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与创业指导》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意义和目的
针对中职生开设“就业与创业指导”课程,目的是要引导和帮助同学们理性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将自己的专业学习与将来的职业生涯紧密结合起来,将自己的理想抱负与社会发展、国家需要紧密结合起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使其建立规避未来职业风险的主动意识,培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理念,传授制定职业生涯规划的方法,引导学生做出适合个人发展并具有实践意义的职业生涯设计,从而使学生在进入社会后,能够顺利开始和发展职业生涯。
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章 节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合计 职业认知 自我认识 学业规划与实践 职业生涯与职业生涯指导理论 职业生涯规划 职业素质的构成与培养 就业准备 应试与考核 自主创业 职业适应与职业生涯规划发展 课程内容 教学时数 1 2 0 3 3 0 3 2 1 1 16
二、理论课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第一章 职业认知
【目的要求】 从职业认知的基本原理入手,详述我国乃至世界的职业分类和职业发展
趋势,同时阐述职业意识和职业道德等相关概念。
【教学内容】
1.职业认知的含义、必要性; 2.职业认知的内容、方法; 3.国内外职业分类、发展趋势; 4.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课堂活动与小组讨论。 【教学时数】 1学时
第二章 自我认识
【目的要求】 帮助学生重视对自身能力、性格、气质、兴趣和价值观等个性心理特点
和个性倾向的认识,懂得利用测评技术,了解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在此基础上形成积极的自我评价和自我确认,从而指导自己科学地做好职业生涯规划设计。
【教学内容】
1.兴趣的概念;兴趣与职业的关系;兴趣的分类; 2.性格与专业、职业的适应性;性格的分类; 3.能力的概念;能力倾向分类;
4.职业价值观的概念;职业价值观的类型、作用;
5.职业兴趣倾向测评——霍兰德兴趣类型、职业性格特征测试——MBTI职业人格类型、
职业锚理论概念。
6.自我测评的主要方法。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使用测评工具、案例分析。 【教学时数】 2学时
第三章 学业规划与实践
【目的要求】 通过对学科、专业知识的介绍,指导学生正确选择专业,实施专业学习
与实践,做好学业规划。
【教学内容】 1.学科、专业的概念;
2.学业规划的内涵、意义、基本内容、步骤; 3.撰写中职生学业规划书。 【教学方法】 自学、练习。 【教学时数】 0学时
第四章 职业生涯与职业生涯指导理论
【目的要求】 通过对职业生涯的基本理论的学习和认识,为设计出最适合自己成长和
发展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基础。
【教学内容】 1.职业生涯的含义;
2.职业生涯发展理论:金斯伯格的职业生涯发展三阶段论、舒伯的职业生涯五阶段理
论、生涯彩虹图;
3.职业选择理论:帕森斯的特质因素理论、霍兰德的人格类型理论; 4.职业决策理论:克朗伯兹模式、认知信息加工理论。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课堂活动与小组讨论。 【教学时数】 3学时
第五章 职业生涯规划
【目的要求】 在了解了职业生涯基础理论、原则的基础上,帮助学生了解职业生涯规划的要素,正确剖析自我,评估职业生涯机会,确定职业生涯目标,设定职业生涯路线,制定职业生涯策略,并依据计划开展有效行动,并在实施的过程中对职业生涯规划进行评估和修正。
【教学要求】
1.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原则和要素;
2.职业生涯规划的步骤、职业生涯目标设计的原则——SMART原则、SWOT分析法; 3.职业生涯规划书的内容、格式、结构、原则、撰写的主意事项。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案例分析。
【教学时数】 3学时
就业与创业指导教学大纲



