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义与命题》(第2课时)的教学设计
授课教师:桐乡市求是实验中学 邵玉良 教材:浙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
一、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
1.了解真命题和假命题的概念。
2.会在简单的情况下判别一个命题的真假。 3.了解公理和定理的含义。 过程性目标:
1.从生活命题引入数学命题,并通过小组活动 ,让学生在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经历知识的产生过程, 并在这个过程中了解类比、归纳、分类等思维方法。 2.在学生总结命题、真命题、定理和公理之间的关系中,感受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3.通过对真假命题的判断,初步体验举反例、推理说明等数学方法。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节教学的重点是命题的真假的概念和判别。 判别命题的真假其实已涉及证明,无论在方法上,还是在表述上,学生都会有一定的困难,这就是本节教学的难点。 三、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本节课从学生的已有认知水平出发,采用情境引入——探究新知——巩固新知——学以致用——畅所欲言的模式展开,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组织学生两两合作,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而进行,充分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并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四、教学过程: 教学设计 一、情境引入 以生活情境引入,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命题有正确和不正确之分。 教师活动 教师组织播放课件并提出问题。 学生活动 学生独立思考并回答问题 设计意图 用学生熟悉、关注的问题入手,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命题有正确与不正确之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爱家乡的情感。 二、探究新知: 1.试一试: 教师组织每一位同学先写出一个数学命题,然后请他的好朋友判断命题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教师出示学生的部分命题。学生所写的命题中可能有正确,也可能有不正确(如果没有上面的情况,则由教师补充)。 在学生判断命题是否正确的过程中,引入假命题、真命题的概念,并巩固对真命题、假命题的判断。 所写的命题中可能有定理、公理,从而引入定理和公理的概念并例举公理(如果没有上面的情况,则由教师补充)。 所写的命题可能出现不作为公理、定理的真命题(如果没有,则由教师补充)。 通过学生判断真命题和假命题的过程,引导学生归纳出判断真命题和假命题的方法 。 2.理一理: 由学生小组讨论:命题、真命题、定理和公理之间的关系,并在学生的回答中相互补充。 教师出示问题,组织学生活动。 引入定理和公理的概念并例举公理。 教师组织学生讨论。 学生相互出题,回答,交流,互动,并总结判断真命题、假命题的方法。 学生回答并相互补充 学生分小组讨论,总结出四者之间的关系。 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并在互动中引出新知,让学生自己感受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并在这个过程中了解类比、归纳、分类等思维方法. 采用合作交流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三、巩固新知: 教师组织学生活动:游乌镇,展风采。分小组竞赛,抢答。 1.判一判: 所有的定理是真命题 。 ( ) 所有的真命题都是公理。 ( ) 2.选一选: 下列命题中真命题的是( ) (A)从“1、2、3、4、5、6”六个数中任意选一个数,是偶数的概率是0.4 (B)若a与b互为相反数,则 a+b =0 (C)绝对值等于它本身的数是正数 (D)任何一个角都比它的补角小 3.辩一辩: 有甲乙两位同学在讨论数学问题时, 教师出示问题,组织学生活动。 22aab甲说:若有> ,则一定有 abb>,乙说:若有 > ,则一定 22ab有 >. 请判断哪位同学说得对?为什么? 4.填一填: 补全下列命题的条件和结论,使命题 成为真命题。 ,那么两直线平行. 5.推一推 如图,若∠1=∠2,则∠3=∠4. 请用推理的方法说明它是真命题。 学生分小组竞赛,抢答。 学生回答 学生回答 学生回答 学生回答 学生回答 及时巩固学生对真命题、定理、公理的认识。 巩固对真假命题的判断 巩固对假命题的判断 巩固对真命题的判断,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巩固对真命题的判断,培养学生思维的严密性和初步的推理能力。 A四、学以致用: 如图,AB、CD相交于点O,给出教师出示问题 下列五个论断: ①∠A=∠D ② AC=BD ③ OC=OB ④ OA=OD以其中两个论断为条件,一个论断为结论,写出一个真命题和假命题,并说明理由。 学生分小组讨论,各小组间交流发言。 OD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在合作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CB五、畅所欲言: 通过本堂课的探索,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学生畅所欲言,表达心声。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 学生畅谈自己的体会与收获,以及还存在的问题。 培养学生学习后自我反思的良好习惯。 六、作业布置: 必做题:作业本(2)18页 选做题: 课本74页第(6)题
教学设计说明:
教师布置作业 作业分层布置 1.本节课的设计分为六个环节:情景引入-――探究新知―――巩固新知―――学已致用―――畅所欲言―――作业布置.
2.通过情景对话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命题有正确与不正确之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爱家乡的情感。
3.组织学生写命题,互相判断命题是否正确的过程,引入真命题、假命题的概念,再通过对真命题和假命题的判断过程,引出公理和定理,并由学生归纳出判断命题真假的方法,再由小组讨论得到命题、真命题、假命题、公理、定理之间的关系,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这一设计不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引导学生互相合作、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同时,学生在互相检测的过程中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4.采用分层教学,整堂课的设计既有基础训练,又有能力提高,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5.重视学生合作能力的培养。课堂教学中有学生与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小组之间的合作,通过合作交流的学习形式,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
6.教学过程中,充分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加强直观教学,加大思维密度,有力突出重点和难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7.本节课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新课程理念,让学生去说、写、想、动,教师作为课堂的组织者、参与者、引导者融入到学生的学习中,为学生的表现提供广阔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