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第15课--山水画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第15课 山水画

◆本课知识与技能:

了解山水画一般表现规律,学习巧妙运用墨色虚实浓淡变化表现一幅山水画小品,体会中国山水画借景抒情的深刻内涵。 ◆本课教学重点:

学习山水画近、中、远景的表现方法。 ◆本课教学难点:

体验并表达浓淡、虚实的墨色变化和山水的空间感。

一、教材分析

(一)编辑指导思想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中国画序列中的一课。

中国山水画从东晋以后,历经唐、宋、元、明、清各个朝代的发展涌现出许多伟大画家,创造了难以计数的辉煌灿烂的艺术珍品。积累了无比丰富的创作理论和技法,值得我们认真地研究和继承。

独立的山水画始发于魏晋南北朝之间。隋代展子虔《游春图》展露了青绿山水之面貌;盛唐吴道子之山水画简练且写实,李思训之山水画富丽而典雅;五代、北宋则出现荆浩、关仝、董源、巨然、李成、范宽等一批名家,在真实地表现大自然和审美认识上跨入新的阶段。至元代,黄公望、倪瓒、王蒙、吴镇,使山水画走向抒发主观情感、创造多种风格的新途,并使山水画中诗书画的结合趋于完美。明末董其昌简化古人所创山水形象,参照书法法则,是山水画风又一变化。清代山水画一派沿袭董源、巨然和黄公望,变化古法、笔墨;另一派则强调抒发个性,面向自然,将笔墨发挥尽致以传情达意。五代两宋以后山水画的发展变化,产生了数量甚众的名家、流派,理论著述亦趋于完备,从而奠定了近现代山水名家产生的基础。

中国山水画在构图、用笔、用墨、敷色等方面也都有自己的特点。中国画的构图一般不遵循西洋画的透视规律,而使用散点透视法,或作长卷,或作立轴,能够很好表现山水的意境和画者的主观情趣。古画论中提到“丈山、尺树、寸马、分人”,即按照以 “大”观“小”方法表现景物的比例关系。山水画的境界是偏向远景,古代画家为此总结了三远画法“自下而仰其巅曰高远,自前而窥其后曰深远,自近而望及远曰平远”。中国山水画造型重视用笔和用墨方法。用笔讲求粗细、顿挫、转折、方圆等变化,用以表现物体的质感。用墨之妙,在于浓淡相生,浓中有淡,淡中有浓,历来用墨方法也很多,如积墨法、破墨法等。

本课《山水画》是为学习和传承祖国优秀文化而设置的重要课程。本课的设置旨在引导学生了解传统山水画主要表现内容和艺术特色,并引导学生学习用笔墨表现树、石、山的基本方法。本册的《花鸟画》与《山水画》并肩,为同学们初步地了解山水、花鸟这两大画科奠定基础。而通过循序渐进地学习,不仅一步步促使学生深入掌握国画绘画技巧, 而且也在探究中积累创新表现方法,获得对

国画学习的持久兴趣。

(二)教材版面分析

本课第34页展示的是明代画家沈周的作品《吴中山水图》。沈周(1427-1509),明代画家,字启南,号石田,长州相城人(今江苏吴县)。分析沈周作品近景、中景、远景的分解图及问题提示,引导学生观察、分析、研究近、中、远景的不同表现方法,从而总结近浓远淡、近疏远密、近实远虚的山水画一般表现方法。

齐白石是近现代中国画坛最富传奇色彩的画家,本册第一课就专题介绍了这位中国画坛的巨匠和一代宗师。书中出示的《柳桥独步》作品是齐白石于1928年所作。

为了让学生对表现山水的近景、远景的笔墨技法有直观的认识,本课第35页分别示范了山、树的多种表现方法,其中山的画法图例一中,呈现的是表现近景山石的勾皴擦技法,在山的画法图例二中,主要介绍了运用赭墨、花青及花青加曙红侧锋渲染来表现远山的方法。树的画法图例用浓墨勾画树干,分别用点染和勾线的方法画树叶,再施以淡彩。

第35页下方是学生的山水画作品,他们大胆地用山水画的技法画出有近景、中景、远景的山水画。 二、学生情况分析

本课授课对象是五年级学生,他们在前面的课业中已经掌握了毛笔的中锋、侧锋用笔,墨色的浓淡干湿变化,对事物有了初步的表现能力。本课学生初次接触山水画,对山水画基本知识和技法还比较陌生,如何更好地控制浓淡墨色去表现近、中、远景,这需要教师设置灵活新颖的内容和方法,通过外在诱因与内在兴趣共同作用下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积累笔墨方法,帮助他们巧用笔墨,大胆进行创作。

三、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一)教学目标: ⒈知识与技能

知识:了解近浓远淡、近干远湿的山水画一般表现规律。 技能:在生宣纸上画出一幅表现近、中、远景的山水小品。

⒉过程与方法

在体验接受式学习与小组探究相结合的学习过程中发现、研究和解决问题。 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传统绘画的兴趣和爱好,抒发对祖国的大好河山的赞美之情,并借助笔墨抒发自己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⒈教学重点:学习用山水画近、中、远景的方法表现山水的空间感。 ⒉教学难点:表现墨色浓淡、干湿、虚实变化的方法。 四、教学过程设计参考

设计一 教学环节 感悟意境 初识山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引领学生进入表现 学生认真观察 引入学生自然山川的动画片《山动画片,感受山水画喜闻乐见的动水情》。 板书课题《山水画》 的意境。 画,再由动画引入山水画。 学生利用已有 引导学生探究技法 获取新知 探究活动㈠ 小练笔 ⒈你能试着画出浓的知识,体验墨色变重、轻淡不同层次的墨化与画面空间之间关注山水画表色吗? 探究活动㈡ 思考问题: ⒈画中近、远景分别画了什么? ⒉近山与远山在用的关系。 现内容,进而通学生小组合作过读图,分析灵学习。 活多变的笔墨学生看书观察方法,最终发现明代画家沈周的《吴用笔墨表现画中山水图》。 面空间感的规通过学生小组律。 笔、用墨上有什么不研究,得出结论: 同? 远山——远山无石;远树——远树无枝;

近山——石有明暗;近树——树枝繁茂。 总结规律 引领示范 师生总结笔墨变 化:近浓远淡、近繁远 简、近实远虚、近干远 湿的一般山水画规律。 教师与学生一起完成作品: ⒈教师示范局部近处山石的皴法。 虽然中国山水画在表现山石的质感上创造了许多皴 学生观察近山法,这一环节教山石的皴法,在教师师只作简单示 ⒉指导学生表现远示范局部后,学生与范,与学生一起山。 教师一起完成山水破解山水画近石远山的空间表现方法。 ⒊教师整理画作,画小品。 体现山水画意在借景抒 情的精神内涵。 师法自然 教师提供山水国画渐入意境 的图片,分析构图: ⒈竖构图: ⒉横构图: 学生感受不同 启发学生表构图的美感: 达情感,还可以 ⒈竖构图表现把诗句作为作险峻的山势之美。 ⒉横构图表现山川磅礴的气势。 品的落款。 ⒊用山水画诠释不 ①黑云翻墨未遮同意境的诗句,将国画山,白雨跳珠乱入诗情画意的意境展示出船。 来。 ②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艺术实践 教师提出艺术实践 学生运用生动通过深入以景抒情 要求: 的笔墨表现一幅有的分析画面,教

164js0lq5e0088t3x4ji0cqsi0v0qh00p3c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