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初三政治复习学案之核心知识部分
第12课时 基本国策 发展战略
一、自主预习
1、自主阅读“核心知识”,圈划重点词句,进行理解性记忆,背诵★题; 2、做:《突破》P124-134的选择题; P127T3、P135T17、P95T10
二、核心知识
(一)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1、我国的科技现状
①目前我国在尖端技术的掌握和创新方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一些重要领域走在世界前列; ②但是,从整体上看,我国仍然面临创新能力不强、科技发展总体水平不高、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持能力不足、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等问题。中国科技创新之路任重道远,需要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2、为什么要加快发展科技?(为什么要加强科技创新?为什么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①从整体上看,我国仍然面临创新能力不强,科技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仍有较大差距 ②a.创新成为推动发展的第一动力,是适应和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现实需要 b.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c.创新已经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心。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唯创新者进,唯创新者强,唯创新者胜
d.我国改革开放事业进入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更加呼唤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 e.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
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a.有利于推动中国走向富强 b.有利于广大人民群众更好地分享改革发展成果 c.增强综合国力,提高国际地位 d.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f.有利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3、国家应怎样加快发展科技、加强科技创新?(如何建设创新型强国?)
①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②将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把经济建设重心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③一个民族创新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创新人才的培养,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④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⑤ 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的治理格局和协同机制,搭建有利于创新的活动平台和融资平台,营造有利于创新的舆论氛围和法治环境。
(还可以从:投入;制度;法制、教育;活动;宣传等方面思考 ) ★4、青少年应怎样培养创新能力?(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青少年怎么做?) ①青少年要树立远大理想,增强创新意识,从小培养创新兴趣和好奇心;(意识先行) ②a、珍惜受教育权利,努力学习知识,为创新奠定坚实的基础; b、勤于动脑动手,敢于善于质疑,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c、学以致用,勇于实践,积极参加各种发明创造和科技创新比赛活动,如水火箭等(虚实
1
结合)
★5、企业如何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企业是社会创新的重要力量。提升创新能力是企业持续发展之基、市场致胜之道。大国重器一定要掌握在自己手里,核心技术不是别人赐予的,企业不能只是跟着别人走,而必须自强奋斗、敢于突破。
★6、为什么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优先发展教育的重要性)? ①当前,我国人口素质偏低,教育发展不均衡,教育整体水平与先进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②a.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
b.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c.教育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③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a.有利于从根本上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b.有利于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c.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d.有利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7、青少年如何珍惜受教育权利,自觉履行受教育义务?【参考法律P9第9课时的T9(6)】 ★8、经济建设、环境保护地位的比较: ①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②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③经济建设——摆在首要地位,也是中心工作; ④保护环境——摆在突出位置;
⑤创新、教育、经济建设、保护环境这几项工作不能分谁先谁后,凡说要分先后发展的观点都是错误的。
(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
9、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
(1)人口国情: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2)国人口现状的特点:
①基本特点:人口基数大,人口素质偏低 ②新特点:增速趋缓、出生率低、老龄化加剧、男女性别比失衡、城乡分布不均衡、“独生子女”社会问题凸显
(3)划生育的必要性(为什么我国要长期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为什么计划生育基本国策是我国目前条件下解决人口问题的唯一正确途径?) ①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口素质偏低,面临严峻的人口形势。 ②a.人口问题始终是我国面临的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问题。 b.人口问题加重了资源和环境的压力,也带来了严重的社会问题。
③坚持实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a、有利于使人口增长同经济社会发展计划相适应; b、有利于有效地缓解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压力; c、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d、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4)行计划生育的目的: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5)行“全面二孩”政策的原因或意义
实行“全面二孩”政策: ①有利于更好地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 ②有利于促进家庭幸福和社会和谐, ③有利于使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④有利于增加劳动力,优化人口结构,缓解人
2
口老龄化速度加快的趋势
(三)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可持续发展战略
10、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1)我国生态环境的现状特点(环境国情):我国环境形势不容乐观。
(2)我国自然资源的现状特点(资源国情):我国自然资源丰富,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总体上资源紧缺。长期以来,我国资源开发利用不尽合理、不够科学,依靠消耗大量资源换取经济发展的现象突出,由此造成的浪费、损失、污染和破坏都很严重。我国面临着严峻的资源形势。
★(3)为什么要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为什么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①当前,我国面临的资源形势非常严峻,环境形势不容乐观。 ②a.我国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非常突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
b.环境恶化加剧自然灾害的发生,严重破坏生态平衡,威胁着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c.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建设生态文明就是造福人类。
③坚持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a、有利于坚持绿色发展,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b、有利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使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 c、有利于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d、有利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繁荣、生态良好、人民幸福。
★(4)怎样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怎样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要根据设问调整答案)
国家(政府)做法: ▲①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必须先写)
②要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目标。
③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④坚持绿色富国,坚持绿色惠民。
⑤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之路,要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的原则,大力倡导节能、环保、低碳、文明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⑥建设生态文明,必须严守资源消耗上限、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实行严格的制度、严密的法治。
青少年(公民个人)做法: ①树立绿色、低碳生活理念,提高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意识。
②增强法治观念,严格遵守节能环保的法律法规;学习了解有关节能环保的知识,落实节能环保行动。
如:少用或者不用一次性产品;节约粮食,减少浪费,践行“光盘行动”;绿色出行,多坐公交,减少私家车出行;纸张双面书写(爱护花草树木、不乱扔废旧电池、购物消费使用环保产品)等。 企业做法: ①遵守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法律法规,履行节能环保的社会责任;
②加强科技创新,更新技术设备,做到节能减排降耗,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
3
2024年广东中考道德与法治核心知识:基本国策 发展战略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