织发生联系,企业本身也会受到社会的影响,与社会发生相互作用,即企业本身作为一个系统要与环境系统发生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第四节 组织行为学的发展概况
? 组织行为学又称管理心理学,20世纪50年代产生于美国。在它形成为一门独立学科之前,有一段理
论准备和实际应用的发展历程。 ? 一、形成的理论准备
1.心理技术学(工业心理学):即心理学的知识在工厂企业中的应用。
管理心理学的早期发展是同西方工业心理学的兴起分不开的。为了获得更高的生产效率,心理学家、生理学家就已经开始注意,如何将重点放在有效的利用人的某些心理-生理资源。
尽管心理学在泰勒制出现之前就已经是一门早已成立的科学,但是把心理学直接应用到工业生产领域,研究如何适应和转变人的心理、激发工人的干劲,以发挥生产效率,这仅是20世纪初才开始探索的。创始人是闵斯脱博格(1863-1916),他被称为工业心理学之父,出生于德国,后移居美国,受聘于哈佛大学。他随后就在哈佛建立了心理学实验室,作为工业心理学活动的基地。他1912年发表了他的名著《心理学和工业效率》,他的著作和论点很受当时美国工商界的支持和赞赏,因而成立了一个政府机构,从事研究、指导如何将心理学运用于解决工业中的问题。
闵斯脱博格研究的方向和路线以及采取的方法与管理心理学的发展方向是一致的,但他考虑的面比较
4
传统的管理理论与梅约人际关系理论的比较
狭窄,所以它的工业心理学未能引起更广泛的注意,后来的霍桑试验为工业心理学增加了深度和广度,并
开创了管理心理学。
2.霍桑试验与管理心理学的发展
工业心理学虽然把心理学引进了工业生产,成为管理心理学的先驱,但当时这项研究活动仅仅局限在心理学的领域。它只是从个人的心理出发,如探讨诸如灯光照明、室内温度以及物质报酬等因素对工作效率的影响,而没有注意到工作的社会环境、人际关系、领导与被领导者的相互关系等。一直到霍桑试验,才把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各项学科结合起来,对企业中人们的心理与行为综合探索、试验、分析和解释,才为后来的管理心理学开拓了道路。
? 霍桑试验的先导:照明度试验 考察工作条件与生产效率之间的关系
? 梅约(Mayo)1927年组成新的研究小组继续进行试 验:他着重从社会因素方面考虑,在研究中强
调人际关系因素。
1.与工人谈话的试验:人的情绪影响工作效率。
2.继电器绕线工人的群体试验:人际关系影响工作效率;组织中的非正式群体。 梅约1933年出版了《工业文明中人的问题》,提出了人际关系学说。 传统管理理论 梅约人际关系理论
区别一 把人当作经济人看待。 人是社会人。
金钱是刺激生产积极性的唯一动力。 除物质利益等物质因素外,社会和心理因素
也同样影响人的生产积极性。
生产效率单纯的受工作条件和工作方法生产效率的上升或下降主要取决于职工的工 区别二 制约。 作情绪,即?°士气?±。而士气又取决于职
工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中所形成的态度以及 管理上只强调工作方法的科学化,劳动组企业内部的人群关系。 织的专业化,作业程序的标准化。 以?°事?±为中心
区别三 发现并证实了?°非正式组织?±的存在。 只注意?°正式组织?±的作用,如:组织
机构、职权划分、规章制度等。
人际关系学说为管理学说和管理工作指出了新的方向,突出了生产过程中人的因素。为管理心理学的形成奠定了实验的理论基础。
? 二、对管理心理学的发展有较大影响的几种理论
1.勒温:群体动力理论 2.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3.莫里诺:社会测量理论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